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趙普:採用“先南後北”的作戰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統大業

說起北宋名相趙普,除了非常著名的冒死向宋太祖推薦人才一事總是被人津津樂道以外,還有的就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故事了。在宋太祖為後周臣子之時輔佐在冊,登基之後被宋太祖重用,一路走上了宰相的位置。宋太宗繼承了自己哥哥宋太祖的皇位之後,趙普也受到了太宗的重用,兩次為相。

北宋名相趙普:採用“先南後北”的作戰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統大業

奪取政權最直接的就是“黃袍加身”。這次事變的主謀是趙匡胤,參與策劃並出面內外聯接者是趙普。面對孤兒寡母,趙普運籌帷幄,為趙匡胤策劃奪權計謀。960年,趙匡胤率禁軍剛到陳橋驛,軍中將士想要擁立趙匡胤為皇帝。趙普思量再三,觀察形勢,認為要策劃兵變需要謹慎安排,於是眾將就坐聽命。趙普給眾將分析了形勢,約定了紀律,在趙普的精心籌劃下,陳橋兵變得以順利成功。從引言上可以看出,趙普為趙氏王朝立下了首功。

在封建社會里,朝代的更替往往需要經過戰爭奪取政權。但是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新的政權,沒有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反而使社會得以穩定發展。

北宋名相趙普:採用“先南後北”的作戰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統大業

唐代末年,天下分崩,各個藩鎮擁兵自重,政權林立,出現了五代十國的亂世局面。到北宋建立時,北方的遼國,地處太原的北漢,南方有南唐、吳越、後蜀、南漢等割據政權。趙普在分析天下形勢後認為,北方的遼國實力太強大,一時不宜進攻,而南方的各個政權,實力則相對弱小,可以攻取。在這個分析之下,制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戰略。對此戰略決策,太祖皇帝、宰相趙普和其他大臣還進行了細緻的論證。從有關文獻記載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兩個根本性的原則:一是實力的原則,採取的是先易後難的策略,成功率大一些;二是經濟的原則,宋朝財力匱乏,而南方各政權經濟雄厚,如果統一了南方,則可大大充實國庫。

北宋名相趙普:採用“先南後北”的作戰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統大業

宋太祖認可了趙普“先南後北”的作戰策略,派將士固守北方和西北各州,以防禦遼國和北漢,解除後顧之憂;同時派遣主力軍向南方進攻,征戰數十年,終於統一了南方。此時的宋朝經濟、軍事實力增強,於979年揮師北上,滅掉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政權林立的局面。至此,宋完成了一統大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