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編】蕪湖師出安徽教師招聘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範文:五年級《做一塊卵石》

教師招聘小學科學教學設計:五年級《做一塊卵石》

一、教科書說明:

本課通過做卵石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感知一塊稜角分明的大石塊變小、變圓的過程,從而推想大自然中的風化、搬運、磨圓等地質現象。本課探究活動中,主要讓學生根據實踐經驗對不易觀察到卵石形成現象進行推想,重點培養學生的推理和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教科書中以各種各樣的卵石作為背景,展現了課堂探究的主題。利用文字提示了課堂探究需要的典型材料,酒精燈、有蓋的大口玻璃瓶、頁岩、碎磚塊等,為本課進行風化作用的模擬實驗和卵石磨圓過程的模擬實驗作好材料上的準備。選擇頁岩來進行模擬氣溫對岩石的破壞作用的實驗,是因為頁岩質地較軟,實驗效果好。如果找不到頁岩,用其他薄片狀的岩石,例如風化的花崗岩,也是可以的。用在卵石磨圓模擬實驗中的碎磚塊,應儘量選用些稜角明顯的,便於實驗前後的對比。另外,教科書還提示學生蒐集一些有關卵石形成的資料,目的是豐富學生知識,為課堂探究作充分的準備。

活動過程:

包括三個活動。

活動一:欣賞美麗的卵石。

教科書提供了四幅美麗的卵石圖片,展現了各種各樣的卵石。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卵石存在較大的區別,如:卵石的大小不同,有的大如鵝卵,有的小如豆粒;卵石的圓度也不相同,渾圓狀、橢圓狀、長橢圓狀都有,其中以橢圓狀的居多;卵石的色彩也不同,紅、黃、灰、黑、白、黑白相間、紅黃輝映等,色彩紛呈,應有盡有,美不勝收。同時也引導學生髮現卵石具有相同點:形狀都近似圓形,表面光滑,為下一步學生猜想卵石的成因,提供依據。在各種卵石圖片中間,一卡通的語言“嗨,我的名字叫卵石。”顯得趣味橫生,更貼近學生,增加了親切感,便於激發學生探究的樂趣。

此環節設計的目的,不僅能使學生感知到卵石的多種多樣,也通過欣賞卵石活動,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使學生受到良好的審美教育。

活動二:做一塊卵石。

教科書展示了一幅學生做“卵石”的活動場景圖。圖中展現了做卵石需要的一些材料:石頭、磚塊、錘子、瓶子、水等。主要顯示了學生做卵石可能要經歷的幾個過程:將石塊或磚塊敲碎;在地上磨或兩塊石頭互相摩擦,去掉石頭的稜角;把一些稜角明顯的碎磚塊、水一起放在一個大的廣口瓶裡,蓋上瓶蓋,使勁搖晃,進行磨圓作用,這些碎磚塊由於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稜角消失了,變成了表面光滑的近似球形的“卵石”了。教科書所提示的方法僅是一些活動指向,將石頭變圓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實際活動中學生可能會選取其他方法,教科書為學生的活動提供了開放性的思維空間。

本環節設計的目的,是通過讓學生做一塊卵石的活動,讓學生感知、體驗石頭變圓要經過的一些過程,為推想大自然中卵石的形成原因作鋪墊。教科書中沒有進行文字性的方法說明,這也充分體現了教科書空間大的特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活動三: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

本活動包括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教科書中展現了一幅大自然中卵石形成的卡通圖。高山上,岩石搖搖欲墜,樹根深深扎入岩石縫隙中,將岩石撐裂,遠處的高山上還有厚厚的積雪。這些充分顯示了大自然中的風化作用對岩石造成的破壞;山腳下,堆積著大大小小稜角分明的石塊,暗示是從高山上滾落下來的,有些隨著高山上的流水被衝入河道中,也暗示了河水對岩石的搬運作用以及在搬運過程中的磨圓作用;河岸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卵石,顯示石塊受到長期的水流衝擊以及互相碰撞、摩擦等逐漸變成了光滑、圓溜的卵石;河的下游岸邊,有一些砂子,也提示學生想到,卵石經過大自然中的風化作用、搬運作用、磨圓作用,會變成細砂。

此活動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想象大自然中的卵石存在環境,將做卵石用到的方法與大自然的力量進行類比,推想卵石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二個環節:教科書展現了兩個卡通人物的對話內容。一個說“溫度會對岩石造成破壞嗎?” 溫差變化對岩石的破壞作用是指晝夜、季節的溫差會使岩石的表面與內部脹縮不均,日子久了,岩石會產生裂縫。另一個說“做個模擬實驗吧!”以此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教科書中配了兩幅圖,一幅是學生進行溫度對岩石破壞作用的模擬實驗。學生正在用酒精燈給岩石加熱,實驗桌上還有一個燒杯。實驗做法為:用鑷子夾一小塊頁岩,先放到酒精燈上加熱,再放到冷水中,反覆幾次,就會發現頁岩出現裂縫或破裂的現象。酒精燈代表大自然中太陽光的熱,涼水代表大自然中溫度變冷,頁出現裂縫或破裂表示大自然中的岩石在溫度影響下所出現的變化;另一幅是高山上的岩石受到暴雨的襲擊,雨水對岩石的破壞作用。是指巖縫中的水在冬季結冰時,會使巖縫增大或使岩石裂開。實驗及圖示皆說明:大自然中的岩石在季節變化或晝夜變化中,風化作用使岩石形成碎塊,造成了對岩石的破壞。

