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哭窮,我就信了":"哭窮"教育是對孩子命運的詛咒

1

兒子去幼兒園的路上,新開了個小超市。

最近每當接他回家路過超市,他都要求進去買零食和小玩具。

有些需要控制的零食,每次都要和他爭論很久,才能軟硬兼施地讓他放棄,又費口舌,又影響母子和諧。

不過,大人的花招總是比孩子多的。

後來接放學,我就不帶錢和手機。

他要去超市,我站在外面為難地說:沒帶錢也沒帶手機,沒法買喔。

他雖然不開心,也只好作罷。

嚐到甜頭的我每天都這樣,連解釋也簡化為:沒錢。

這樣連續很多天,他就不提要求了。

我有點心虛,主動說,要不今天去超市買個好吃的。

兒子悶悶地說:我們家是不是沒錢了?

我吃了一驚,蹲下來誠懇地跟他說:抱歉啊,讓你誤解了。我們家的錢,讓你上學和吃零食是沒問題的,你完全不用擔心。讓你少吃零食,是怕會影響你的健康,懂了嗎。

他的神色明顯放鬆了,去給自己選了一盒餅乾。

回家的路上我有點後怕,繼續跟兒子聊錢的問題。

他還差兩個月到四歲,表達還很膚淺。但他確實是覺得我們突然變窮了,如果再要零食,家裡會更窮,所以就不要了。

孩子其實非常敏感,也非常懂事。

但聽了我的話,他就放心了。

你看,其實我真正的目的是,控制孩子的零食。

但我用偷懶的方式,敷衍"沒錢"。

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就變成:我們家窮,已經到吃不起零食的地步了。

2

我之所以對這個問題敏感,是因為家長的"哭窮"教育,對孩子成長所起的負面影響太大了。

我的一位大學同學曾講,他小時候,母親總是向他傳達"家裡沒錢"的信息,他一開口要喜歡的東西,他的母親就會不高興:家裡供你上學已經花費很大了,你能不能懂事一點,別要那些沒用的東西,讓大人少勞累一點?

除了吃飯穿衣等生活必需品外,他所想要的零食,玩具,興趣物,課外書,統統是"沒用的東西"。

慢慢的,他真的"懂事"了,只埋頭學習不提要求了。再想要的東西都忍著,幹羨慕別人。

他甚至一度覺得自己如果不節儉,家裡就要揭不開鍋了。

至於旅行,直到上大學,他也沒有離開過所在的城市。

長大了才知道,其實當時他父親有自己的車跑運輸,家裡遠沒有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並不需要靠零食省下幾毛錢,去買米下鍋。

他一直憤恨於,當他知道真相,而他的母親輕描淡寫地說"學會節儉不也挺好嗎"的時候,他已經與輕鬆快樂的童年失之交臂了。

很大部分成年人總覺得,用"哭窮"來引導孩子,能讓他們更懂事,更識節儉,更體諒父母的不易,更願意去為了改善境遇而努力。

偏偏沒有覺察到,即便家境真的窘迫,"窮"也是成年人自身該努力去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要推給孩子去包容。

更不會想到,"哭窮"壓力下的孩子,他們所感知的世界更狹隘,性格更敏感,更容易自卑,他們的生活,更難獲得輕鬆和幸福感。

這位大學同學,如今做著外企高管,拿的是高年薪。婚姻美滿,兒女雙全。在旁人眼裡,屬於完美人生了。

但在他內心,幼年沒有被填飽的空洞依然存在。

他人生價值的第一排序是追求財富累積,但又極其怕風險,只有穩定增長的數字能帶給他安全感。因此錯過了好幾次可以讓財富大增值的機會。

這個結果又反諷了他所追求的財富累積。這讓他非常痛苦。

在花錢上,他則有點極端。

他對自己很摳門。因為他一旦為自己花錢,就有一股揮之不去的負罪感

但是對孩子,他不想讓自己童年的窘迫再讓孩子體會,對孩子有求必應,充滿溺愛。

幸好他背後有一位從小獲得了充足的愛的妻子,知書達理,不卑不亢,能及時提醒他調整節奏。

陳銘曾在《奇葩說》裡講他一位朋友的事例。

這位朋友堅韌,細膩,善良,目標感非常強,有非常讓人欽佩的閃光品質。

但他有時候隱隱會有些自卑,以及無法隱藏的矜持而脆弱的自尊。

在朋友聊到他家庭的時候,大家看來是正常玩笑的尺度,他會突然生氣,翻臉。

後來學了心理學才知道"未完成的願望之魔咒"這個概念:童年時候未完成的願望,在未來人生路上,會極大影響一個人的價值排序和人生目標。

如果一個孩子童年最缺的是錢,他的人生之路,會把物質財務的累積,作為他所有價值排序中最重要的部分。

很多孩子成年後,把賺錢作為他人生最大的價值和意義載體。

其中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的父母篤信"哭窮"教育,沒有給他一個稍微充裕的童年。

