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詩詞大全集

春節(別稱:新春、年節、天臘、歲首、新年、大年,英文名:Spring Festival)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農曆新年,傳統上的“年節”,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而來,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日期定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

在春節期間,各家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多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詩詞大全集

元宵節(別稱:上元節、天官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英文名:Lantern Festival)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日期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它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該節日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詩詞大全集

寒食節是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詩詞大全集

清明節(別稱:踏青節,英文名:Tomb-Sweeping Day)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日期一般在公曆4月5日。

國人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每年一到清明節,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來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鬥英雄。民間有踏青郊遊、掃墓祭祖等風俗。


《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詩詞大全集

端午節(別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民間有"扒龍船"、“吃粽子”、"放紙鳶”、“掛艾草菖蒲”等習俗。


《春節、元宵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詩詞大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