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要跟风进行资产配置吗,可是这几类基础资产你了解吗?


你也要跟风进行资产配置吗,可是这几类基础资产你了解吗?

资产配置,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资产配置现在真的很热,各大银行、保险、证券公司都在争先恐后的开展这个业务,客户们也开始跟风上车了。可是你真的了解资产配置吗?

什么是资产配置?

所谓资产配置,是以基础资产的历史表现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为基础,决定不同基础资产在投资组合当中所占的比重,消除投资者对收益所承担的不必要的额外风险。资产配置不是金融产品的简单拼凑,二是通过匹配低相关关系的资产,消除不必要的额外风险,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报平衡,让投资组合实现2>1+1的高性价比。

资产配置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报平衡。说白了,就是性价比很高。通过资产配置,把不同风险、不同收益、不同相关性的资产放在一起,就有可能优化整个资产组合的相关关系,消除不必要的额外风险,改善它的风险—回报平衡。都说投资不能篮子里不能全放鸡蛋,但篮子里都放什么是资产配置的目标。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把资金分别投入房地产和股权,就有可能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候不至于完全被套住。

资产配置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寻求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实现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风险,并合理地弥补无法通过多元化所化解的波动。也就是说,资产配置是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收益;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总的风险。

四类基础资产

基础资产大体分四大类,分别是货币、债权、股权和商品。

一是货币。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钱,是能拿在手上的纸币、硬币,存在银行里的活期或定期存款。货币能够交易,于是诞生了货币市场产品。比如各大银行及时存取、T+0赎回到账的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公司的货币性基金,互联网流动性很好的各种宝,如余额宝等。

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尺度,是用于交换的价值媒介,是流动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货币的流动性非常好,波动性和收益性一般较低。

二是债权,可以理解为因为借贷关系产生的资产。我们常说的固定收益产品里,很多都是以债权为主要基础资产组成的。比如银行的债券型理财产品、保险公司的分红险、公募基金公司的债权基金、信托公司的信托、私募基金公司的非标债权等。

债权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其实就是借款方不还钱的风险。根据出借对象的不同,常见的债权有政府债、企业债和个人债。

债权类产品往往呈现“本金+利息”的结构。首先要考虑,从投资的那一瞬间开始,你的本金和利息能否按时返还。债权的流动性低于货币;波动性和收益性普遍高于货币,但低于股权。

三是股权。它是和持有股票比例相对应的资产。二级市场,也就是流通市场,是公开发行的股票进行交易的地方。通过股票交易,产生了很多有机构投资者主导的金融产品,比如公募基金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或者私募基金公司的阳光私募。

和二级市场对应的是一级市场,也叫发行市场,是非公开发行的股权市场。过去,一级市场主要是由机构投资者参与的,这些金融产品主要是由私募基金公司发售的不同阶段的股权投资基金构成,投资期限从一两年到十几年不等。

股权资产的流动性差异较大,与它的风险性相对应,股权资产的收益性往往更突出。

最后一个是商品,即实物类投资。大家比较常见的、比较多的就是大家都比较钟爱的房地产,其他还有黄金、各种收藏品等。另外,还有大宗商品,包括白金、白银等贵金属,铜、铝等基础金属,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玉米、小麦、咖啡、猪肉等农产品。

实物的投资范围非常广,且不同实物之间,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都差别很大。

上述四大类基础资产,是各类金融产品背后最主要的基础投资标的。在做资产配置的时候,你要挑选的不是金融产品,而是首先要明确产品背后对应的基础资产。

总体上来说,货币往往和股权的相关性较低,甚至为负,这两类资产就适合进行组合配置。在不同周期,债权和股权也可能呈低相关性。实物是一种多元化的、反周期性的资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