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积极打造“环卫一体化模式”

东营区积极打造“环卫一体化模式”


东营区早在2001年探索实施了城区环境卫生市场化运作模式,委托油田社区承担西城道路环卫工作,在全省较早的实现了管干分离。2014年又将农村环卫工作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城乡环卫工作模式。

在当下全国环卫市场化运作如火如荼的前提下,东营区环卫原有市场化运营模式与当下繁重的工作有些不相适应。同时东营区原存在油田与地方环卫公共服务二元化供给,随着三供一业移交,全区环卫力量存在面临整合需求。对此,东营区积极推进“环卫一体化”运营,全面提升环卫质量水平。

第14-52次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全区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运营方案,采用授权运营模式,将涉及东营区行政区域,除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区、企业厂区、驻东营区生产单位、有物业保洁的商城、写字楼、住宅小区外的其他区域范围,其中包括:道路清扫保洁、垃圾的收集、运输;河道、空地保洁;公厕、垃圾中转站运营和维护;垃圾桶、果皮箱等更新和管理;生活垃圾分类;重大活动应急保障等工作,授权给东营区环卫运营有限公司(东营区市政资产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东营区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城乡环卫一体化: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理念,整合辖区城区环卫、农村环卫、油田环卫等多方力量,同时将道路保洁由“红线到红线”扩展到“墙到墙”范围,实现环卫保洁工作无缝隙全覆盖,达到“一把扫帚扫全区”的目的。

2.环卫服务一体化:整合环卫保洁工作内容,将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公厕维管、环卫设备设施维护等全部纳入,明确责任主体,降低作业整合处理成本,提升整体作业质量。

3.环卫产业一体化:打通环卫服务上下游产业链,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收运体系,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完善“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垃圾处置—资源化利用”体系,有效形成规模效应。

4.智慧环卫一体化:升级智慧环卫系统,构建集车辆管理、视频管理、保洁人员管理、清运监管系统、智能垃圾桶、人员管理等系统为一体的“多合一”智慧环卫监管体系,实现环卫车辆监管实时化、垃圾处理及时化、卫生保洁精细化、作业考核科学化,使环卫工作管理更加高效,指挥协调更加有力。

5.环卫监管一体化:打破现有环卫管理模式,构建区级统管、镇街主体负责、社区村居参与的监督管理模式,既发挥区级统筹优势,统一制定环卫作业标准、监督考核标准等,确保全区环卫工作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又发挥镇街贴近群众、了解情况的特点,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切实由镇街承担环卫工作管理主体责任。

东营区以这次“环卫一体化运营”为契机,着力推动城乡环卫水平实现上档升级,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城乡面貌更加干净、整洁、美丽,不断优化人居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