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读书郎”,仍是可与苏轼媲美的“天才”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世称“三苏”。在宋代文学史上,他们各自在文章、诗歌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唐宋八大古文家,三苏父子居其三。

苏洵以政论著称,其文章“士争传诵其文,时文为之一变!”

苏轼、苏辙二人在散文及诗歌方面,亦都有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苏轼,他在诗歌方面成就卓著,更成为宋诗的代表之一。

然而,因为哥哥苏轼文学造诣出类拔萃,相形之下,弟弟苏辙就显得逊色不少。苏辙是否真就难敌苏轼的耀眼光芒?非也!

苏辙一生创作,诗一千八百多篇,散文一千余篇,历代佳评不少。如同时期的文人秦观,已体会到苏辙作品“深不可测”的特色。

苏辙像个“饱读经史的读书郎”,虽不引人注意,但仍是“天才”

苏洵在《嘉佑集》中,已明白地表示苏轼、苏辙二人有截然不同的性格。

“轼”是车上作为扶手的横木,显露在车体易见的地方,因而苏洵说苏轼——“惧汝之不外饰”。

苏轼的个性豪放不羁、锋芒毕露,容易招来危险。苏东坡一生屡遭贬斥,几乎遭致一死之命运。

而苏辙的性格,却如同“车辙”。车子辗过的痕迹,既无危险,也无实际功能。换言之,但因无功,所以无过。

深沉稳重、淡泊平和的性情,让苏子由在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屡遭贬谪,却能安身而退,悠闲地度过晚年。

苏辙: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读书郎”,仍是可与苏轼媲美的“天才”

苏轼与苏辙画像

《说郛》中记载了一则小故事,显见自小苏辙就有着较为笃实的性格。

一日,苏轼带着苏轼与苏辙去张方平家串门。张方平跟两位少年聊了一会,“奇之”,就将三人留在家中住宿。

翌日,张方平“忽出六题”,派人交给苏轼和苏辙,云:“请学士拟试。”张方平自己则“密于壁间窥之”。

两位少年得题,各自坐下,开始思考起来。苏辙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典故出处,一再斟酌;而苏轼却大胆地假设,甚至自己“想当然尔”。

事实上,张方平正是以“无出处的题目”来考兄弟二人,测试他们的反应。

次日,张方平见苏洵后,评价道:“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苏轼聪敏,苏辙谨慎,由小处可以得见两人性格的不同。也正是沉稳的性格,让苏辙的成就“或过之”。

在当代米芾《西园雅集图记》中,有一场文人雅宴的集会。米元章眼中的苏轼、苏辙,又是什么样子的?

“其乌帽黄道服,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

“道帽紫衣,右手倚石,左手执卷而观书者,为苏子由。”

由此描述可知苏辙的形象应是温文儒雅、读书不倦的文士,其仪态有仙道风骨。

苏辙: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读书郎”,仍是可与苏轼媲美的“天才”

苏轼画像

苏轼富有才气,善于“HOLD住”整个场面的气氛,容易成为众人注目之焦点;而苏辙身材高大、温雅安静,较不易引人注意,但他温和的气质,却显现出了儒者的风范。

可以说,在群星璀璨的北宋文坛中,苏辙看起来更像个“饱读经史的读书郎”。那么,究竟是谁影响了他,造就了他那“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的独特形象?

影响苏辙最大的四个人

首先是父亲苏洵。

苏洵在《忆山送人》诗中说自己——“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他在少年时四处“游荡”,特别喜欢登临山水。也正因如此,他的视野逐渐扩大,见识也显不凡——“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天圣五年,苏洵参加科举考试,可惜不第。他二十七岁时,开始发奋读书,并尽毁之前自己所作之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终日端坐读之七、八年,专心致力于学术。

他大究六经百家之说,旁及诸子各家,终“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

苏洵对苏轼、苏辙的影响甚巨。他的个性恬淡、人格温和,实乃纯明笃实之君子;他的学问“重实用之学”;他言兵事、论古今时,时常自比贾谊。

从苏洵对贾谊的推崇,可见贾谊文章“不空言、多实用、博于古、宜于今”之特质,正是苏洵一生学问致力处。

苏辙: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读书郎”,仍是可与苏轼媲美的“天才”

