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豐臣秀吉。

一、構想階段

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豐臣秀吉,曾經有一個大膽的構想,他設想通過朝鮮,直取大明,佔據印度,建立一個“大日本”。不過他的計劃在進行到第一步,進攻朝鮮時,被明軍無情澆滅。豐臣秀吉失敗了,可是他的構想就像一粒種子埋了下來。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影視劇中的豐臣秀吉

時間來到19世紀上半葉,此時尚未有“明治維新”,日本還是一個封閉落後的國家,但是他們並沒有停下構想的腳步。1823年,日本“尊王攘夷”派學者佐騰信淵在其《宇內混同秘策》中宣揚:

皇國征伐滿洲,得此地之早晚雖尚未可知,但終將為皇國所有,此乃必定無疑。

當時在日本國內,有許多學者鼓吹“統治宇內”的思想,這一思想派生於日本乃是“神國”的觀念,與豐臣秀吉的構想其實是一脈相承。佐騰信淵就是其中一員,而他的上述宣言,被認為是近代日本侵佔東北構想的起點。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宇內混同秘策》

二、早期實踐

如果說“明治維新”前,侵佔東北還只是停留在構想的話,那麼“明治維新”後,就進入謀劃實施階段了。

1867年,睦仁繼位天皇,經過1867年的“大政奉還”和1868年戊辰戰爭,德川幕府倒臺,明治新政府建立起來。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開始推行“武國方針,該方針以對外擴張的大陸政策的基本國策。2月8日,明治新政府發佈《外交佈告》,佈告稱:

大力充實兵備,使國威光耀海外萬國,以對答祖宗先帝之神靈。天下列藩以至士民,皆當奉戴斯旨。

至此,構想正式付諸行動。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大政奉還圖》

1872年9月,日本陸軍元帥、“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將外務省官員池上四郎派往中國東北,名義上宣稱進行地區地理和地方風俗的調研,實質上從事的卻是蒐集地貌、兵備等信息的間諜活動。這個池上四郎被稱為日本遣華間諜第一人

。池上四郎和他的兩位助理,以奉天(今瀋陽)為中心,走遍了東北各地,記錄下了東北的地形、風俗、交通、政治、兵備等各類信息。直到次年4月,他們才返回日本覆命,池上四郎返回日本後,馬上向西鄉隆盛提交了《滿洲視察覆命書》。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池上四郎

此後,日本以各種形式,向中國派出了多批次的間諜,依據這些遣華間諜的“努力工作”,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彙編出《

鄰邦兵備略》和《支那地誌》。

1887年,日軍參謀本部的小川又次再次前往中國考察,回國後,他向參謀本部提交了《征討清國策案》,在這個報告中,他提出了分裂清朝的方案:

將東三省及內興安嶺以東,長城以北之地,分與清國,使滿洲獨立。

甚至具體的戰術,也有計劃:

旅順半島,渤海之門戶,乃控制清國北部、與我對馬(海峽)相對,便於壓制朝鮮之地。特別是擁有大連灣及旅順口兩個良港,最適宜船舶停靠,故而必須先行佔領之。

《征討清國策案》的出籠,標誌著日本正式形成了侵佔東北的戰略計劃。而這一方案,成為日本日後行動的指導計劃。1895甲午海戰後,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日軍要求割佔的就是遼東半島,不過由於俄、德、法出於自身利益,出面阻止,遼東幸而未丟。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

”,建立“偽滿洲國”,其藍本就是依據《征討清國策案》。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支那地誌》

三、加速實施

1900年,以“義和團運動”為導火索,清軍與西方聯軍爆發戰爭,這時,日本嗅到機會,認為這是“

將來掌握東亞霸權的緒端”,於是主動要求承擔聯軍的部分出兵任務。1901年,清廷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清廷被迫向列強賠款4.5億兩白銀,這筆鉅款分39年付清,加上利息總計約10億兩白銀。其中,日本分到3470多萬兩。當然,賠款只是日本獲利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日本藉此獲得了駐屯軍隊的特權。

其實,駐軍是預謀已久的。在《辛丑條約》簽訂前四個月,日本政府就以“護僑”、“護路”為藉口,宣佈成立“清國駐屯軍”,司令部設於天津海光寺,大島久直中將被任命為第一任司令。兵力部署在北京、天津、秦皇島、山海關等要害地帶。1912年,這支駐屯軍改名“中國駐屯軍”,它在中國一待就是40多年,“盧溝橋事變”就是這支部隊製造的。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清國駐屯軍

1904年,為了爭奪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日俄爆發戰爭。

1905年9月,日本戰勝俄國。

11月2日,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來北京與清廷談判。日方態度極為強硬,對於中方袁世凱提出的“請予協商”的建議,日方表示:今日之談判,除了希望貴國同意之外,沒有其他辦法。最終清廷被迫與日本簽訂了《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的主要內容有:

