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日本戰後經濟史》後的一些感悟

前言:最近在讀野口悠紀雄的《日本戰後經濟史》,同時在這期間看電影《中途島海戰》以及二戰的紀錄片,對日本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

1:為什麼"鬼子"二戰時作死發動珍珠港空襲?去惹美國爹?

答:1)不打不行。日本大帝國當時在東南亞各地發動戰爭,90%的石油等能源供應來自於美國。而當時英法美在東南亞都擁有者自己的殖民地,日本的大東亞計劃侵害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利益。導致美國在1941年7月26日凍結了日本在美資產以及禁止向日出口石油、鋼等戰爭能源物品。日本國內的石油儲備只夠支撐半年左右,日本孤注一擲,希望發動閃電戰襲擊美國,迫使美國快速和談。

2)有打閃電戰的實力。1941年的日本海軍實力都是超於美國的(這一點在航母、戰艦數量已經先進性方面均可體現)。

2:為什麼戰後的日本經濟發展的如此迅猛,迅速邁進發達國家?

答:1940年體制。1940年,日本舉全國之力進行戰爭,這種舉全國之力來干政府指定的事情即1940年體制,類似於"計劃經濟"。戰後日本的經濟發展基本上延續了戰時的體制,政府描繪好對未來的經濟藍圖,集中全國資源發展。"計劃經濟"確實促進了日本的戰後的迅速崛起,但也導致了日本自1990年代後的迷失。

一: "日本第一"的80年代(1979-1989)

二戰後,日本經濟持續高速增長。1979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曾在《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一書中描述到日本除了經濟發達外,其擁有的社會模式在很多方面(經濟、治安等)都十分成功,所以堪稱世界第一。在該書發表的後十年裡,日本的經濟繼續延續著高速發展。在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指數創下歷史新高38195點;1990年,在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裡,日本一國獨佔8家。

讀《日本戰後經濟史》後的一些感悟

1990年,日本第一顯現的十分明顯

1.1:日本第一的展現

70年代發生的石油危機導致全球的商品進入了一個"價格變動時代",老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在石油危機過後開始陷入了長期的停滯狀態,而日本雖然受到了原油價格上漲導致物價和生產成本的上升,但並沒有陷入"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的陷阱,其主要原因在於日本是"從公司首腦到最基層的工作人員,所有人為了共同目標為團結奮鬥"的體制,且公司的工會並不像英美和工廠處於一個對峙的狀態。不僅如此,石油危機的發生導致人們更偏愛省耗油量低的日本汽車,日本的汽車產量在1980年開始超過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日本的半導體、機電行業也取得了十分好的發展。

企業高速發展、經濟的良好發展進一步帶動了教育、股市和其它各行業的增長。80年代,從日本前往美國留學的學生急劇增加;企業的良好發展帶動日經指數在1984年1月突破1萬點;人們湧入中心城市使得東京的地價在1983年開始飛速上漲,1989年底日本土地資產總額約為2000萬億日元,是同期美國的四倍。

1.2 日美貿易摩擦和廣場協議

50年代日本對美主要貿易是紡織業。"日美紡織談判"過後的70年代後半期是日本以鋼鐵為主對美出口。一直以來,日美貿易摩擦不斷,而在80年代,日美貿易摩擦擴大到了以彩電為主的半導體和汽車行業。日本通過向國外出口產品來發展自身,卻不允許外國向日本的投資,金融的非自由化導致國外無法分享到日本高速發展的紅利。

有問題就必須進行解決。在1985年9月,美、英、法、日和聯邦德國這五國達成"廣場協議",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匯率像日元和德國馬克升值,美元貶值的方向進行。其主要原因在於日德兩國經濟的持續增長,貿易盈餘不斷增強,故提倡以日德兩國來牽引世界的經濟發展。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兌美元匯率從1985年的235降至1987年的120,日元的持續升值導致了日本對外貿易額的持續下降。

1.3 泡沫的形成

從戰後開始日本企業融資主要通過以銀行為主的間接融資法,但在解決貿易摩擦的過程中,日本開始逐步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機構和市場的逐步放開,企業通過發行可轉債和股票籌資的方式開始逐步增加。股票融資的無需償還性以及可轉債的低利率可以使企業以較低的成本獲取營運資金,但銀行對大額存款往往支付較高的利息,很多大型上市公司發行可轉債、股票籌得的資金存入銀行,空手套白狼式的套取利息。很多資金一直在金融行業閉環流動,沒有真正的流向實體行業、服務於民生。

1.3.1 股市

1983年日經指數在8000點左右徘徊,1984年衝破1萬點,1989年12月29日收盤於38195點。短短的7年時間裡,日經指數上漲近5倍。1990年世界市值前十企業,日本獨佔8家,除日本電信電話公司和豐田汽車外,其餘6家都是日本銀行。歷史最高點時,日本企業市值是同期美國的1.5倍,佔整個世界的45%。

