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縣蠶桑“破繭成蝶”走出“突圍之路”

翻開鎮安縣千年歷史,蠶桑產業必定是其中絢麗的篇章。該縣栽桑養蠶歷史源遠流長,蠶桑作為週期短、見效快的“小眾產業”,深受群眾青睞。到2005年底全縣蠶桑產業發展達到高峰期,桑園面積發展到3.6萬畝 ,累計桑樹2600萬株,其中田坎桑2200萬株,當年養蠶2.78萬張,產鮮繭750噸,幹繭300噸,繭絲綢總產值達到5600多萬元。後因繭絲價格起伏不定,新興產業短期交替崛起,衝擊了蠶桑主導產業的主導地位,加之縣內外大環境和體制機制等一些深層次原因的綜合影響,蠶桑產業呈現出滑坡態勢。到2010年底,全縣桑園投產面積不足1.5萬畝,養蠶戶減少至0.8萬戶,發種量下降到0.5萬張,蠶繭產量銳減到不足150噸,繅絲廠倒閉破產,產業鏈斷節。鑑此,鎮安縣按照政策圍繞企業定、桑園圍繞大戶建、科技圍繞合作社推、部門圍繞貧困戶幫的辦法,在做強蠶桑產業鏈前端的同時,深耕高附加值的蠶桑產業鏈末端,蠶桑產業再振雄風。目前,全縣有桑園6.5萬畝,其中密植桑園5萬畝,建立55個蠶桑專業合作社、36個小蠶共育室、170個標準化養蠶工廠,蠶桑產業直接帶動全縣12個鎮辦64個村6200戶群眾受益。

從甩掉包袱到機制創新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鎮安縣從培育強村大戶、開發系列產品、推進產業化經營三個關鍵環節入手,出臺了《關於深化蠶桑體制改革促進蠶桑產業發展的意見》《鎮安縣蠶桑產業發展資金扶持辦法》《鎮安縣蠶桑產業發展風險資金管理辦法》《鎮安縣農業生產綜合保險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確立了“三個三”的發展思路,即實施由傳統蠶桑產業向現代蠶桑產業轉變、由千家萬戶養蠶向強村大戶工廠化養殖轉變、由規模發展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的三個轉變;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產品優質率的“三率”指標;實現基地建設規模化、生產經營集約化、市場體系產業化的“三化”目標。縣上建立了領導包抓,部門幫帶、黨員幫扶的工作機制,10名縣級領導、30名鎮辦領導、15個部門、1000名黨員幹部參與到蠶桑產業之中。每年整合涉農資金不少於1000萬元,其中200萬元作為產業發展風險資金,200萬元用於扶持龍頭企業及蠶桑專業合作社,600萬元對基地建設、蠶種蠶藥、配套設施、技術推廣等進行獎補。2019年全縣新建桑園20000畝,養蠶70000張,產繭280噸,蠶繭產值達1000萬元,蠶桑產業迎來了新的春天,成為全縣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從傳統栽桑到管理增效

鎮安縣在桑園管理、養蠶技術、生產佈局和生產方式等方面積極探索,建立了省力節本“345”蠶桑生產技術體系,即:高效桑園建設三要素(品種、密度、樹形)、管理四要點(機械作業、配方施肥、生物除草、田坎栽桑)和簡易養蠶五項技術(蠶前環境消毒,蠶種補催青、小蠶集中共育、大蠶省力蠶臺、熟蠶方格自動上蔟),全面推廣“統防統銷、小蠶共育、自動上簇”技術,推廣自動切桑機100臺、自動補溼器50臺、噴粉機50臺、小蠶飼育盒1.5萬個、小蠶共育網3.2萬張,方格簇40萬片,組織開展專題培訓38期1.2萬人次,降低了產業發展成本,提高蠶桑產業技術含量。同時,鎮安還積極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讓蠶農與繅絲企業“面對面”,讓收購單位與蠶農走到一起,連心聯利。在政策扶持導向上,由扶農戶變為扶龍頭,支持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開展技術攻關、開發下游產品,逐步形成繅絲、織綢、印染、服裝生產一條線的完整產業鏈,極大地提升了蠶桑產業化經營層次和綜合效益。

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光

鎮安縣建立了領導抓點示範包抓制度,每名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包抓1個千畝標準化桑園示範點和10戶示範戶,包扶部門每年在包扶村上包抓1個200畝以上的標準化桑園示範點,支持蠶桑產業大鎮、大村、大戶建設。縣上還採取園區引領、工場帶動的辦法,改變過去遍地開花、田坎零星發展的傳統做法,整流域、整溝道連片發展,促進全縣蠶桑生產向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方向轉變。以陝西鎮安百盛繭絲綢有限公司為龍頭,做亮5A級白廠絲、“唐絲路”等馳名商標,加大品牌宣傳和推介,依靠品牌影響提高鎮安蠶桑知名度,實現產品溢價效應。據該公司負責人趙郡明介紹,他們依託“百企幫百村”和“三帶四聯”精準扶貧模式,創新“農戶+託管”利益聯結機制,實行訂單養殖,農企見面,減少中間環節。政府每年拿出200萬元資金,企業從利潤中拿出2%作為風險基金,當蠶繭市場價格低於保護價時,將啟動風險基金對蠶繭收購給予補貼,保證了合同價格的兌現,穩定了市場收購秩序,保證了蠶農的經濟利益,使蠶農能夠豐產豐收。(陳維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