本活動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模擬實驗,用事實證明風化作用對岩石的破壞作用,使學生體會到證據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力能力、實驗能力以及類比推理能力。

第三個環節:教科書利用資料卡說明 “溫度、水、植物等對岩石的破壞叫做風化。”明確了風化的含義,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

第四個環節:教科書利用卡通人物的語言“說說卵石是怎麼形成的?”並配上空白格,引導學生對卵石的形成進行概述。通過以上的推想、實驗、分析、討論,使學生認識到:高山上的岩石由於風化作用崩落下來,在河水的搬運過程中,受到水的沖刷和相互摩擦、碰撞,逐漸失去稜角而形成了卵石,這是本課知識方面的重點。

拓展活動:

教科書中展現了一個問題“海邊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並配一幅山東有名的旅遊聖地――“長島月亮彎的卵石灘”圖片。目的是啟發學生根據河灘上卵石的成因,推想海灘上的卵石是怎樣形成的,培養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解決問題的能力。海灘上的卵石與河灘上的卵石成因基本上是相同的。海岸邊的岩石經過長期的風化和海浪拍擊,破碎崩塌,被海水搬運到海灘,它們在海灘上長期受到海水沖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二、教學目標:

1.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能用簡單器材進行風化作用的模擬實驗。

2.喜歡大膽想象;願意合作與交流;能從欣賞卵石中獲得美的體驗。

3.瞭解卵石的形成原因。

三、教學建議:

活動準備:

在準備的材料中,建議按照活動準備中的要求進行課前準備。如果沒有頁岩,也可用其他質地較軟的岩石代替。為了讓學生產生對卵石研究的興趣,可讓學生將卵石帶到課堂上進行欣賞,教師也可選擇一些精美的卵石或卵石圖片,以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讓學生從欣賞卵石中獲得美的享受。為了讓學生體驗卵石的形成過程,教師可為學生準備卵石形成過程的視頻資料,直觀再現大自然中卵石形成的具體過程。

活動過程:

活動一:

這部分的教學可以分為兩步。

第一步:展示學生帶來的各種卵石,讓學生講一講都是從哪兒找到的,卵石有哪些特點。讓學生們盡情欣賞,用詩一般的語言來描述,充分感知卵石的美麗,激發學生研究的興趣。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會發現卵石的相同點:形狀都近似卵形,表面光滑。

第二步:讓學生提出想研究的問題,可能涉及到卵石的形狀、分佈、形成原因等,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出“我們也來做一塊卵石,瞭解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轉入下面的活動。

活動二:

引導學生進行做卵石的活動。此活動可以分為三步進行:

第一步:先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做卵石,需要什麼材料,用什麼方法。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設想分析其可行性,並對些方法進行改進或提出一些建議。

第二步:讓學生根據設想的方案進行做卵石的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適當進行指導。在做卵石之前,先引導學生觀察石塊的稜角,可以用手摸一摸,待做完之後,再摸一摸,通過對比,感知到稜角變得平滑圓溜了。

第三步:展示學生的作品,並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用了哪些方法,總結出使石頭變圓大約需要哪些外部的力量。

活動三:

建議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引導學生推想“大自然中的卵石是怎麼形成的?”可讓學生由做卵石中使石塊變圓的方法類比大自然中卵石的成因。學生可以根據經驗推想,也可利用教科書中提供的情景圖,引導學生進行推想。通過情景圖,在學生頭腦中會建立以下事實:卵石多分佈在河道里或河灘上,而河道兩旁不一定都有山,這說明卵石的形成可能與河水有關係,這些石頭很可能是從遠處衝來的。從發現卵石的地方沿河往上走,可以看到:在河流上游的兩岸有高山,山上的石頭有很多縱橫交錯的裂縫,搖搖欲墜;在山腳下,河道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塊。這說明河道中的石塊可能是從山上滾落下來的。從河的上游沿河往下游走,可以發現:河道中的石塊越來越小,稜角越來越不明顯,表面越來越光滑,這可以啟發學生想象卵石是在水的搬運過程中,逐漸被磨圓的。

第二步:

引導學生提出“高山上的岩石為什麼會滾落下來”的問題,引導學生推想大自然的風化作用,並進行風化作用的模擬實驗。對於風化作用,重點指導學生認識溫差變化、雨水、植物三個方面對岩石的破壞作用,其中雨水、植物對岩石的化學破壞作用,限於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中儘可能不要涉及。另外在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要使學生體會到這些因素是同時起作用的,並且經過很長時間的作用,才能使岩石風化、崩塌。

第三步,引導學生得出卵石成因的結論,應注意綜合性,既要體現岩石的風化作用,又要突出河水的搬運和磨圓作用。

拓展活動:

通過這部分內容,可以使學生對卵石的成因有更全面的認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的類比推理和想象能力。也可通過美麗的海邊卵石的圖片資料或其他相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欣賞海邊的卵石風景,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教育。考教師,到蕪湖師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