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院長訪談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躬身入局,應戰“雙重大考”

戰疫院長訪談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躬身入局,應戰“雙重大考”

“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如何在科學有效阻擊的同時,最大限度保障醫院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安全,對於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這樣的專科醫院而言,無疑是‘雙重大考’。”面對採訪,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開誠佈公地表達了他在疫情之下的“雙重擔心”,而以此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季加孚帶領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全體職工躬身入局,用使命與擔當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抗疫答卷。

战疫院长访谈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躬身入局,应战“双重大考”

機制優化 織密疫情防控網

1月19日,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1月21日,感染管理與疾病預防控制科發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2周內去過武漢的人員向科室報備,併發布密切接觸人員定義;

1月25日,召開現場工作會,領導班子成員帶領黨院辦、醫務處、門診部、醫院感染管理與疾病預防控制科、護理部、後勤處、保衛處、採購中心、醫工處等部門相關人員,就醫療區域疫情防控進行現場研究,對醫療區域出入口和測溫流程制定工作方案;

1月28日,院黨委向全院發出《致全體黨支部和全體黨員的倡議書》,要求各黨支部和全體黨員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來,為遏制疫情擴散、奪取防控勝利做出貢獻。

……

战疫院长访谈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躬身入局,应战“双重大考”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結合北京市的疫情防控形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迅速“排兵佈陣”,充分優化戰時應對機制, 一張應對疫情防控網越織越密。

“醫院成立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現場工作會,研究落實防控措施,優化工作流程,做到嚴陣以待、嚴防死守,有效對疫情進行防控。”

據季加孚介紹,疫情發生以來,醫院領導班子始終堅持靠前指揮,第一時間召開黨政聯席會,在全院通報疫情進展情況,對疫情可能走向做出預判,同時對醫院篩查體系進行改造。醫院還與北京市醫管中心、衛生監察委員會等部門密切溝通,並與所屬街道、區域加強聯繫,充分掌握疫情進展情況。同時,堅持“雙線”作戰,各科室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確保所開展的診療活動的質量和安全。

在制度安排方面,醫院不斷強化管控力度。根據疫情防控實際,出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多個疫情防控文件,對各個階段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具體部署。

部署轉化為行動,相關培訓考核尤為重要。“除在線參加培訓和考試外,我們要求所有員工學習地壇醫院製作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解讀》。醫院感染管理與疾病預防控制科同時發佈多套試題,要求全體員工認真學習,促進大家儘快掌握相關知識,做好防控工作。”季加孚如是說。

战疫院长访谈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躬身入局,应战“双重大考”

措施細化 做好“安全保障加減法”

“不同於其他患者,腫瘤患者通常自身免疫力低下,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同時,一旦感染,後果也更為嚴重。因此,我們必須充分應對,靠前指揮。”季加孚表示,患者的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在疫情之下,醫院不斷細化措施,做好“安全保障加減法”。

在做“加法”方面,醫院在掛號窗口、候診區域及日間病房等區域,嚴格執行一米線措施,在交費高峰時段,會有專人提醒排隊人群保持距離;醫院要求各科室收入院患者嚴格篩查疫區接觸史,要反覆核實,同時關注發燒或接觸湖北周邊地區的患者,入院前一週未做過胸部CT的必須複查胸部CT,避免可疑患者入院;考慮到部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並不發熱,院前建議作胸部CT檢查,嚴格落實預檢分診;醫保處發佈疫情期間給患者開藥量和出院帶藥量等醫保常見問題解答,醫生可以根據判斷延長開藥週期,醫保給予支持;製作科普視頻,在院內循環播放,減輕患者對新發傳染病的恐懼等。

战疫院长访谈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躬身入局,应战“双重大考”

在做“減法”方面,從2月11日起,醫院暫停所有病區探視及陪護,進入病區人員進行二次測溫,並進行登記;2月15日,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保障組要求全市三級醫院原則上要在2月20日前、二級醫院原則上要在2月25日前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北京腫瘤醫院立即響應,制定外地返京就診人員的篩查以及就診流程,當天就實施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就診制;加強病房管理,嚴格甄別入日間病房治療患者,要求有需求科室和日間治療團隊就收治病人逐例進行核實,溝通,降低患者治療聚集風險。

“防控措施的不斷升級造成了部分患者的不便,面對他們提出的各種意見建議,所有醫護人員都不厭其煩、耐心細緻地為他們答疑解惑,並柔性解決患者存在的實際問題。同時,我們所有的防疫措施都會隨著國家衛生健康委、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基於對新冠病毒認識的不斷更新和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而動態調整。”季加孚說。

院內防疫措施不斷升級的同時,針對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就診的患者中70%都來自外地的實際,醫院服務異地患者的創新舉措“再拱一卒”。季加孚表示:“疫情當前,如何更好地服務這些患者,我們的做法是藉助互聯網診療體系,主動幫助患者聯繫當地的醫療資源,並進行線上MDT多學科討論、診療模式。”季加孚進一步解釋道,比如我們的胃腸中心,在疫情期間,通過全國的胃腸聯盟平臺,為90%以上的患者共享了本地的醫療資源,極大提升了患者就診的滿意度。而且通過此次疫情,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屬認識到分級診療制度落地的必要性,醫療資源的下沉要具體,確保患者享受到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

目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是醫院的中心工作。疫情期間,醫院加強人力調配和物資籌備,竭力保障腫瘤患者治療的有序開展。對於已進入治療序列的患者,積極與患者溝通,並協調安排,保證治療的連續性和規範性,同時設立院內急診,及時處理發生腫瘤急症的患者,確保患者安全。疫情期間未能按時來院就診患者,不按爽約處理。為方便患者來院就診,告知就診時注意事項或更改就診時間,電話聯繫患者超過2萬人次。

战疫院长访谈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躬身入局,应战“双重大考”

同時,醫院還先後派出十批,共計54名同志參與北京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涉及醫療(內科、外科、重症醫學科)護理、檢驗、院感管理等多科室,目前仍有53名同志在相關醫院執行疫情防控任務,為北京戰“疫”貢獻力量。

疫情之外 更應深刻反思

“這次疫情的來襲,讓我們思考在今後醫院管理中,院感科的地位要得到有效提升,一定要把它上升到醫院公共衛生的層面去管理。”經此一“疫”,除了經驗,季加孚還有作為醫院管理者更為深刻的思考。

“這次疫情發生以後,我們看到公共衛生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健全的公共衛生體系,當發生重大的公共衛生事件時,會對我們的醫療體系造成嚴重衝擊,這都是我們要吸取經驗教訓的地方。”

“尊重科學、依靠科學”是季加孚重點強調的部分,“此次疫情提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科學的手段來管理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這一過程中,應該充分依靠科學家的專業判斷,同時,各級醫療機構管理者也要不斷苦練內功,提升醫院的管理能力,真正為百姓健康服好務。”

在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方面,季加孚建議,在公共場合,公眾應自覺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同時,通過加強手衛生等防護措施,降低疾病感染幾率。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公益支持:恆瑞醫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