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在若水之濱,曾經那個嶺南小城的佛山,在三水的西南,一條鏽跡斑斑的鐵路穿過老城區,歷經了百年的變遷,顯得靜謐安詳。

鐵路,伴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口的流動,便積累了歷史的厚重。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以至於自打記事以來,鐵路便就成了他們生活記憶中的一部分,因為它相對於現在生活在這裡的人民來說太過於古老了。

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廣三鐵路

古老到很少人記得它的歷史,要知道它是廣東最早的鐵路郵運,車廂可分為三等,曾為日軍拆毀...它便是廣三鐵路,你可以從三水老火車站那鏽跡斑斑的設備裡,依稀能窺探到當初的盛況,今天便帶領大家走進佛山三水,走進這段歷史。

廣東最早的鐵路郵運

要知道,廣三鐵路因為修築年代久遠,所以並不是由國人修建的,而是由美國合興公司負責修築,全程長度有48.9公里,並於光緒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動工,直到1903年佛山至三水一段建成以後,廣三鐵路才實現全線竣工的。但是的廣三鐵路與西、北航運連接,是但是向粵西、粵北的主要通道,期間非常繁榮。

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中國鐵路史》記載,廣三鐵路雖然全程比較短,但卻是清末運輸效益頗佳之路。要知道當時的廣三鐵路的客運量可是佔到了全廣東鐵路的一半以上,而為何說廣三鐵路是廣東最早辦理郵運服務的呢,在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

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水老郵戳

而是通過佛山三水一位民間收藏家麥國培收藏的大量三水老郵戳、信封推算出來的。他在整理當時的老郵戳、信封時候發現1905年之前廣州到三水的信件要隔天才能送到,而1905年之後的信件當天即可抵達。

要知道之前都是船運,送件速度慢,時間比較長,而做火車的話便可當天送達,再結合廣三鐵路的開通年限,由此推斷出開通郵運的時間應該在1905年前後,所以被認定為是廣東最早開通郵運服務的鐵路。

客分三等節日加運

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廣三鐵路在佛山三水河口鎮的火車站行車室

這條鐵路的郵路運輸是從廣州的芳村石圍塘開行,在當時的郵件還需要用船往返於西堤與石圍塘間駁運,並不像今天這般便捷。在開始運行的時候,廣三線的郵運業務遍佈佛山、南海、三水及西江部分地方。

如果說廣東是中國最早開始商業活動的地區,那麼廣三鐵路一定是最早的商用鐵路,雖然年代久遠,但是但是的一些運營方式都已經十分的符合現在的操作了,甚至還出現了臨時加開列車的做法,如同春運等重大高峰期做法一樣。

而在麥國培的收藏裡有一份民國10年(1921年)的“廣三鐵路清明節特別行車時刻廣告”原件,標明瞭農曆二月廿五~廿七加開石圍塘到三水的列車。“應該是清明節很多人回鄉下祭祖,乘客增加。”麥國培說,“廣告”裡寫的“特別行車”就相當於現在春運時的“臨時旅客列車”。

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水老火車站的鐵軌以及設備如今已鏽跡斑斑

不僅已經有了臨時加開列車,舊時的廣三鐵路客運還分了等級。麥國培收藏了1909年《官商便覽》一書附錄的廣三火車時刻與票價表。表中可知廣州到三水車程需1小時55分,而且標註著一、二、三3個等級的價目。

“客票分一、二、三等,也正與照片上三節客運車廂吻合。”麥國培說。

一度因抵抗日軍被拆毀

1930年的時候,當時的廣三鐵路雖然有郵運業務,但是並沒有專用的郵運車間,只是借用守車卡6立方米的容間,而早在1906年之前便有了專門的郵運車間,為何過了十幾年後,反而消失了呢?

到底是什麼原因?這其中牽扯到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在1938年秋的時候,正值抗日戰爭爆發,日軍當時進犯三水。為了抵抗日軍的進攻,當局便在1938年下半年的時候拆除了廣三鐵路的三水至佛山段的鐵軌,。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郵運便從此中斷了。”而在麥國培收藏的歷年的三水郵戳、信件,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出現了斷檔。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廣三鐵路又重新軌開通,當時專門的郵運業務車廂並沒有恢復。

曾因抵抗日軍被拆毀,佛山三水這條鐵路,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條鐵軌便慢慢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當它留下的印記早已成為沿途城市的一部分,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

鐵軌雖已荒蕪,但歷經風雨,不動聲色,如同一段厚重的人生等待你去細細品味。


參考:

《中國鐵路史》

《嶺南文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