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年纪轻轻,为什么要给努尔哈赤殉葬?

颜焕原


照现在的法律,努尔哈赤就得枪毙,因为他娶阿巴亥的时候她只有十二岁,蒋方舟曾经有本书名字叫《正在发育》,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大约也是正在发育的年龄吧,现在十二岁的孩子大约也刚刚小学毕业,上初中的样子,但是阿巴亥却在那时候成了人妻,开始直面努尔哈赤后宫纷争了。

 万历二十一年,叶赫、乌喇等九部联合进攻建州,大败,乌喇部的首领布占泰被努尔哈赤请到建州做了三年客,三年后才放回来,布占泰心胆欲裂不敢再和努尔哈赤为敌,反而想方设法的讨好努尔哈赤。


古代对一个人交好的方式无非那么几种,给钱给物给人。


让布占泰给东西给钱太有点舍不得,于是他想的方法是最省钱,给人。把自己十二岁的大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


阿巴亥是他大哥的孩子,他大哥早死了,剩下的大哥家的孤儿寡母还不是他这位弟弟说了算吗。

于是这一年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43岁的努尔哈赤,老夫少妻,努尔哈赤很是宠爱阿巴亥,在阿巴亥嫁给他的二年就被努尔哈赤封为大妃,类似于皇后的地位了。阿巴亥也很争气,15岁上就给努尔哈赤生了一位阿哥,这就是她的大儿子阿济格。


7年后阿巴亥又给努尔哈赤生了两个儿子多尔衮和多铎,对这三个儿子,努尔哈赤爱若珍宝,阿巴亥这三个儿子为日后清军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这却丝毫不能改变阿巴亥的命运,努尔哈赤68岁去世时,只有阿巴亥在他身边,他的那些儿子们都还在赶来的路上。


具体努尔哈赤是属意皇太极接任他的汗位还是别的皇子接任,都不重要了,因为皇太极已经被诸王承认了,接下来就是阿巴亥的命运,努尔哈赤死的第二天凌晨,皇太极就让人传旨说努尔哈赤让阿巴亥殉葬。


阿巴亥不想死,她才37岁,正是盛年,而她的两个儿子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还未成年,她还想看着他们长大,娶妻生子。


但是,以皇太极为首的诸王不想让她活着,多了一个先皇大妃对他们来说今后有太多的变数了,况且这位大妃还有三个如狼似虎的儿子,掌握着八旗之三,种种变数决定了阿巴亥的命运,她必须死。


如果她对自己下不了手,那么就给她一个最高礼遇吧,用弓弦勒死。


一个弱女子在皇权斗争中恰如水中的浮萍,被大势裹挟,命运由不得自己。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乌拉那拉·阿巴亥并非一般妾室,她不仅是深得宠爱的大妃,而且出身的那拉家族非常显贵,努尔哈赤的大妃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皇太极的生母。与其说阿巴亥死于殉葬,倒不如说她是死在政权斗争之中,是皇储争斗的牺牲品,而真正让她殉葬的人正是她姐姐的儿子皇太极。

阿巴亥在8岁的时候失去至亲,没有了父亲和兄长的保护,她只能寄人篱下,被叔父收养。后来为了保全部落,叔父让她嫁给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比阿巴亥大了31岁,他的大贝勒代善和阿巴亥年轻相仿。12岁的阿巴亥还是个小孩子,但是已经非常漂亮,仪态端庄,礼数周到。努尔哈赤对她十分喜欢,在她还没有生下孩子之前就已经封为大妃。

后来的十年间,阿巴亥连续生给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努尔哈赤对这位善解人意的妃子十分宝贝,子以母贵,爱妃之子自然也是爱如心肝了。

阿巴亥盛宠在身,一方面让她在后宫之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也让她身处危险之中。彼时皇储之争已是汹涌,阿巴亥聪明伶俐,又生下三个非常出色的儿子,必然会被盯上。阿巴亥平时非常注意言行,却还是被一个庶妃以蓄意勾引代善的罪名,告发到了努尔哈赤面前。