“三苏”雕像

北宋理学主张重天理、灭人欲,而苏洵却以“通权达变”论圣人,以“人情”解六经。苏氏兄弟对儒家经典的解说,都是依循苏洵的观点而诠释的。我们从苏辙身上,也能够看到这一思想。

在苏辙《诗论》中提到:“六经之道,惟其近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又“圣人之为经……未尝不近于人情。”苏辙从俗世人情好恶上看待经典,因为苏氏家族“重史论”。

父亲是苏辙最重要的人生导师。正如苏辙所言:“幼学无师,受业先君。”我们可以看出苏辙一生受苏洵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

第二个影响苏辙的重要人物,便是苏轼。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

苏辙自小便跟着苏轼学习,他曾言:“兄敏我愚,赖以有闻。”苏轼的教导和爱护,是他难以忘怀的,故他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氏兄弟之间相处融洽。这种“亦师亦友”般的情谊,是日后两人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苏轼在政治方面,表现出一种以儒家为基础,积极用世、经世济民的思想。他关心国家社会,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批评和意见。当他身处逆境时,并没有太多消极悲观,反而以正面乐观的性格和生活态度,度过许多生死关头。

苏辙: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读书郎”,仍是可与苏轼媲美的“天才”

苏轼画像

苏辙除了从兄学习绘画、观画之外,也浸淫书艺;宋朝道风弥漫,苏氏兄弟皆好道,彼此常常交换心得;在贬谪生活中,他们互相勉励,以学道养生来渡过困厄的生活。

“乌台诗案”时,苏轼落狱,苏辙竭力为兄辩解,并愿乞纳在身官替兄赎罪。

“臣早年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轼则在狱中写下:“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兄弟之情,令人动容。

对苏辙影响最大的师友,以欧阳修、张方平最为深刻。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其诗文兼韩愈、李杜之长,为一代文宗。熙宁初,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以太子少师致仕。

苏轼兄弟走上政坛,全靠欧阳修大力推荐与提拔。苏辙在文集里,屡屡提到欧阳修对父兄和自己的知遇之恩。

“念昔先君子,尝蒙国士知。旧恩终未报,感叹不胜悲。”

自己的父亲受到欧公的赏识,自己亦受欧公提拔,苏辙十分感念昔日受学于欧公的情景。苏辙在给欧阳辩(欧公之子)的诗中,亦这样描述自己:十九岁初出茅庐的小子,才疏学浅,因父兄的缘故,得以和济济名士聚于一堂,承教于欧公门下,实为有幸。

欧阳修一生和三苏一直都保持密切的师友关系。苏辙的古文,受到欧阳修某些程度的影响。苏轼曾说苏辙的文章“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难道不是有得于欧阳修吗?

苏辙文章“一波三折”的韵致,以及波澜起伏之古文笔法运用,与欧阳修风格有相近之处。而欧阳修忧国忧民、忠贞为国的儒士风范,更深埋在苏辙心中。

苏辙: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读书郎”,仍是可与苏轼媲美的“天才”

《清平乐》欧阳修剧照

张方平,字安道,他望高一时,人品高洁,达政而有见地。

由于张方平的引荐,三苏才有机会认识欧阳修。苏辙初见张方平时的情景:“予年十八……一见以国士相许,自尔遂结忘年之契。”

熙宁三年,张方平知陈州,辟苏辙为陈州教授;熙宁十年,张方平为南京留守,又辟苏辙为签书应天府判官。

据苏辙所言,他与张方平的关系乃“师友之交,亲戚之情。”事实上,二人不仅情同父子,亦师亦友,且一生都维持着深厚的情谊。

苏辙: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读书郎”,仍是可与苏轼媲美的“天才”

苏辙画像

结语

苏辙曾自述:“予少以文字为乐,涵泳其间,至以忘老。”他的平生志业,就是读书写作,著书立论;他想要在书海中,乐而忘忧,以此终老。

然而,他置身北宋这积弱不振、文化却十分发达的时代,始终无法独善其身;他不仅求以文名世,更慨然有救世之抱负。

纵观苏辙一生,有长达四十余年之仕宦生涯,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虽有两次政治灾难,然多能化险为夷,较其兄平顺;位居要职时,亦能克尽厥职,戮力政事。

他“手持文章柄,烂若北斗标”,有匡济天下的大志。正是这种情怀,标出了他不屈服、不妥协的人生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