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李如松,字子茂,号仰城,辽东铁岭人,是明朝后期名将,辽东战神李成梁长子。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李如松出生于辽东铁岭卫。少年时从父熟悉军事。后由武进士承父阴授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

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再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万历十一年(1583年),升山西总兵官。因黄道瞻等人上奏皇帝,说李如松父子不应该并居重镇,被召佥书右府提督京城巡捕。万历十五年(1587年)复总兵职,镇守宣府,再召佥事中府。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镇原副总兵哱拜父子与蒙古河套部落勾结发动叛乱,“全陕震动”,明朝政府派去平叛的几支军队也都打了败仗。

经御史梅国桢举荐,李如松临危受命,出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统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这就是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中的第一征。六月抵达宁夏,用水攻战术攻克了宁夏城,斩贼立功,一战成名,官进都督,世荫锦衣指挥同知。

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执掌军政大权,居然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万历二十年(1592年),侵朝日军在朝鲜釜山登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等将领,率领二十万水陆军,上千艘战船,偷渡朝鲜海峡,两个月几乎占领全部国土。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朝鲜向明朝呼救,明朝允诺。七月,第一支抗倭部队出征,统帅为辽东副总兵祖承训。可是这支部队只有三千人。在进攻平壤的过程中,祖承训中伏,副将史儒战死,部队损伤惨重。祖承训侥幸死里逃生。

12月又增派7万人东渡,参加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即“万历三大征”之第二征)。这支援军以宋应昌为帅,李如松为提督,李如松的两个弟弟李如梅、李如伯也同时参战。李如松和宋应昌紧密配合,周密部署。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初,率大军逼近平壤城下,于是开始了一场震动世界的平壤战役。

之后,又恢复了开城、王京等失地,使得侵略者陷入了困城,以至走向全面崩溃,被迫向明朝廷提出了“议和”、“封贡”之类的要求。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李如松凭此一战,威名远播明、日、朝三国,可以说平壤大捷奠定了李如松在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将的历史地位。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鞑靼土蛮犯辽东,李如松率轻骑追击捣巢,与数万鞑靼骑兵遭遇,李如松率所部三千余人浴血奋战,阵亡于抚顺浑河一带,终年五十岁。

神宗闻讯后“痛悼”,令具衣冠归葬于顺天府(今北京)宛平县长辛店之西南。称赞他“忠肝义胆”,并追赠李如松为少保、宁远伯,赐谥号“忠烈”,为其立祠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