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这个月或有意或无意地接了一些心理咨询,起初因为自己被他人信任并且能看到来访者记忆深处压抑的能量与身上巨大的潜力,常常为之感到兴奋,也在助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感。

但最近,我在复盘一个个案例时,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仔细想,这种“暗能量”来的是有由头的——

其一,几乎所有咨询对象在生活中的表现都没有任何异样,甚至有的看起来要比周围人更加积极与努力,但是无一例外,他们的记忆中存在着很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经历;那些经历自产生起便影响着他们每时每刻的行为,以至于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行为而不自知问题所在。

其二,凡是涉及到性格的问题,其根源便一定要追溯至原生家庭。当我在复盘这些案例时,深切地感受到这些实践完全印证了我自己曾写过的拙见以及在书中读到的理论。但是,有些理论的指向是很残酷的。

当这些“暗能量”离我远去时,我思前想后,觉着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本在“原生家庭”领域非常经典的书籍推荐给所有希望改变自己的人。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审视自己之所以产生如此性格的原因,进而通过有效的方法改变那些自己想摒弃的部分,与此同时珍视那些美好的部分。

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英国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写过一本名为How to Survive Family Life的书,书名中文译作《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

作者将多年的研究成果整合成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拆解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时间段——人生最早的0~6岁,来解释一个人因何变得严厉与和善、冷淡或黏人、病态或健康。

0~6个月的主题是自体感与自我界限,人理应感受到自我价值和能力,否则可能自恋或产生反社会心理;

0~3岁的主题是关系模式,人理应养成健康的依恋模式,否则可能面临与人相处的问题;

3~6岁主要涉及良心,人理应学会兼顾自己和他人,否则可能过于墨守成规或叛逆。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解读自己的童年经历,认清真实的自己,探索出一套更健康的模式以处理原生家庭问题。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1. 0~6月——自体感与自我界限

前段时间热播的综艺《中餐厅》一时间将黄晓明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连现代“明学”都被创造出来了。

黄晓明在言语与行为中控制欲非常强的表现,在心理学上可以很好地被解释,但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概念—全能感(Omnipotence)

全能感是人格障碍者的一个核心防御机制。它是一种幼稚的信念,使人们坚信自己的任何愿望都能实现,认为自己是魔幻般全能的人。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那么一个阶段——我们认为游戏中的幻想世界很真实,我们相信任何事情都能发生,单是想想,我们就能改变世界。

但是通常来说,这个阶段停留在我们三岁的时候。如果成年人身上出现了“魔幻般”的思维,则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症状了。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与全能感相伴随着,还有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自恋。实际上,黄晓明的种种表现除了与全能感相对应,在某种程度上更切合这一机制的内涵。

自恋是幻想自己在别人眼里有很高的地位,借以补偿欠缺的自我价值感。

自恋者会不断寻求关注,只有当他们自己或者使他们产生权威感的事情成为对话的主题时,他们才会开心。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在黄晓明的日常语言表达中,反复强调的词就是“我觉得”、“都听我的”、“我不管”、“你不”、“你别”等

,或许有些人会用“自我”、“自以为是”等词来评论他,但是以上所有词语背后的核心都在于——

个体的自体感太弱,甚至有患人格障碍的可能性。

但是,黄晓明的自体感弱并不影响他在娱乐圈中的成功,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中,奥利弗提到,在普通人群中,自体感弱的人的比例是13%,但是无论在政界、商界、艺术界还是演艺界,大多数高成就者都是自体感弱者。

自体感弱的人可能会有惊人的想象力和支配力,尽管这往往伴随着极度的痛苦。

那么自体感弱的成因究竟是什么?

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个人自体感弱的原因是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受到了不良抚育。缺乏共情的早期抚育可能会造就不成熟的成年人。他们心理发展受阻,因而容易像小孩子一样,有鲁莽的和不道德的行为;或像婴幼儿那样,自我中心化、自私和自我膨胀。

但是婴儿期受到的抚育不是人格障碍的唯一成因,婴儿期以后的经历,尤其是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也可能会导致人格障碍。

我们可以利用“心理考古”,根据黄晓明的表现推断其童年时期可能有的经历,但是他究竟经历过什么,或许只有他自己、甚至只有他的抚养者知道。

2. 0~3岁——关系模式

婴儿在0~6月受到的抚养方式与其成年后是否有人格障碍息息相关,而在这之后,直到3岁之前,对孩子采取何种抚养方式几乎决定着孩子会形成何种依恋关系模式。

这其中“决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是百分之百完全决定吗?