其实在后金的习俗之中,有儿子收娶父亲的妾室的习俗。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真的十分喜欢,早早就想安排好身后事,将她赐给自己的儿子代善,只是没有明说。代善和阿巴亥是知道努尔哈赤的想法的,阿巴亥知道必须抓牢代善才能保全家族,所以对此没有异议。

没想到阿巴亥和代善走得比较近却成为别人诋毁她的借口,代善是努尔哈赤非常重视的一个皇子,如果不是出了这档子事,说不定已经被立为太子。而阿巴亥也是深受宠爱,这一举一箭双雕,着实阴险高明。努尔哈赤革去了阿巴亥的大妃之位,带着儿子住在小木屋之中独自过活,凄惨到只能自己烧饭给自己吃。

虽然后来努尔哈赤良心发现终于意识到错怪了阿巴亥,恢复了她的大妃之位,但是依旧阻止不了她一步步迈进悲剧之中。在嫁给努尔哈赤之时,阿巴亥便是因为政治因素保全本部落,而在努尔哈赤死了之后她依旧成为了牺牲品。

在后金的殉葬制度之中,嫡妻是不可以殉葬的,即使是有儿子的妾室也不能殉葬,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阿巴亥都达不到殉葬的条件。因为代善一事后,努尔哈赤一直没有公布太子是谁,加上他死前身边只有阿巴亥,所以很多人猜测当时努尔哈赤是将皇位传给了只有十五岁的多尔衮。

而多尔衮年幼,四大贝勒十分不满,于是皇太极就以允诺他们共同执政为诱饵,联合三大贝勒一起逼迫阿巴亥殉葬。阿巴亥为了保全自己的三个儿子不得不自缢而亡,阿巴亥死后和努尔哈赤同棺而葬,清朝可能就这样少了一个本可以流传千古的太后。

皇太极遵守阿巴亥临死前的要求,没有伤害到她的三个儿子。只是没有想到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不仅霸占了他的女人孝庄,还成为了大清实际上的掌权者。只不过后来顺治帝积怨颇深,将他挖出来鞭尸,连同着阿巴亥的灵位一起扔出了宗庙。大约阿巴亥母子真的与大清命运相克吧。

以上


木剑温不胜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幸的妃子,有了努尔哈赤在,阿巴亥就是大福晋,母仪天下,现在努尔哈赤没了,阿巴亥就从天堂摔进了地狱。


努尔哈赤前脚刚死尸骨未寒,皇太极等四大贝勒就拿着遗诏前来跪请阿巴亥自缢殉葬,阿巴亥非常吃惊,哪来的什么遗诏,她跟随努尔哈赤这么多年从来都没听说过有遗诏,她只知道努尔哈赤最后时刻答应她让多尔衮继位,可多尔衮现在翅膀未硬,势单力薄斗不过皇太极,自己以前得罪太多人了,至如今没有可依赖的人,老相好代善也被她害惨了,他也得罪不起皇太极,也一起来逼宫。


阿巴亥思前想后,对皇太极说,要我死可以,你必须答应我要善待我的儿子,皇太极爽快地答应了;阿巴亥更衣换装,自缢身亡,陪她的夫君去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皇太极为夺汗位精心设计的,努尔哈赤的十几个儿子中,最有可能继承汗位只有代善、皇太极和多尔衮三兄弟,多尔衮三兄弟在小四贝勒中占了三席,势力不可小觑,他们的母亲阿巴亥又是大福晋,她将来必然会帮她的儿子抢夺自己的汗位,阿巴亥就是最大的威胁。


阿巴亥也是个有心计的女人,老汗王来日不长,她必须要为自己的将来找个靠山,就和代善情深深雨蒙蒙,这事被皇太极知道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指使努尔哈赤的庶妃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发,努尔哈赤气得差点吐血,我还没死你们就等不及了,废了代善的汗位继承权,把阿巴亥也休了,一年后努尔哈赤又恢复了阿巴亥的大福晋地位。


