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孝顺"也可以是谎言


有时候,

带带孙辈,可以抚慰老人的心田

有个传说,莱阳县城有个大孝子宴请县官,说起孝顺,县官醉后吐言“把老人当孩子伺候,就是最大的孝,也是最大的善”,话不好听,但是,几人能做的?这话一直绕在我的心间。

最近,因为开学评估,被抽调回校,做各种准备。检查组没来之前,再三检查了自己分管的区域,看看没有纰漏,就信步在校园内游逛,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走到"二十四孝"壁画墙前的时候,看着图画与文字,心里突然冒出了关于"孝"的灵感,于是迅速跑回办公室,交代同一个岗位的同事一声,打开文档,写下感受,以期不能污了各位看官的法眼。

自古以来,国人就讲究孝顺,大家都能顺口说出不少关于孝顺的语言,比如说"百善孝为先","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等等,可见国人对孝的重视。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孝顺孝顺,关键是"顺",认为,只要不惹父母生气,给他们好吃好喝好穿的,就是孝顺,其实不然。

下面两个小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看了这两个小故事,虽然带点"

谎言",但是,大家请看,是不是还可以这样来"哄骗"老人,也算一种孝顺?

故事一

毕业后,因业务关系,常回母校向老师请教,再加上单位的实验条件有限,需要借助于母校的实验室来做实验,所以,跟老师们的关系一直很融洽,非原装问题,一些事处理起来也比较随便。

一次,做完一个病毒分离实验,已经过了饭点,分管实验室的老师,邀我去他家吃饭。这个老师是南方人,在学校里教授我的《微生物》学,知识渊博,也很风趣,也没架子(他的科目过关率挺高,不会让大家为难),同学们都很喜欢他。见他邀请,我连忙洗手换衣,让另一位同事去买点东西,陪着老师来的他家,一起动手,自己做饭吃的很香甜。

饭后,作为学生的我急忙帮助收拾碗盘,准备刷碗的时候,被老师拦住了,老师回过头对坐在炕上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大喊(老人耳背):"妈!吃完了,刷碗了!---",好像非常习惯似的。在我愕然的目光中,他的老母亲颤颤巍巍来到厨房,一边刷洗起碗筷,一边在口中不断埋怨"这么大的人了,连个碗还得我刷,几更(土话,什么时候的意思)能不让人操心了"。

几个碗碟,老人用了半个小时时间,老师在旁边一直陪着笑脸。洗刷完毕,老师把老太太扶到炕上,然后,倒上洗洁精,重新把洗不干净的碗筷再洗一遍。

重新落座后,在我疑问的目光中,老师说:"老人年纪大了,没点事做,不行"

有时候,

天伦之乐更有用


故事二

老父亲走了,老母亲有点抑郁,就跟媳妇商量,让母亲来我家住段时间,尽尽孝心,也缓解老人的情绪。

我家在五楼,没有电梯,老母亲刚到我家,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下,老母亲没有玩伴,再加上爬楼不方便,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我在家中看电视。当时,我又接了一个新的项目,工作忙,有时候好几天不在家,没法陪她。所以,那段时间,她总是闷闷不乐,我也很无奈。没法,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推掉一切活动,回来陪陪母亲,别让她太闷。

一天,回家早,母亲不在家,我急了,找到在厨房里忙的媳妇,问到:

"娘干什么去了?"

"给咱娘找了点活,让她去接龙龙放学了",

"她七十多了,你好意思?上楼下楼,穿街过巷的,你放心?"

大家闺秀出身的妻子只是一笑,没理我,继续收拾家务,有气没地方出,又不放心母亲,只好下楼寻找,转过街,走了一会,看见背着儿子大书包的母亲,牵在蹦蹦跳跳的儿子,有说有笑的向家走来。

看见母亲的样子,我有点眼直,那里还有平日窝在沙发上,默默看电视的模样?想想妻子的话,还真对。

"我告诉咱娘,咱家,她去接龙龙最放心",不知何时,站在身后的妻子,慢悠悠的对我开言。

孝顺,是中国人民千古美德,对老人锦衣美食,百依百顺,彩衣娱亲,是一种方式,而像这两个故事的事,虽然具有"谎言"的成分,但是,我觉得效果更佳。

有时候,还真不如给老人找点事干,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也是孝顺的一种,大家说,是不是?

有时候,

简单的饮食,胜过大餐


有时候,

可以让老人做点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比闲着,会让他更心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