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聰明的寶媽和無能的寶媽,教育孩子的方式,差別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龍成鳳,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啟蒙老師,但是不同的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父母越是無能,可能就會越將希望寄託於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有出息。由此,越是無能的父母,可能越喜歡對孩子做這幾件事,但是結果卻可能適得其反。而聰明寶媽的做法,與無能寶媽卻有很大不同,其結果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01無能寶媽喜歡對孩子做的幾件事

曾經有寶媽小楊,向我抱怨說,在家太累了,為了這個家付出和犧牲了很多,但是家裡人卻一點都不理解和尊重她,覺得自己人生就是悲劇,還曾有輕生的想法。但是我經過了解發現,這位寶媽其實有這以下這幾個問題,導致了她的悲劇。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邊收拾屋子邊抱怨

寶媽小楊在家還是挺勤快的,將家裡打掃得井井有條,但是當有了寶寶後,生活就變了,感覺變得一團糟。

以前寶媽小楊,只需要收拾自己和老公的東西,但是如今,家裡卻多了一個小搗蛋鬼。不僅老公喜歡亂丟東西,孩子也是亂丟東西,將玩具弄得到處都是,剛整理好的沙發,一會又弄得亂七八糟了。

寶媽小楊最開始,還沒有什麼怨言地收拾了,但是時間久了,就會一邊收拾一邊抱怨了。久而久之,孩子對她的抱怨、唸叨,也是非常反感。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多說兩句,不僅頂嘴,還變本加厲,將屋子弄得更亂。

雖然寶媽小楊收拾屋子很辛苦,但是由於一張嘴不饒人,反而使得家人反感,最終吃力不討好。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對孩子指手畫腳

寶媽小楊,是農村人,自己沒有讀多少書,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就希望孩子能夠多讀點書,將來更有出息,因此,對孩子的學習抓得很緊,給孩子報了不少興趣班,經常督促孩子學習,基本上都不給孩子玩的時間。

一看見孩子玩,就很生氣,認為孩子不知道上進,還經常對孩子說,自己對孩子管得這麼嚴,完全都是為了孩子好。雖然這是事實,但是孩子還小,以愛的名義,給孩子施加了過多的壓力,並不是什麼好事,孩子承受壓力的能力有限,一旦超過了孩子承受極限,孩子就可能被壓垮。

孩子的未來,必將會由孩子去創造,因此,我們需要逐步鍛鍊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或者意識,去自己決定一些事情,而不是一切都由父母包辦,經常對孩子指手畫腳,要求孩子做著做那,這樣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並不好。反而還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家的孩子比較

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更多地還是需要鼓勵,而非指責與打擊。但是很多寶媽,總是喜歡將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孩子比較。因此,小時候,我們也經常聽到父母說,別人家的孩子多麼優秀,多麼能幹,而你自己,什麼都不行,簡直一無是處。

相信這樣的話,很多人都聽過吧,很多人可能也都是“別人家孩子”陰影下過來的吧!有時候,“別人家孩子”好像就成了我們的魔障一般,永遠跨不過這個坎。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受到嚴重打擊,很多人就變得自暴自棄,或者自卑怯懦。

在我們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無能父母,將自己無法辦到的事情,都強加到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完成他們的夢想,做到他們沒有完成的事情,這其實就是一種逃避。最終不僅害了自己,還影響了孩子而健康發育。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02聰明的寶媽,又會如何教育寶寶呢?

多鼓勵寶寶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會有著各自的優勢,聰明的寶媽不會盲目的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也不會總是羨慕他人,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會給孩子留下“別人家孩子”的陰影。

聰明的寶媽,會努力發掘自己孩子的優點,不斷地鼓勵孩子,讚賞孩子,給予孩子更多地理解和支持,從而讓孩子一步步健康成長。

要知道,孩子還小,幼小的心靈,經不起過多的摧殘,需要我們細心呵護,才能更好地,逐步地讓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一步步成長起來,變得更加優秀。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從不大包大攬

聰明的寶媽,對於孩子的事情,從不大包大攬,也不會認為,自己只要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做好了一切,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才是愛孩子的表現。

如果孩子能夠輕易地獲取一切,那麼還需要孩子努力什麼,追求什麼,奮鬥什麼呢?躺著享受啃老不就行了麼?這也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做了,但是最終被孩子當作了理所當然,父母反而心理不平衡了,開始抱怨了。

父母付出了一切,孩子依舊沒能成長,沒有出息,因此,就會對孩子抱怨責備不已。

其實,孩子的成長,也是需要不斷時間努力學習的,只有讓孩子參與生活,而不是脫離生活,一味地死讀書,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並不好。

適當地讓孩子參與一些事情,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還能夠一步步讓孩子活的自信,還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的家庭感和責任心。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孩子也需要自由

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的提線木偶,因此,就別老是想著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做不好,就替孩子決定了一切。要知道孩子將來必定會獨自飛翔,需要從小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以及自我決斷的能力。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給孩子適當的自由,這樣孩子才能夠在自己的空間裡,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不是將玩具弄得到處都是。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多溝通,少抱怨

對於孩子來說,最厭煩的無疑就是嘮嘮叨叨,經常抱怨的父母了,雖然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抱怨、嘮叨,都是父母情緒,做一些也會傳遞給孩子,負面情緒積累多了,孩子也會變得抑鬱帶有父母情緒的。

為了孩子好,父母應該將抱怨和嘮叨,變為積極主動地與孩子溝通交流,用於孩子平等的身份,作為孩子的朋友,與孩子一起聊天、溝通,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瞭解孩子,解決問題,使得家庭更加和諧。

要知道抱怨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反而還會使得事情越來越糟糕。

父母越無能,越希望孩子有出息,越喜歡做這些事,最終卻適得其反

03溫馨提示:

雖然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好、希望孩子有出息的,都是一心一意為孩子付出的,但是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方法不對,可能適得其反,如果方法對了,就會事半功倍,家庭也會更加和諧,孩子也才會更加有出息喲!你說呢?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賬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