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不可怕,就怕家長以此對孩子“哭窮”,你沒志氣別讓孩子也學你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存在這樣的問題“哭窮”,因為家境不好,家長為了讓孩子瞭解到家裡的困難,就跟孩子哭窮,

本意想要激勵孩子,但實則是傷害孩子。

媽媽,我不想上學了!

小編有一個鄰居叫晶晶,晶晶家裡的條件並不是很好,但是晶晶卻有一個乖巧懂事的兒子,兒子平時非常體諒晶晶知道自己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所以也不去亂花錢

在學校時,兒子看到了其他小朋友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兒子也不會向晶晶要,但是晶晶卻總喜歡跟孩子哭窮,天天說孩子上學學費太高,自己太累,都要養不起了。

晶晶是想以此讓孩子漲漲志氣,以後出人頭地,改變現狀,但是兒子內心卻覺得自己連累了父母,甚至總是逃學,想要學校開出自己,這樣就不用給父母增添煩惱

窮不可怕,就怕家長以此對孩子“哭窮”,你沒志氣別讓孩子也學你

後來晶晶知道兒子逃學,問兒子為什麼,兒子說出不想念了,不想再讓媽媽這麼累,這讓晶晶很是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會為了讓孩子漲漲志氣,從而會向孩子哭窮,但是往往哭窮帶來的後果就是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從而會放棄自我,那麼家長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長志氣?

“哭窮”得家長普遍存在那些心理?

1. 讓孩子改變現狀

現在有很多的家長和孩子說,家裡很窮,他們的想法就是希望孩子可以改變現狀,讓孩子為家裡努力分擔生活的困難。

希望孩子可以努力的為家裡分擔憂愁,但是很有可能是產生反作用孩子會考慮到家庭的困難而放棄自己的開銷。

比如說休學等等,這樣就是起到了反作用一些家長的這種想法反而是害了孩子讓孩子無心學習無心工作可能他們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可以更加的努力,但是卻沒有想到起了反作用,家長們的這種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不過是適可而止,否則會使孩子產生巨大的壓力。

窮不可怕,就怕家長以此對孩子“哭窮”,你沒志氣別讓孩子也學你

2. 希望孩子節省開銷

家長和孩子哭窮主要是希望孩子可以節省開銷,不要浪費錢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而不是希望孩子能夠一蹶不振放棄努力,這樣就是起到了反作用家長希望的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孩子可以節約花錢不亂花錢好好學習。

而有的孩子就會產生深深的誤會,會覺得家長希望孩子不花錢,會覺得家長嫌棄孩子花錢花得多。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他會產生深深的壓力,導致一些心理陰影的出現,這樣就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哭窮的方法也是會變成失敗的教育方法。

3. 增加孩子的動力

有一些家長會覺得哭窮可以增加孩子的動力,會讓他們產生一些為家庭努力的想法,但殊不知總是這樣說孩子不但不會增加動力,還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而且更容易與其他的孩子互相攀比。

所以這就告訴了廣大的家長,一定不要和孩子哭窮,這會讓孩子產生深深的心理陰影會讓孩子覺得很自卑,而不會產生家長們所希望的動力,想讓孩子努力的方式有很多並不是一定要哭窮,才能夠達到目的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教育,要用正確的方法。

過分的“哭窮”,會給孩子造成那些負面影響?

1. 放棄自我

過分的哭窮會給孩子造成一些負面影響,比如說放棄自我,因為孩子經常會聽到關於家庭條件不好的話,他們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他們更會產生一種自卑的想法,一定不會產生像家長所期望的那種努力的動力,因為這是教育不當的做法。

這樣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自卑感,他們慢慢地會和別人產生攀比的心理久而久之

,他們越來越自卑,就會放棄自我。

在他們的腦海中會產生強大的落差感他們會想別人家的孩子都能夠這麼優秀,而自己家都不能做到,他們慢慢地就會自我放棄,他們會想無論怎樣努力都不能達到別人家的條件

所以久而久之他們也就不想再努力了,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讓孩子產生強烈的自卑感,這樣會起到反作用