皇太极一石二鸟一举两得,扫除了一个竞争者,阿巴亥的地位也大受影响,代善也唯唯诺诺格外听话,现在只等努尔哈赤归天再除掉阿巴亥就稳坐钓鱼台。


阿巴亥37岁,年纪轻轻哪里想死,她是别无选择,她非死不可,她如果再执拗下去,那对多尔衮三兄弟是非常不利的,以皇太极的势力是完全可以除掉多尔衮三兄弟的,这是阿巴亥最担心的,她只有牺牲自己来保全多尔衮三兄弟,她是这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保护得了她,只有努尔哈赤是他的真命天子,只有努尔哈赤那里才是她的归宿。


遗产君


阿巴亥,乌拉部主满泰之女,父亲去世后由叔父布占泰收养。为了巴结努尔哈赤,年仅12岁的阿巴亥就被叔父送给了努尔哈赤。

阿巴亥年轻貌美,聪明善解人意,能够随机应变,深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在13岁那年被封为大福晋,当然其中有努尔哈赤想笼络乌拉部的因素,更是出于对阿巴亥的宠爱与信任。阿巴亥也很争气,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分别为: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

就在阿巴亥生活美满时候,乌拉部与努尔哈赤翻脸,努尔哈赤直接灭了乌拉部,所幸努尔哈赤没有迁怒于阿巴亥,还令三个儿子开始掌握军权,可见盛宠有加。

如此受宠的阿巴亥,为何努尔哈赤要逼她殉葬呢?

满人有父亲死了,儿子继承家产和庶母的惯例。当时的努尔哈赤年事已高,而阿巴亥小他31岁,三子年幼,他担心母子四人在自己死后没有依靠,打算让自己当时属意的继承人代善娶阿巴亥。代善与阿巴亥也明白这层用意,却等不及努尔哈赤去世就搞在了一起,被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告发。

努尔哈赤大动肝火,毕竟自己还没死呢,你们就如此迫不及待,反而打消了将阿巴亥许给代善的想法,找个由头将阿巴亥休了。

之后的一年,阿巴亥带着三个孩子在一个破木屋里生活,后来努尔哈赤又接他们回来,恢复她的大福晋地位。由此来看,努尔哈赤是真心喜爱阿巴亥的,思念强过愤怒,他才会接她回来。

后来,努尔哈赤与袁崇焕一战后卧病不起,因毒疮发作而死。临死前,他想到阿巴亥与代善的往事,又考虑到阿巴亥善妒,怕她扰乱后宫,下旨要阿巴亥为其殉葬。

阿巴亥三子尚幼不愿殉葬,奈何四大贝勒苦苦相逼,只能自缢身亡。

换个角度想皇太极也不能让阿巴亥活着,皇太极继位按理要娶阿巴亥,可是她已经和哥哥代善有染天下皆知了,娶她代善不高兴,不娶她皇家面子不好看。再者,阿巴亥是个厉害的女人,是大福晋还有三个儿子,日后她很可能会帮着自己儿子夺皇太极的汗位,所以阿巴亥必须得死。

可怜年少的多尔衮三兄弟,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哥哥们逼死却无能为力。多尔衮当上摄政王后追封阿巴亥为皇后,葬入太庙,算是替母亲了却些许遗憾。


史论纵横



阿巴亥周旋在大汗的后宫中,以美貌和机智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并登上了大妃之位,然而,荣华富贵是短暂的,处于权力争夺漩涡中的她,不时遭到诬陷攻击,随着努尔哈赤的去世,她的生命也悲惨的走到了尽头。

阿巴亥是女真乌拉部贝勒满泰的女儿,叔父是布占泰,在布占泰被俘后,努尔哈赤优待了布占泰,布占泰为表示感谢,将侄女阿巴亥嫁给了努尔哈赤做小妾,虽然阿巴亥的年龄小,但美貌和机智还是赢得了努尔哈赤的喜爱,没几年,阿巴亥就登上了大妃之位。阿巴亥在登上大妃之位时,并没有子嗣,可见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喜爱程度,正因为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喜爱,阿巴亥为努尔哈赤先后生下了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和十五子多铎。