回答这个问题便不得不提到“泛化”这一关键概念。

在发展心理学中,0.5~3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时期,孩子会在这个时期形成对其他人的基本期望。在0.5~3岁,我们基本上无力控制自己的命运,没有语言能力和社会地位,我们的生存完全依赖照顾者。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与父母或照顾者的关系会泛化,进而影响我们的一切人际关系,形成一系列假设的基石——

l 他们会喜欢你吗?

l 你觉得他们会拒绝你或对你冷漠吗?

l 他们是否靠得住,能满足你的情感、性和其他需求吗?

在童年早期,如果你的主要照顾者反复让你失望(经常消失,或者在情感上忽视你),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就会认为别人(在工作中的同时或生活中的伴侣)也会如此待你。

这便会使你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

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分三类:回避型、缠人型、混合型,与此相反的就是安全型依恋模式,在人群中的占比为50%。

具体表现与成因如下: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那么,以上成因对孩子依恋模式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心理学上,一般来说,在童年时,不良经历越早出现,影响就越持久,后果会持续到成年。

与婴儿期相比,学龄期(5-10岁)不良经历的影响就不会太持久,但是学龄期不良经历的影响比青春期及以后的更持久和严重。

这背后有两点主要原因——

第一,童年早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科学研究表明,0-3岁是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2岁幼儿大脑中的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量是其母亲的2倍。且在人出生后不久,大脑的一个特定部位如果收到外界刺激,就会变得更大,神经元(脑细胞)之间会形成更多连接;外界刺激的频率和强度越大,大脑的那个特定部位就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是稳定而持久的。

第二,童年早期存在着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使得在那一期间我们会对某些线索特备敏感。如果错过敏感期,我们仍然可以学会一些东西,但成效是有限的。比如在英语熟练度方面,从青春期后才开始学习英语的移民比从童年期开始学习英语的移民要差得多。

因此,0~3岁时抚养孩子的方式基本决定着其此后很长时期内的依恋模式。

3.3~6岁——良心

说到良心,便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水平面之下的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沌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地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

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

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而我们此处所提到的“良心”,属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超我”

良心是关于对与错的一套信念,它通过内疚与羞耻(分别关乎个人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来管制本我(潜意识,代表欲望)。它的职责是管制贪婪的本能,迫使其延迟满足。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良心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越发达,就越要求我们抑制自己的生物本能。

人们在成年后拥有怎样的良心,取决于父母在3~6岁时对其的抚养方式。

在这段时期内,如果父母对孩子严加管教,要求苛刻,不听孩子的声音,只是一味地要求甚至命令孩子去做事情,那么,孩子在长大后极有可能具有惩罚性的良心,具体表现为墨守成规,做事缺乏创造力,一味遵从权威

如果父母过分纵容或者非常忽视孩子,那么孩子在成年后极可能产生各种叛逆行为,他们对很多规则感到反感,不愿意听从权威

如果父母在对待孩子时,

能平衡好约束和鼓励,那么孩子便极有可能产生善良的良心——对权威既不反感,也不屈从;在面对不顺心的事情时,选择试图去理解,而不是去责备。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完全符合某一良心类型的人是很少的

,但总体来说,你可能会更符合其中的一种。


从父母手中拿回人生的主导权,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描述者


对于我们为什么会成为现在的自己,奥利弗在全书中从通过分析0~6岁原生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对孩子成年后的影响,给出了读者科学的答案。书中还引用了大量名人典型案例,使得理论更易被理解。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能认识到起源,症状往往会消失”。这也是我在咨询中一直向来访者传达的一个观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好事,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它就会被解决。

在书中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改变方法:内省、自我暴露、创作、游戏、心理咨询。不论哪一种,只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的状态,都可以进行尝试,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成因。

或许我们的原生家庭都不够那么完美,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能在未来创造一个接近完美的原生家庭,而这一举措的第一步,就是改变我们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