這樣的孩子,無論長大後多成功,都很難體會生活的輕鬆感與幸福感。

3

一位讀者朋友小D在又一次失戀後,給我發了很長的私信,講述她的自卑。

她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了。她跟著媽媽過。

對十多年前的單親媽媽來說,大環境遠沒有現在的寬容。一個人維持家計的艱難,會讓她時常崩潰,對孩子哭訴生活的壓力。甚至說過"如果不是為了你,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的話。

她成長得小心翼翼,家庭的任何困難,她都會自動歸因於自己,覺得自己是媽媽的累贅,充滿了愧疚感。

即使是學習生活中正常的需求也不敢提,因為她深信自己得不到。

中學時候大家都有帶鎖的日記本,可以在裡面寫上少女的小心思。她特別想要一本。

小姨帶她去買,硬被媽媽阻止了,說家裡窮,何必要去浪費十多元,一元的本子也可以寫日記。

最後在媽媽做主下,給她買了一個上下翻面的,紙頁薄薄的那種工作記錄簿,一元錢。

她後來就習慣性地認為自己配不上好的東西,認為買廉價的才是美德。

到了戀愛中,極度缺愛的她,很容易被對方的關心感動,做出超乎正常的反應。覺得自己何德何能,不知不覺就會態度卑微,盡全力討好對方。

因為這種不對等的態度,感情很難走順遂。要麼對方對她越來越差,要麼被她的態度嚇退縮。剛分手的男友,也是因為覺得越來越虧欠她,壓力太大而不願再繼續。

工作中,她帶著不如人的自卑,哪怕很有把握的項目,自己也不敢開口爭取。同時又會陷入"是你們不懂賞識"的自負。

她很羨慕那些自信大方的同事,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能夠坦然表達,大膽爭取。但換作她,始終沒有勇氣走出這一步。命運於她,彷彿永遠沒有"主動"這個選項。

她內心的那個空洞,根源在於幼年,永遠得不到來自家人的認可與支持,內心的需求永遠未得到過滿足。

4

心理學裡有個名詞叫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它的意思是:

如果你對一些人賦予強烈的期待,這份期待就會奏效。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實驗是,對一所鄉村小學的學生進行了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測驗結束後,他交了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給校方,並叮囑他們要對名單保密,不要告訴學生。

其實測試只是幌子,名單是隨機開的,名單上的人佔了學生總數的20%。

奇妙的是,8個月後,只是通過老師的情緒、態度傳達,名單上的學生,成績普遍有了顯著的提高,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慾都變得更強了。

這個實驗證明,權威的期待,可以強有力地影響一個人。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原始、最重要的權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

很多家長錯誤地認為,滿足孩子的慾望,會寵壞他們,他們會進而提出更過分的要求。長此以往,會讓他們變得驕縱奢侈。

其實,正常的滿足與溺愛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這個區別在於父母的態度。

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只有得到基本滿足後,孩子才會順利成長到下一階段。

孩子其實很敏感,能夠從父母的言語、態度裡去獲取自己能得到的認可和支持度。如果從父母那裡得到了充足的愛,即使物質稍有欠缺,孩子的內心也是充盈的,對他一生的性格都有積極影響。

如果父母一味限制孩子的需求,暗含的意思是孩子不配得到。孩子真的就會陷入自卑。

作為父母,應該打開格局,生活再苦,也要給孩子希望。

對於孩子的要求,能滿足的儘量滿足,但要給孩子樹立正確金錢觀,讓孩子明白,家裡的錢是父母的,將來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才是他自己的。

更不要一邊滿足,一邊數落孩子"省吃儉用都是為了你",讓孩子揹負內疚感。

不能滿足的,也不該哭窮,而應該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暫時超出我們的預算,我們可以一起為了它攢錢。今後如果你努力,你還能擁有更好的。

不要嘴裡希望孩子出頭人地,有眼界有見識。又捨不得付出,要求節儉,限制了孩子的認知。

父母的態度與格局,隱喻著孩子的人生命運。

無論貧富,接納自我,教會孩子客觀看待處境,對生活充滿希望。

保持來自家庭的溫情與支持,給孩子長大後自信與勇氣的養分。

謹言慎行,育兒育己。

我是咖啡yin公園的菩桃。感謝讀到這裡的你。願天下老幼皆有依託。

長期讀書寫作者/心理學研修者/野保動保環保者。

信佛,喜肉,理性,歡實。做你的傾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