窮不可怕,就怕家長以此對孩子“哭窮”,你沒志氣別讓孩子也學你

2. 性格內向

家長總是讓孩子知道家裡有多窮,慢慢地孩子就會性格內向那麼內向,導致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孩子經常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

他們會很害怕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會害怕看到別人家條件好而自己卻做不到,可能剛開始會產生一些動力,想要改變這些現狀,但是聽得久了他們就會覺得世界有多麼不公平,他們就會想不與任何人交流。

因為他們產生了很強烈的自卑感,他們與別人說話的時候都很不自信,他不能很自信地與別人交流,不能夠做到像別人小朋友一樣自然,因為他們的內心已經受到了創傷

所以說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一定要注意方法,稍不注意就會讓孩子產生負面的影響,導致他的未來都不美好影響他的一生。

3. 反感家庭

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會使孩子很反感自己的家庭,因為總是說,自己家庭有多麼多麼條件不好,會讓孩子在學校中形成強烈的對比,他們會很自卑,在學生面前抬不起頭來。

久而久之,他們會產生攀比的心理,他們就會想別人家的條件是我們努力好久都達不到我的標準,他們會產生一種反感的心裡,會很討厭聽到這樣的話

所以說,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千萬要把握分寸,如果不好好把握分寸的話,一定會導致孩子內心受到很大的創傷,從而不能夠正常的交流也不能夠促進家庭的和睦

如果演變成這樣的話將會是很不好的影響,也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想要孩子長志氣,家長該怎樣正確引導?

1. 說出你對孩子的期望

家長們要想正確的引導孩子長志氣,首先就要嘗試著說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而不是用極端的方式去激勵孩子,如果總是用極端的方式去激勵孩子,比如說:總是告訴孩子家裡窮,所以上學不容易,或者讓孩子努力學習,長大要報答自己。

其實這樣真的是違背了激勵孩子的初衷,因為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長志氣,反而會讓孩子更加的自卑,變得在學校開始羨慕其他的朋友,他們會在心底裡覺得自己不如那些人

所以做什麼事情也不敢上前一步,這樣就會導致他們長大後也會變得畏手畏腳,所以家長們要想真正的激勵孩子們長志氣,一定直接的告訴孩子自己對他們的期望,而不是不正確的方法去激勵他們。

窮不可怕,就怕家長以此對孩子“哭窮”,你沒志氣別讓孩子也學你

2. 多讓孩子看些勵志故事

其實要想引導孩子們長志氣,也可以讓孩子們多看一些勵志的故事。因為孩子們在小的時候對於道理還是很懵懂的,如果一味的給小孩子們講道理,他們可能會不願意聽,甚至會更加的叛逆。

但是如果不讓孩子們平時看一些勵志的故事,從那些勵志的故事中自己悟出道理,他們就會打心眼兒裡接受這些道理,並且也會讓自己不斷地向這些勵志的人物中學習

比如說孩子們看了著名的作家張海迪的故事,他們就可能會從其中學到張海迪即使身患殘疾,但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所以從這個故事中學到的遠遠比那些枯燥的道理來講更紮實更實用

3. 更多的鼓勵

其實,在學習中錢讓孩子變得更努力變得更優秀,只是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就可以了,孩子聽到鼓勵會比聽到家長在哭窮更有動力,

因為哭窮會使孩子特別的不耐煩

他們沒有耐心去聽這些東西,讓孩子變得優秀最重要的,就是在學習和生活中,鼓勵他們是他們有進步的動力,這樣才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式

窮不可怕,就怕家長以此對孩子“哭窮”,你沒志氣別讓孩子也學你

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們可能會產生一些力不從心的想法

,他們也是沒有經驗的,有時會做一些起到反作用的事情。

哭窮其實並不能夠使孩子產生一些想要改變家庭條件的動力,反而會使孩子自卑不自信,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來會產生與別人交流的障礙等等,這些都是家長們哭窮導致的後果,不僅不會使孩子產生學習的動力,還不會促進家庭和睦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家長們,如果希望孩子可以努力學習,其實不是一定非要哭窮才能夠達到目的的,可以有很多種方式,能夠使孩子變得努力變得優秀,這是要靠自己去發掘,家長們千萬不要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這樣讓孩子內心產生創傷,這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