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生赤膽忠心憂國憂民,為民平反了許多冤獄

于謙是明朝的民族英雄,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同時又是一位詩人。他為官清廉,為民平反了許多冤獄,嚴辦藩王貴族之違法者;救災賬荒,修治河防,深得山西、河南人民愛戴。在國難當頭,他依靠軍民,堅持抗擊瓦刺軍的進犯,保衛了京師,挽救了明朝的滅亡,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他一生赤膽忠心,憂國憂民,不怕別人的嫉妒和姦臣的謀害,為保衛國家,粉身碎骨在所不惜,表現了愛國高於一切的高貴品德和思想,是繼文天祥之後又一個被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于謙,字廷益,浙江錢塘人。生於明太宗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被害於1457年,享年60歲。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生赤膽忠心憂國憂民,為民平反了許多冤獄

于謙之所以一生愛國,矢志不渝,有兩個原因:一是受家庭的早期教育和薰陶。祖父的言教和為人的影響,給幼年的于謙起了固本正源的作用,使于謙從小養成了剛直、無私的思想和品德。二是胸懷大志,一心為國。于謙從小就懷有獻身報國的大志,他最崇拜殉國忘身、捨生取義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並以他為楷模做人,實踐了報效祖國的宏願。為後人樹立了少時懷大志,終生利於行的楷模形象。他赤膽保國,一心一意。于謙率明朝軍隊抗擊瓦刺,三戰三捷。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生赤膽忠心憂國憂民,為民平反了許多冤獄

瓦刺被迫從北京退兵後,他的心思並不在論功行賞上,更不在勝利的陶醉之中,而是一心一意保衛國家的安全。他抓緊時機,進一步加強了北京的防衛力量,以防瓦刺軍捲土重來。當英宗回朝後,頻繁接待瓦刺派來的使者或使臣。以國為重的于謙,只知整頓國防,防範瓦刺的再犯,根本沒有考慮英宗居然會醞釀宮廷政變、準備復辟,更沒有想到會大禍臨頭。代宗雖作了軟禁英宗的提防,但以善良之心對待英宗的于謙,毫無戒心,仍積極籌劃軍隊的整頓,改革軍營的軍制,加強戰術訓練,研究改進兵器等。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生赤膽忠心憂國憂民,為民平反了許多冤獄

英宗復辟擁為皇上,“奮門之變”已成事實。當奸臣徐有貞、石享痛加拷打于謙時,才知大事已去,報國無望,發出無可奈何的嘆息。他清白廉潔,心底無私。于謙在輔佐成腳王為代宗中,受到成娜王的重用。他用權為國,不懷任何私心。于謙的長子于冕,被在北京保衛戰中立了功的石亨推薦為千戶。他非但不感激,反而上書腳王對石亨進行了斥責。他認為這不是一員大將所應作的事。在保衛北京,抗擊瓦刺之戰中,于謙立下了眾口皆碑的大功:不論在抗擊之前的運籌中,還是在出徵抗擊和勝利後的防範上,他既無爭權之心,也無奪利之意,保國之心溢於言表。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生赤膽忠心憂國憂民,為民平反了許多冤獄

于謙為官清白,廉潔正直,心底無私。他做官一生,沒給家庭留下什麼資產,也未給妻兒留下享用的金銀細軟。于謙被害後,家屬發配,家庭被抄,人們未發現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只有一些書藉。有史記載:抄沒于謙家產,“家無餘資,蕭然僅書籍耳。”使當場抄家的大小官役大惑不解。作為身居明朝兵部尚書高位的于謙,處在貪官處處有,不貪不丈夫的時代,做到廉潔不貪,實為難能可貴。他在一首《石灰吟》的詩中,對他的清白一生作了自我解釋:“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明代民族英雄于謙,一生赤膽忠心憂國憂民,為民平反了許多冤獄

一次,他巡撫河南,回京時未帶同一點物品,他寫的《兩袖清風》詩日:“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闊閻話短長。”這與當時的朝政腐敗,絕大多數官吏營私舞弊,敲榨百姓,形成鮮明對照。于謙唯的遺產是他的遺著一—《於忠肅集》,為後人留下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把愛國高於一切的思想留給了後人。儘管受到奸賊候臣的仇視和陷害,但他的一生是無愧於國家,無愧於養育他的百姓的。歷史是公正的,他的冤案得到了昭雪。作為民族英雄的于謙,實踐了自己“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諾言。他的愛國精神和高貴品質,一直被人民傳揚和讚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