也正因为阿巴亥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喜爱,从而遭到了其他人的嫉妒。后金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一个小福晋向努尔哈赤告发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关系暧昧,说阿巴亥行为不检点,两次送饭给大贝勒代善,且还有一次给四贝勒皇太极送饭,而且阿巴亥还经常派人去大贝勒家,恐怕是在策谋什么事儿,努尔哈赤在听闻后,立即安排大臣调查此事,大臣们回奏也是有鼻子有眼,气的努尔哈赤直接对阿巴亥进行了惩处,以阿巴亥将宫中财务私藏于阿济格家中、私赠衣服给将领之妻为由,剥夺其大妃之位,倘若努尔哈赤不是看在儿子们的面子上,都有可能会处死阿巴亥。而对于代善,也正因为此事,直接动摇了代善的嗣子之位,但在不到一年之后,努尔哈赤又将阿巴亥重新接回了宫中,恢复其大妃之位。


而对于阿巴亥真正的打击则是在努尔哈赤病故之后,在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四大贝勒宣称奉先帝遗言,令大妃殉葬,阿巴亥虽百般不愿,但在各位贝勒的步步紧逼下,最后只能被迫自缢殉葬。

而对于阿巴亥的殉葬,世后则觉得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阿巴亥从殉其实真的是努尔哈赤的遗言,另一种则认为是皇太极等人的造假所至,逼迫阿巴亥殉葬。


对于第一种,则是因为前文提到的阿巴亥与代善的暧昧关系,倘若努尔哈赤去世,那就没人可以阻拦两人的勾结,特别是阿巴亥的三子,麾下有不少的权利和地位,倘若阿巴亥再与代善勾结,那就会出现国乱的局面。但也有人认为,努尔哈赤曾说过在自己百年之后,会将阿巴亥托付给代善,而且,当时的游牧民族是有转房婚的婚俗,儿子继承父亲的少妻很常见,努尔哈赤不会耿耿于怀,更重要的原因,倘若努尔哈赤处死了阿巴亥,便等于直接断送了多尔衮的皇位之路,努尔哈赤如此喜爱多尔衮,怎么会杀死阿巴亥,来让多尔衮成为孤儿呢?

而且,关于殉葬制度,虽说那时候确实存在,但一般殉葬的都是地位较低的无子的妾,很少有正妻,且膝下有幼子的母亲殉葬,所以,说努尔哈赤有遗言的可能性很小。


而阿巴亥真正殉葬的原因,却无法得知,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阿巴亥殉葬,还有努尔哈赤的两个小福晋也跟着一起殉葬了,其中一个就是曾经告发阿巴亥与代善的那位,在努尔哈赤众多妃子中,选择了这位告密者,不得不说这背后的根源。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寒舍阅独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大妃,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努尔哈赤死后,她为努尔哈赤殉葬,实在是可惜可叹!


《太祖武皇帝实录》较为详细地记述了阿巴亥被逼殉死的情景: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总的来说,阿巴亥必须为努尔哈赤的逻辑有很多条:

1,为了皇太极顺利继承皇位,阿巴亥必须死。对于任何企图争夺汗位的诸子或者将来继位的新汗而言,大福晋都是一个潜在的政治威胁。因为乌拉那拉氏身为后金的国母,地位至尊,如若不让她殉葬,等到她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倘若出现母子联合的局面,那么对即位的新君将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威胁。权衡再三,也只有先下手为强,借此良机先行除掉大妃。


2,阿巴亥自己性情善妒,从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感,估计也得罪了不少人。努尔哈赤在世之时,人们尚且有所顾忌,诸人不敢轻举妄动,不敢对大福晋流露出半点儿的不敬。但等到努尔哈赤死后,他的遗孀大福晋也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并且无力还手。于是在四大贝勒众口一词要求殉葬,三个儿子没有异议的情况下,之后殉葬换取新皇帝善待三个儿子。

3,努尔哈赤有可能确实要求过让阿巴亥殉葬。事实上,阿巴亥虽然还是大妃,实际上早已失宠。最有可能保护她的丈夫努尔哈赤有可能是害死她的主谋,而她的三个儿子有可能是帮凶。



4,阿巴亥和代善的私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小福晋德因泽告发说大福晋阿巴亥送食物给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吃,皇太极心机深沉,他接受而未食但代善接受而食之;小福晋德因泽又告发说大福晋经常深夜出宫到代善家去;还告发说举行聚会时,大福晋精心打扮和代善眉来眼去。