1.3.2 房地產

1983年,日本東京市的房地產價格開始以異常的速度飛漲。"日本第一"並不僅僅是傅高義在書中所提,日本的民眾也相信隨著日本的繼續發展,東京將成為亞洲的金融中心、甚至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大家都希望在此地擁有一席之地。

1987年,東京土地價格在較前一年上漲23.8%、1988年為65.3%,並於1990年左右達到最高點。在1990年,東京市中心的公寓價格是人們平均年薪的20倍,公寓的價格漲到了平民百姓難以承受的水平。

1.3.3 其它

除股市和樓市外,日本在藝術品、海外投資等各方面展露出自己的財大氣粗。廣場協議後的日元升值使得日本企業在國外投資變得更加容易,日本在1988年投資美國不動產金額約為165億美元,而3年前該數據為19億美元。"名畫是掛在牆上的土地"揭示了當時日本當時對於藝術品的瘋狂,梵高的《向日葵》在1987年被日本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以58億元日元價格購入,日本人民對藝術品的瘋狂只是因為買來的藝術品可以以更高的價格轉讓賣出。

二:1989-至今 泡沫的破碎與迷失

從16世紀的"鬱金香"到1990年代日本股市和房市的崩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一直無處不在,只是貪婪的人們難以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

經濟危機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未來的方向。將日本泡沫的破碎與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相比,2020.2.21日,日經指數收盤價為23386點 ,是30年前(1989年)38000點的60%;而美國道瓊斯指數現在為29000點,是2008年底6000點的近5倍。同樣是經濟危機,為何日本一直在迷失?

讀《日本戰後經濟史》後的一些感悟

2020年的日經指數仍不及1989年最高點

讀《日本戰後經濟史》後的一些感悟

美股屢創新高

答:1940年體制的弊端+IT時代。

1940年體制其實可以簡單地看做"主要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日本戰後通過此種體制迅速發展工業化,從一開始的紡織業、鋼材到90年代的半導體及汽車方面的垂直一體化產品生產。而自從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後,全球水平化分工日益明顯,美國國內基本不存在"血汗"型工廠,而是站在科技的前端,付出最少的汗水,收取最高的利潤。蘋果公司自己掌握最核心的科技技術,而將組裝這方面交給中國的富士康來加工生產,為什麼日本沒有類似於富士康的公司?因為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按人力、物力成本是無法與發展中國家抗衡的,他真正的理想出路應該是和美國一樣,構建起以先進服務產業為中心的新型經濟結構。

三:對我國發展的一些啟示

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快速發展與日本戰後的發展十分類似,都是"政府主導型體制"。目前中國經濟也面臨著類似日本當時的問題,且部分方面顯得更加嚴重。

3.1 製造業的轉型

和日本一樣,"made in China "雖然火爆全球,但隨著像印度、越南等地開始以人口紅利的優勢走中國製造的路子,中國的人力成本優勢將不復存在。加快推進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加強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是對未來經濟的負責。

3.2 "房價這座大山"

"1990年,東京周邊的公寓價格已經超出人們平均年薪的10倍,市中心更是高達將近20倍。"

如今上海松江郊區100平的房子大概在300萬左右,市中心湯臣一品一平方價格為27萬,如果以2018年上海平均年薪10萬來計算的話:普通人在松江買一套100平的房需要30年,在市中心買50平的房需要130年。

人們都往上海、深圳大城市跑,但房價似乎壓得人們透不過氣來。

3.3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增長的同時,貧富差距逐步拉大,基尼係數已跨過0.4,達到了0.46。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已經突破了合理的限度,總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額僅為4.7%,而總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總收入的份額高達50%。突出表現在收入份額差距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東中西部地區居民收入差距過大、高低收入群體差距懸殊等方面。"

改革開放前,要窮大家一起窮;改革開放後,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們忘記了自己的使命,階級固化的愈發嚴重。

後記:

1:前幾日在微博上看到一條評論說:小時候提到日本只有恨,長大後慢慢地就喜歡上了這個國家。誠然,"鬼子"、"中國男性性教育的啟蒙者"是我對日本的評價,隨著書籍和影片加強認識後,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

2:對中國未來產業方向的展望

中國的製造業長期來看一定會喪失其優勢,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政府一直強調要轉型。在交互信息的"互聯網2.0"時代,產生一批像今日頭條、阿里、騰訊的互聯網公司,如果說中國在製造業會慢慢喪失自己的成本優勢,那麼互聯網這條賽道一定是未來。

1:野口悠紀雄《日本戰後經濟史》

2:傅高義《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

3:電影《中途島海戰》

4:紀錄片《彩色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