 一、清政府承認日俄《朴茨茅斯條約》中,俄國轉讓給日本的各項權利,包括:旅順口、大連灣及其附近領土領水在內的租界權;長春至旅順口的鐵路;俄國在東北經營的煤礦等等。
二、設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許日本在鴨綠江右岸地方採伐林木。
三、日本可以繼續經營戰時擅自鋪設的安(東)奉(天)軍用鐵路至1923年,屆滿估價賣給中國。
四、日本在營口、安東、奉天劃定租界。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山縣有朋

1909年,在日本享有特殊地位的元老山縣有朋提出《第二次對清政策》,明確提出,必須為遼東半島“永遠歸於帝國之領土,建立確乎不拔的基礎”。在報告中他還進一步提出:

我國經營滿洲,不可不至急實施,絕不容交涉往復,消磨時日,以待租界期滿。當自今日起,做好各種準備,胸有成竹。

日本擔心租界期滿,一直在謀劃將“滿洲永遠歸為帝國之領土”。

1915年1月18日,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國家無暇東顧之機,由駐華公使日置益向北洋政府提交了“二十一條要求”,其紙張特別印上了槍炮水印,以威脅恐嚇,逼迫北洋政府屈服。“二十一條”不僅暴露出日本在中國更大的野心,也暴露出日本希望更進一步將滿洲據為己有的企圖。在“二十一條”中,有關東北的部分條款如下:

一、將旅順、大連租借期限並南滿洲及安奉兩鐵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為期。
二、日本國臣民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為蓋造商工業應用之房廠,或為耕作,可得其需要土地之租借權或所有權。
三、中方允諾,如中方在南滿洲聘用政治、財政、軍事各顧問教習,必須先向日本國政府商議。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皇姑屯事變

四、付諸軍事

1927年4月,田中義一成為日本首相,他向奉系軍閥張作霖索要鐵路權,逼迫張作霖解決所謂的“滿蒙懸案”,並要求張滿足日方築路、開礦、設廠、租地、移民等諸多要求,可是張作霖出於民族意識,沒有滿足日方的要求。1928年6月4日,日本關東軍在

皇姑屯策劃炸死了張作霖。

同年8月9日,田中義一派遣外相內田康哉赴巴黎簽署《非戰條約》,田中在交給內田《對支那政策要旨》中稱:

日方根據歷來維持東三省治安之方針,將有不惜犧牲之決心。鑑於東三省在歷史、政治和經濟上與帝國具有特殊關係,所以維持該地區治安,維護我國特殊利益,乃是我國最為深刻和迫切的要求…

從田中的表態不難看出,日方已經做好了不惜開戰的準備。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王正廷

1931年4月1日,南京政府外交部長王正廷,約見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王正廷正告重光葵,中國將逐步廢除或修改與日本的不平等條約,重光葵趕緊將情況報告給了日本政府,日本政府立即通報給關東軍、海陸軍司令部。並授意蓄謀已久的關東軍加緊制定作戰計劃。

同年6月,日本陸軍制定了《滿蒙問題解決方案大綱》,《大綱》指示:

陸軍省軍務局和參謀本部情報部,要與外務省保持密切聯繫,萬一出現必要軍事行動時,使各國諒解日本的決心,要事先提出周到的不使之無理反對和壓迫的工作方案。在得到上司決定後,順利實施。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滿蒙問題處理案》

這個《大綱》的出臺,表明兩點:一方面,日軍加緊制定軍事行動方案,準備武力解決。與此同時,還在進行輿論戰的準備,確保開戰後,不受到列強阻攔。

此後,日軍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準備行動。

首先是人員調動。1931年7月,長期從事情報活動的“中國通”本莊繁中將被任命為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上任後,馬上命令關東軍參謀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土肥原賢二等人制定侵佔東北的作戰計劃。

“九一八事變”:一場謀劃百年的陽謀,日本都做了哪些準備?

九一八事變

接著是巡視部隊、部隊調動、軍事演習。

9月1日,本莊繁要求關東軍進入緊急戰備狀態。

9月2日開始,關東軍開始在東北各地進行軍事演習。

9月7日,本莊繁開始密集巡視大石橋、鞍山、瀋陽、鐵嶺、遼陽等地的關東軍。

9月14日開始,關東軍在北大營附近進行實戰演習,演習部隊甚至一度貼近北大營外牆掃射。

9月18日晚上10點,關東軍在奉天北部柳條湖炸燬鐵路軌道,嫁禍給中國駐軍,並以此為藉口,炮轟中國駐軍。蓄謀已久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不久之後,日軍佔領中國東北。

至此,日本謀劃百年之久的侵佔東北計劃得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