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落驛館心不棄,一朝入朝秦王跪,秦相范雎高坐朝堂


范雎到了咸陽暫無生命之憂,卻得不到親王召見,每天被冷落在館驛中。人到了此番境地,有人會選擇苦等,希望自己的堅持能感動秦王,等秦王想到自己便獲得召見,然後憑藉辨才說服秦王,獲取秦王賞識,聽從自己主張,從此直入朝堂。有的卻不,苦等希望太渺茫,大好的時間絕對不能浪費在苦等之中,實現理想達到目的,等絕對不是好辦法。范雎屬於後者,他不會選擇等,或者等太久。

剛到秦國之時,王稽曾向秦王舉薦過,有位叫張祿的先生,是位難得的人才,他看出我們秦國當下存在的危險,希望能跟大王當面講清楚?


冷落驛館心不棄,一朝入朝秦王跪,秦相范雎高坐朝堂

秦國的國君是秦昭王,他認為張祿是危言聳聽,說客就是喜歡把事情誇大其詞,以便引起人們注意。當時秦國向南攻擊楚國,連佔數座城池,奪取大片土地,連楚國的懷王都在秦國囚禁,楚國毫無還手之力。在遙遠的東邊,秦國也能擊敗齊國,大名鼎鼎的齊湣王都不是對手。更別說離秦國近在咫尺的韓趙魏三國,只要秦國高興,隨時可以出擊攻打他們。現在的秦國是最強大的時刻,哪有會有危險。秦王根本不信范雎,把他丟在驛館中不聞不問。

當時的秦國的確非常強大,大權卻不在秦王手裡,而是在穰侯手裡,穰侯叫魏冉,是秦昭王母親弟弟,也就是秦昭王的舅舅。當初秦昭王能從趙國回到秦國繼承王位,虧的就是魏冉。在幫助秦昭王繼承國君之後,魏冉被封為穰侯,逐漸掌握了秦國大權。秦昭王還有兩個弟弟,加上穰侯一共三人,輪換執掌秦國軍隊。加上秦昭王母親的寵信,三人在秦國擁有大片封邑,他們三家的財寶比國君家裡都多。就算如此,穰侯魏冉依然不能滿足,他有一個計劃,就是帶領軍隊,從韓國與魏國借一條通道,去攻打齊國,將打下的齊國土地作為新的封邑。真應了那句話,人一旦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內心的慾望便會更加難以滿足,對穰侯而言,秦國的封邑已經不能滿足他的內心所需,而他也開始將自己的私人所求當成國家大事來處理,這絕不是個好的預兆。


冷落驛館心不棄,一朝入朝秦王跪,秦相范雎高坐朝堂


穰侯越過韓魏攻擊齊國的計劃被冷落在驛館中的范雎知道了,他似乎抓到了一根稻草,奮筆疾書,給秦昭王寫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是說,明智的君主處理政務,對立功的人進行賞賜,讓有能力的人做官,誰的功勞大獲取的俸祿就會多,獲得戰功的人能獲得更顯貴的爵位,只有這樣,有能力的人才才不至於被埋沒,如果大王覺得我有些能力,就讓我為秦國的發展貢獻我的這部分能力,如果覺得我是沒用的人,那麼把我留在秦國也沒什麼用的。

我還聽人說,擅長獲取財富的大夫,都是從諸侯那裡取得,擅長獲取財富的諸侯,都是從其他諸侯那裡得到,天下如果存在一位英明的君主,就不會有諸侯獨自富強。因為君主富強之後會將手裡的權柄進行分割。一個好的醫生,看到病人後就能知道這個病人能不能治好,明智的君主對待國家的政策,看過以後就知道能不能實行,如果對國家有利的就實行,如果對國家沒有利益就拋棄,如果對政策有利有害拿捏不定,就會做個小的實驗進行驗證。

范雎在信的最後說,我還有一些更深刻的話不知道該怎麼在信裡說,如果大王不因為我太愚笨,也不因為推薦我的人身份卑微,希望大王能賞賜一個見面訴說的機會,如果最後您還覺得我的話沒有意義,就算把我殺了,我也心甘情願。


冷落驛館心不棄,一朝入朝秦王跪,秦相范雎高坐朝堂


為了獲得寶貴的機會,范雎豁出去了,他知道如果不主動一點,是一點希望也不會有的。厚臉皮的上書果然引起秦昭王的興趣,派馬車把范雎接到王宮,秦王要親自會他,。

機不可失,范雎知道必須抓住這次機會,范雎等這一天太久了。

進王宮之後,范雎犯起糊塗,裝作不認路的樣子一頭走向內宮。

宮裡的宦官把他攔住,說大王來了,你不能進去。

范雎也知道秦王快來了,故意提高嗓門說,秦國有大王嘛,秦國不是隻有穰侯跟太后嘛?

宦官非常生氣,心說,這人找死嘛!

秦昭王聽到了范雎說的話,他一點沒生氣,向古往今來所有賢明的君主一樣,向范雎道歉說,本來想早見您早一點聽您的教誨的,但是出了其他的事情,處理完了趕緊來見您,希望您能原諒我的慢待,誠懇的教導我。

宦官沒了脾氣,大王這是怎麼了。

范雎那麼說的目的就是讓秦昭王生氣,結果他也感到意外,看來秦昭王還是有點度量,也有可能是范雎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中,說到了他的痛處,說的他沒理由發脾氣。

到了宮中,秦王將宮裡伺候的人趕了出去,宮殿中只剩下他與范雎之後,秦王突然跪在范雎面前,先生,您如何教導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