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良好衛生習慣成自覺

今年4月,是第32個愛國衛生月。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這個衛生月註定要有新內涵、新使命、新擔當。看一看中央九部委發出的通知和倡議書,便略知一二。

今年愛國衛生月的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把衛生月活動作為當前防疫工作的一部分,彰顯了活動的重要性和針對性。良好的衛生環境和科學的衛生習慣,可以阻斷病毒傳播。九部委倡議公眾“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這些做法,多數都是抗疫期間的標準動作。持續開展的愛國衛生運動,最有可能把特殊時期的科學做法變成日常生活的良好習慣。當然,關鍵還在於公眾對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意識自醒、行為自律、習慣自覺。

與前幾年相比,今年愛國衛生月聯署發文的中央部委較多,分別是:全國愛衛辦、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婦聯。其中,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的加入,顯示了愛國衛生運動涵蓋範圍更廣、質量標準提升。尤其是中央文明辦的加入,可以理解為,愛國衛生運動已由環境清理、全民健身擴大到精神文明建設層面,倡議書的第一條就是“愛國愛家,守望相助。”多部門安排、多角度發力、多形式參與,可以相信,這個愛國衛生月能在多方面取得成效。我們哈密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愛國衛生運動的大規模開展,有助於豐富創建內容、提升創建質量、加快創建進程。

今年愛國衛生月把摒棄飲食陋習列為重要內容。九部委發出“向不衛生不文明的飲食陋習宣戰”的動員令,倡議書中提出,“摒棄陋習,預防疾病。”“強化生態文明意識,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推廣分餐公筷,拒食野生動物。”把合餐制與食用野生動物一樣列為飲食陋習,動員國人摒棄,無疑引人注目。文獻記載,隋唐以前,中國曾普遍實行分餐制。影視劇中,大臣會餐,一人一桌,是有歷史依據的。推廣分餐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是對傳統餐飲文化的“去粗存精”。

愛國衛生運動與阻擊新冠肺炎疫情一樣,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奉獻者、人人都是受益者。哈密4月正芳菲,我們每個人都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吧——為了愛國衛生月,也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