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體質不能靠只體育課“拯救”

青少年體質健康下降,其實不能全由學校體育來“埋單”。這是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汪曉讚的觀點。體育教育本身的確存在一些問題,除了課內激發興趣,還應關注課外鍛鍊習慣的養成。我們的體育課多停留在讓學生動起來的層面,而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理解體育,通俗說就是掃“體盲”。理解了內涵,形成了文化,對學生興趣和習慣的養成有利。

然而,體育老師也有他們的苦楚。有學生長跑猝死,就取消長跑;出現學生摔倒,單雙槓就只用來曬被子。有危險性的內容,體育課本不該放棄,而應教會孩子如何規避風險。但現實卻是,情願不作為,也不要出事情。因為沒有足夠的法規條例給予保障,也很難得到家長和社會的支持。



其實,從養成課外體育鍛煉習慣而言,家長對孩子的影響超過學校,尤其是父親對孩子的運動習慣影響最大。根據一週的跟蹤測試,通常學生週一身體活動水平最低,週二至週五逐漸上升。這說明,學校體育起到一定效果,但學生週六、日回家後,因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足夠的體育活動,週一回到學校又從“零”開始。必須轉變家長的行為習慣,才能達到幫助青少年改變行為習慣的目的。


青少年體質不能靠只體育課“拯救”


上海體育學院教授,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新聞系主任肖煥禹則指出:青少年體質下降不能都怨體育老師。體育課並不等同於體育。體育課是按照教學計劃,讓學生學習、掌握體育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體育興趣。但通過體育課就能提高學生體質?顯然不夠。還需要由體育課延伸開,讓青少年在掌握了運動技能後,根據興趣愛好選擇體育項目,自我組織、管理和發展,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這是全校老師、家長和整個社區、社會的問題,而不僅僅是體育課的問題。



一堂體育課與學生的健康有關嗎?能改變學生體質水平嗎?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體育產業經濟學博士生導師王躍給出的答案是:未必。青少年體質健康是社會綜合因素的表現,是生活方式的表現形式。如果一名學生飲食不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沒養成,玩電腦一宿沒睡,早飯也沒吃,這時體育老師讓他參加鍛鍊,豈不反而會出問題?而且現在的孩子都是“一家之主”。照理,體育教育應該嚴格一點,要說跑步會猝死,那走路也有可能。但在現實的社會環境下,

體育老師很被動,得不到輿論支持和相應保障,自然就選擇迴避。青少年體質下滑是全社會的事情。單靠體育老師,改變不了功利的現實。



體育迴歸教育要做“實”

王躍還表示: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需要全社會的力量來統籌設計,關心青少年綜合素質的發展。教育方面,應對知識結構實行目標化管理。在什麼年齡掌握什麼樣的知識,才符合教育規律。

當然,由於教育資源有限,我們目前還只能採取考試的辦法。那麼,可以為文化考試設計一個標準,體育也設定遞進式的量化標準。用一種制度來保障,全社會監督,讓青少年不再功利地忙於應付考試,而是遵循成長的基本規律,全面健康地成長。

對於學校體育來說,讓學生參與更重要

體育方面,應改變過去“攻堅戰”的做法,真正迴歸到教育中來。中國發展到今天,不需要再用奧運金牌來證明強大。既然校園是各行業後備人才的基地,為什麼體育要違反規律,總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如果把練體育的孩子游離在國民教育之外,要麼站在塔尖,要麼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和人才浪費。



有了後備人才培養的定位,學校體育就應是寬泛的。要提供給每位學生參與運動的機會,提升學校體育氛圍,這樣才能真正夯實、拓寬基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也為競技體育培養後備人才。同時,學校體育不能走到競技體育的主戰場,不能從臺後走到臺前,還用金牌和成績去考量。

體育和教育部門,要把工作真正做“實”,通過法律、行政措施、學校文化建設等,對滿足學生體育活動需求進行固化,而不取決於誰重視或不重視,這樣才能可持續發展。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體育部主任、博士生導師崔樹林的觀點是:讓體育公平惠及所有學生,體育迴歸教育,說起來簡單,但要把這一理念真正落實並不容易。兩年前,上海冰壺隊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成立。雖然組隊時間不長,隊員都是普通在校學生,但這支真正的“學生軍”在全國比賽和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相比於成績,更重要的是冰壺運動在校園裡的普及,以及學生通過這項運動在體能、心理、團隊精神等各方面的收穫。我們面向廣大學生開設冰壺課、建立冰壺俱樂部,積極搭建小學、中學、大學“一條龍”,也嘗試在松江大學城進行區域發展,讓這個特色項目惠及更多學生。



讓體育真正迴歸教育,金牌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孩子們從小就參與、體驗、喜歡上體育,其中優秀而又有興趣者加入競技比賽的陣營。這樣一來,增強了學生體質,形成了文化氛圍,達到了全面育人的目的,競技體育選材面也自然拓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