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養生固然好,這些該小心的事你都清楚嗎?

現在,許多人有拔罐養生的習慣。這是中醫養生最常見的方法之一,而且效果也非常顯著。然而,無論出於什麼目的而進行拔罐養生,都會有一些必須要知道的細則。因為這些拔罐的預防措施與你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中醫拔罐注意事項

很多人會有個疑惑,到底是先艾灸還是先拔罐呢?一般來說,是在拔罐之後艾灸,拔罐是通過對經絡穴位進行刺激,使患處周圍的風寒溼邪聚集,並打開皮膚毛孔,然後再通過艾灸溫通,更好地排出體內的邪氣;如果是上火人群,也可以先艾灸後拔罐,通過拔罐來滅火氣。

拔罐養生固然好,這些該小心的事你都清楚嗎?

不宜拔罐的部位

皮膚破損處、皮膚瘢痕處、皮膚有贅生活或骨突出處。同一部分不能天天拔罐。另外,在拔罐的瘢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

拔罐養生固然好,這些該小心的事你都清楚嗎?

拔罐後最好不要立即洗澡

拔罐後,皮膚處於受損的狀態,會變得非常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損傷和炎症。而如果是冷水澡,因為皮膚處於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因此,拔罐後一定不能立即洗澡。

拔罐養生固然好,這些該小心的事你都清楚嗎?

防止感染

起罐後,如果皮膚髮紅或發癢,不可亂抓。在幾小時或幾天後就可消散。

拔罐養生固然好,這些該小心的事你都清楚嗎?

拔火罐要注意什麼?

如果出現水泡、水珠、出血點、淤血等,都屬於正常的治療反應。如果水泡很小,只要注意防止擦破,如果水泡較大,可以用消毒針刺破水泡根部,放出水分,並敷上消毒紗布,防止感染。

拔罐養生固然好,這些該小心的事你都清楚嗎?

避免在同一個地方重複拔罐

拔罐可以拔滿全身,因為這樣可以全面治癒和促進治療效果。但在同一個部位反覆的拔,會造成皮膚的紅腫、破壞。

拔罐養生固然好,這些該小心的事你都清楚嗎?

不適合拔罐的人群

急性嚴重疾病、嚴重心臟病、心力衰竭患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以及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患者不能拔罐。拔罐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如果你想拔罐養生,就必須要多做了解,先確定你是否可以進行中醫拔罐才行。

那麼,中醫拔罐後會出現不同的症狀,這些症狀分別代表了什麼呢?

中醫拔罐後的症狀

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中醫拔罐後出現水泡:發泡現象多為局部病情的反映,一般受病情輕重(一般瘀阻較重的發泡較快)、季節(夏天較易發泡而冬季則較慢,這也是拔罐治療提倡“冬病夏治”的一個原因)、皮膚疏密(一般皮膚細嫩的易發泡,如青年女性,而壯年男性則發泡較慢)等因素影響。

罐印紫黑而暗:拔火罐留下不同顏色的印子有何含義?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