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哭窮」比貧窮更悲哀!

對於孩子來說,“哭窮”比貧窮更悲哀!

以前人常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現在這句話也只能停留在記憶中了~~

現在的父母認為,無論男孩女孩都要富養,自己輸了一代,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輸在起跑線上。只要是父母都是拼盡所有給孩子最好的。

但行為上是一方面,語言表達上又是另一方面,很多父母,一邊富養孩子,一邊又拼命跟孩子哭窮,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中國式窮人思維是什麼?

掙錢不容易,必須省,變態省,攢錢防身,變態攢。

有的父母為了孩子買了成百上千萬的學期放,但當孩子喜歡能買了200多塊錢的玩具的時候。

“不行!你知不知道爸爸掙錢多辛苦,就為了你能上好學校,我們每個月要交幾萬塊房貸。”

孩子挑食不吃飯。

“寶寶別挑食,這個銀鱈魚很貴的,媽媽都捨不得吃呢。”

對於孩子來說,“哭窮”比貧窮更悲哀!

孩子考試沒考好。

“我和你爸掙錢多不容易,你還這麼不爭氣,對得起我們每天累死累活嗎?”

“我們家沒錢”“爸媽每天累死累活”“這個我們買不起”……總是這樣向孩子哭窮,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懂得:父母不容易、不能浪費、要勤儉節約。

哭窮的背後湧現了一批中國式“窮”思維

哭窮的父母沒有意識到,他們會哭窮,是因為他們骨子裡有一種中國式窮人思維。

中國式窮思維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很多父母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哭窮,“我們家裡沒錢”“我們很窮”。他們以為,多跟孩子講講父母的不容易,孩子就會懂事,體恤父母,畢竟“窮人的父母早當家”嘛。

卻不知,恰恰相反,父母哭窮,在孩子看來,就是我們家真的很窮。不僅如此,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哭窮,而產生更負面的影響:

自卑、壓抑、沒安全感

每個女孩子都有一個公主,曾經我問過我們單位的一名女同胞,你的公主夢是不是穿美美的裙子,水晶鞋子啊!“不是,我小時候最想的是,家裡有錢的話,每天都能帶同學回家吃飯,不用每次跟爸媽一提,他們又要反對:‘天天請同學吃飯,不要花錢的嗎……’”

其實,請同學吃好吃壞,都很開心。讓人揪心的是,你的父母總是向你傳遞一個信息:我們窮得交不起朋友。

父母的每一聲哭窮都在告訴她:乖孩子不能提要求。久而久之,她有什麼需求,都本能地壓抑著。因為一提,又成了“不懂事”。

父母哭窮,孩子會覺得我們窮人做什麼都不配。

父母哭窮,孩子會覺得我不能向父母提要求的。

父母哭窮,孩子會覺得我不能成為父母的拖累

對於孩子來說,“哭窮”比貧窮更悲哀!

父母哭窮,孩子長大會怎樣?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像春天埋下一顆種子,是好是壞,要秋後算賬。父母哭窮,孩子小時候可能怕窮,長大以後,更可怕的是,十有八九逃不出心窮。

所謂心窮,即使自己有錢,還是習慣性認為自己配不上好東西。

真如心理學家李雪說的:“若父母沒有覺知,把匱乏感和愧疚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