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刚进入社会的职场人,身上难免带点学生气,这并不稀奇,但是,有些人,就算是深入职场几年了,却还是带着学生思维看问题。

殊不知,职场不是学校,这两种环境,遵循的是不同的逻辑。这样一来,他们身上的那些学生思维只会让自己的职场之路更难走。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什么是“学生思维”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简单来说,就是为工作而工作,不关心结果和效果,没有认识到解决问题重要性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俗称应付差事。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不少写文案、策划书或者设计的职场人士会有过这样的疑问,觉得自己写的文章、策划案和设计图很有水平,没什么问题不需要修改,但是老板和领导甚至用户却不买单,于是就会认为是他们不懂,不是自己的错。

这样的想法在职场上是非常错误的,毕竟企业是商业盈利机构,如果你做的事情和工作得不到老板和用户的认可,那就失去了意义,职场不是做学术研究也不是做艺术,讲究的不是对和错,好与坏也是相对的,而最根本的就是,有没有迎合到用户需求,市场的需求,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商业常识。

除此之外,不少刚步入职场的新人,甚至是工作了好几年的职场人士,可能都还存在着这样的思维方式,由于习惯了学生时代等待老师发布任务,催促我们赶进度的工作方式,导致了即便进入社会工作,也还没摆脱这种影响。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哪些是“学生思维”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1

认为同事有义务教你: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当被领导批评的时候,很多职场人表面应答着,实际上心里想的是:“没人教过我,我当然不会做了”。

这是典型的学生思维了,总是认为别人有义务教自己。对这类人来说,他们还没理清公司和学校的差别。学校是我们付钱给老师,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而在公司,领导们支付员工工资,要的就是他们的能力,来达成公司的总体目标。学校和公司,一个是输入,一个是输出。

所以,公司的其他同事,甚至领导,都没有义务主动教我们新的知识。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在职场生活中慢慢摸索,靠自己,是职场人的必修课。

2

看问题只看表面:

在学生时代,重要的问题很清楚明了,那就是考试,只要通过考试,剩下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而进入社会之后,生活不仅仅只有考试,升职和加薪都包含了更多的东西,不仅仅只是技能点点满就能够成功的。而仍旧带有学生思维的职场人,只能够看到表面现象,就很容易努力错方向,只是一味地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而忽略了人际关系、资源、口才等一系列的职场升职因素。

结果,只能白白地看着那些“比自己差”的同事更早地升职,而自己再怎么努力,还是原地踏步。因为你只看到了表面的问题,所以,你的解题步骤都是错误的,努力的方向出了问题,那结果自然不会太好了。

3

坐等他人验收成果:

在学校里,把作业做好之后,上交过去,就可以了。但是,在企业里,不会主动表现自己的人是注定没有出头之日的。

在任何一家企业里,领导都是忙碌的,他管理的员工不止一个,所以他没空去对每个人关注有加。所以,即使你的能力再优秀,要想出众,也需要主动地去和领导沟通,适当地向其展现自己的工作成果,必要的时候,毛遂自荐一下,也不为错。

但是,那些坐等他人检收成果的人,因为只会等待,于是,常常会被他人抢占先机。

4

不好意思谈工资:

在面试中,谈工资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明明谈好的工作,因为羞于谈起工资,企业觉得可以给你压压价,于是让自己吃了亏。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工资没有明确的概念,被“压价”也是正常情况。但这种情况,只要在面试前调查一下行业基本情况,再结合自身的期待值,就能得到一个大概的基本情况了。而与企业hr对话,也千万不能漏了怯,事先多练习一下,模拟一下场景对话,就能极大程度地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了。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如何摆脱“学生思维”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如何摆脱这种学生思维的工作方式,成为斯黛拉这样的职场精英呢,总结了几点建议:

刚刚毕业,如何摆脱“学生思维”,做一个斯黛拉一样的职场人?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立场。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站在老板和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是站在“作品好不好看”、“我做起来麻不麻烦”的角度,而是“我能不能帮助对方解决问题”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为老板和领导排忧解难,做一个能解决问题,做实事的人。

其次,不要让你的岗位职责限制你的发展。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领导给我们的任务都是命题式的,给出了大概的方向,我们负责具体的执行,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发挥的空间,而是要超越岗位职责本身去工作,尽可能去完成你能想到的事情,将工作任务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最后,时刻瞄准工作目标做事。工作是为了能有效果、产生效益,而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在职场上,没有效果的劳动不值一提,再勤奋努力的工作,没有产生价值就毫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