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人,都懂得面試不僅是為了跳槽

優秀的人,都懂得面試不僅是為了跳槽

今天的文章共6條,每條都針對一個職場現象,提出一些觀點和解決方法,希望能對各位的日常工作有所幫助。

1. 關於自省

和一個前輩聊天,他和我說起自己年輕時的成長經驗。

他說自己以前平均每2年都有一個大的變化感受。23歲的時候,不知道適合做什麼,就什麼都去做,去找興趣找感覺;

25歲的時候,稍微找到點感覺了,開始在一個領域發力深耕;

27歲的時候,突然覺得手上的活差不多都熟悉了,又去拓展其他相關的領域知識;

29歲的時候,把這個行業大大小小的工作基本都摸過一遍,然後開始思考怎麼帶人,用管理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一直到現在他40幾歲了,已經成為行業裡一家知名公司的創始人。

他告訴我一定要給自己設置一個時間節點。每個節點和上一個節點來對比,一定要有不同的感受。如果沒有那就說明你這段時間完全浪費了,毫無成長。

這個建議非常實用。不一定非得是2年,也可以是1年或6個月,但每隔一段時間你一定要問自己,我和之前相比有哪些想法不一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這種自省的習慣值得學習。

2. 關於帶人

很多leader不知道怎麼跟下屬相處,其實不用想得那麼複雜,記住兩條就可:

第一條,叫授人以漁。

教給他方法,而不是直接給他結果,提醒他哪裡需要注意,哪裡別踩坑,而不是任務丟給他就不管了,這樣會讓下屬覺得你是真心在幫助他成長,而不是命令式地分配任務。

一個好的領導一定要有自己的方法論,這是多年經驗的精華總結,也不要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即使真有那麼幾個白眼狼,也無妨你在大家心目中樹立一個好領導的形象,這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第二條,叫給予足夠的尊重和獎勵。

是下屬的功勞,就大大方方給他,尊重並認可他的付出,讓他覺得有進步有成就感。千萬不要搶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下屬的功勞背後一定有領導的功勞。

另外該給下屬爭取的利益,一定要強勢地去幫他們爭取,無論是薪資增長還是職位升遷,而且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在為他們爭取,這很重要。

成為下屬的老師和鎧甲,把這兩點做好很難,可一旦成功一定會有很多人願意追隨你。

3. 關於面試

有時面試並不一定是要跳槽,而是瞭解這個行業的現狀和變化。

多出去面試一來可以鍛鍊你的口才。每次和麵試官之間的對談都是一次自我展示的機會,這是訓練表達能力的最好場合。

二來面試是一個考驗臨場反應的絕佳舞臺。很多高超的面試官根本不會看你簡歷上寫了什麼,而是突然問一些讓你始料未及的問題。如何在短時間內反應過來,給出條理清晰的思考路徑而非答案,這才是他們考驗你的目的。

三來多去不同公司瞭解一下別人正在做什麼,怎麼看待這個行業的,能夠補足你的視野短板。我經歷過許多難忘的面試,有幾次特別刺激,雙方你來我往有來有回,無論最後結果如何,都是不可多得的職場體驗。

4. 關於PPT



很多人跟我說自己公司領導都喜歡PPT做得好看的人,這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

他們為什麼喜歡PPT好看呢?因為這樣給領導彙報工作的時候會有面子。這種現象在許多官僚主義嚴重的公司都有。

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人浮於事,搞些這種表面功夫無傷大雅。但現在經濟下行,越來越多公司意識到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產品做得好比PPT重要,營銷有實際轉化比PPT重要,開會有效率有結果也比PPT重要。所以切勿本末倒置,把一個錦上添花的東西當作雪中送炭。

企業以效率為先,公司以盈利為軸,不要偏離方向。

5. 關於尊重



前兩天和朋友聊到職場尊重的問題。我說,尊重從來都是自己贏來的,而不是別人給的。

當你能夠幫助客戶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團隊提升工作效率,幫助下屬收穫成長與成就,尊重自然就來了。

反而是那些工作能力不行,靠各種旁門左道坐到高位級別的人,表面上看頭銜很顯眼,實際上什麼都不會。

遇到問題推三阻四,遇到困難顧左右言他,遇到風險拉人墊背,這種人不可能獲得尊重。即使頂著個總監總經理的title那又如何呢?職場如戰場,誰會尊重一個手無寸鐵的光桿司令,誰又會尊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只會嚷嚷的將軍?

6. 關於培養新人

和朋友聊到如何培養新人的問題,他問我有什麼好的訓練新人的方法。我說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給他們“模板”。做什麼事情都有框架、規則、流程,把這些東西強行灌輸到他們腦子裡去,讓他們按照你的思路先去熟悉工作。

這個方法我屢試不爽,只要是新人,我安排任務之前都會把方法論教給他,讓他學會往模板裡套。

比如一個方案怎麼寫,我會先給他搭框架PPT,每一頁分別要放什麼內容標註出來,資料哪裡找,圖片哪裡找都會寫明白,恨不得要出個寫方案的標準作業流程。

這其實是最有效的方法。有人說我這是扼殺年輕人的創造力,但你事情都沒摸清楚怎麼做之前憑什麼談創造力?

任何行業任何工作首先你要學會尊重和了解。幾十年的經驗沉澱擺在那裡,你不能無視吧。一上來就說你們這些土鱉做法都是錯的,我要顛覆。對不起,做任何創新都是先了解,再改變。在還不瞭解的時候你就老老實實按照我的方法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