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赵普:采用“先南后北”的作战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统大业

说起北宋名相赵普,除了非常著名的冒死向宋太祖推荐人才一事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以外,还有的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了。在宋太祖为后周臣子之时辅佐在册,登基之后被宋太祖重用,一路走上了宰相的位置。宋太宗继承了自己哥哥宋太祖的皇位之后,赵普也受到了太宗的重用,两次为相。

北宋名相赵普:采用“先南后北”的作战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统大业

夺取政权最直接的就是“黄袍加身”。这次事变的主谋是赵匡胤,参与策划并出面内外联接者是赵普。面对孤儿寡母,赵普运筹帷幄,为赵匡胤策划夺权计谋。960年,赵匡胤率禁军刚到陈桥驿,军中将士想要拥立赵匡胤为皇帝。赵普思量再三,观察形势,认为要策划兵变需要谨慎安排,于是众将就坐听命。赵普给众将分析了形势,约定了纪律,在赵普的精心筹划下,陈桥兵变得以顺利成功。从引言上可以看出,赵普为赵氏王朝立下了首功。

在封建社会里,朝代的更替往往需要经过战争夺取政权。但是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取代后周建立新的政权,没有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反而使社会得以稳定发展。

北宋名相赵普:采用“先南后北”的作战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统大业

唐代末年,天下分崩,各个藩镇拥兵自重,政权林立,出现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局面。到北宋建立时,北方的辽国,地处太原的北汉,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南汉等割据政权。赵普在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北方的辽国实力太强大,一时不宜进攻,而南方的各个政权,实力则相对弱小,可以攻取。在这个分析之下,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对此战略决策,太祖皇帝、宰相赵普和其他大臣还进行了细致的论证。从有关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两个根本性的原则:一是实力的原则,采取的是先易后难的策略,成功率大一些;二是经济的原则,宋朝财力匮乏,而南方各政权经济雄厚,如果统一了南方,则可大大充实国库。

北宋名相赵普:采用“先南后北”的作战策略,完成了北宋一统大业

宋太祖认可了赵普“先南后北”的作战策略,派将士固守北方和西北各州,以防御辽国和北汉,解除后顾之忧;同时派遣主力军向南方进攻,征战数十年,终于统一了南方。此时的宋朝经济、军事实力增强,于979年挥师北上,灭掉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政权林立的局面。至此,宋完成了一统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