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望聞問切論

中醫治病講求辨證,而辨證須由望、聞、問、切得出結果。此四事缺一不可。

望:即是看形色

聞:聽聲音

問:訪病者的病情

切:診聽六脈

中醫能者都以望與問最為重要。

我們先說聞與切在整個過程中的作用,最後給大家總結望與問的重要性。

聞主要是聽一下患者聲音的高低,用以定證的虛實,聽病人嗽聲是沉悶或爽脆,定其證之升降。至於其它就很難靠聽去斷定了。

切脈實則只是用脈的浮沉定證的表裡,遲或數定病的寒熱,強或弱去定虛或實。而在診脈時往往會因各種因素影響(病人心理緊張、坐候過久、勞頓而至等等),使脈時大時小,忽浮忽沉,試問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華佗再世扁鵲復生亦難斷其病。

而望與問則對診症客觀很多

問者即是對患者細問其病情之情由(如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其間去過什麼地方?做過何事?吃過何物等),可知病的來歷,再問其近來的狀況(咳嗽是否有?流什麼鼻涕?是否感覺口渴?有沒有出汗?等),就可知病情的深或淺。

而望者是指望病人相關部位之色,望病人唇舌之色,望其大小便之色,有能耐的中醫望過這些之後結合關於病人的病情回答,心中對於是何病該何治都已知八九成了。

所以真正的中醫必須遵循這四診之法,望問診其病聞切斷其症,慮實相形、寒熱相形、表裡相形,謹慎施術用藥方能治病救人。單憑一樣斷症不是庸醫便是騙子,都是視人命如草芥之人,不能信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