这件事的真相有可能是,德因泽的告密就是皇太极指使的。这一告密事件,打击了了代善,让他无法成为合法继承人,也打击了阿巴亥,让她地位宠信降低她的三个儿子也丧失了继位机会。而努尔哈赤一死,皇太极让阿巴亥和德因泽一起为努尔哈赤殉葬,这件事成了永远的秘密!代善,更是老老实实当皇太极的奴才了

阿巴亥殉葬这件事,往往不是个人的意愿,充分证明了一件事。在皇权时代,男权时代,一个女子不管多聪明,最后肯定斗不过男人。

也许正是这种残酷的斗争,让清朝皇帝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素质,不敢懈怠,因为一旦懈怠,就会被人弄死!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在封建社会,女性永远是政治的牺牲品。

出于政治目的,阿巴亥被叔父乌拉部主布占泰,嫁给了努尔哈赤。同样也出于政治目的,阿巴亥被迫给努尔哈赤殉葬。

阿巴亥殉葬很有可能是努尔哈赤的意思,而非皇太极矫诏。努尔哈赤后期,八大贝勒共治国政,在政治上汗王与八和硕贝勒处于平等的地位,国家大事的决策由八大贝勒共议才能决定。虽然皇太极位列四大贝勒,但在阿巴亥殉葬这件事上,矫诏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皇太极从中是否起到相应的作用,这就不得而知了。

阿巴亥生有三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三子的实力也不算差,三人拥有二旗,外加阿巴亥独得努尔哈赤的恩宠,这股势力不容小觑,是皇位的强有力竞争者,唯一弱势是三子的年龄太小。

正所谓“母强子强”,八大贝勒心中不希望阿济格即位,这里的不希望是出于后金的国情考虑,唯一能担起大任的只有皇太极一人,因此,出于政局的稳定,不得不扫除阿巴亥。

换言之,多尔衮得到皇太极的重用,也有可能是出于对阿巴亥殉葬的愧疚,从而弥补给多尔衮。


五味社


阿巴亥,出身高贵,乌拉部落首领满泰的女儿,但她六岁就没了父亲,她便被叔叔布占泰收养。

努尔哈赤灭掉了哈达部,势力越来越强大,布占泰为了保住乌拉部,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嫁给女儿努尔哈赤的弟弟,有把年仅12岁的侄女阿巴亥嫁给皇太极,以换取乌拉部族人的平安,布占泰亲自送阿巴亥到建州女真的费阿拉城,举行婚礼。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时,努尔哈赤已经有多位妻妾了,而且努尔哈赤整整比阿巴亥大31岁,或许也是老夫少妻的原因,阿巴亥反而特别受宠,不到两年阿巴亥就成为努尔哈赤的大福晋。接下来,阿巴亥像开挂似得,为努尔哈赤连续生下黄十二子阿济格,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由此可见,阿巴亥是非常得宠的,眼看阿巴亥的地位越来越稳,可偏偏叔叔布占泰安奈不住,为了叶赫那拉·布喜娅玛拉和努尔哈赤翻脸,射死了自己的妻子爱新觉罗·穆库什(努尔哈赤女儿),努尔哈赤和布占泰从此交恶。但这并没有影响阿巴亥的地位,她所生的嫡子反而继承了八旗中的三旗。
努尔哈赤中意的继承人是老二代善,还为阿巴亥考虑做打算,金人有继婚的旧俗,努尔哈赤希望他百年之后代善继娶阿巴亥。但是,努尔哈赤没死之前,他的小福晋便告发代善和阿巴亥关系混乱,私藏金银,努尔哈赤知道后很生气,便暗中调查,发现蛛丝马迹后,便与阿巴亥离异。

告发的小福晋迅速的受宠了,阿巴亥聪慧,机智,不可能坐以待毙,努尔哈赤在攻破沈阳后,又找回重新了阿巴亥,还她大福晋之位。阿巴亥不仅会打理努尔哈赤的后院,在前线也是替努尔哈赤出了不少注意,这便是努尔哈赤留念她的原因。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68岁的努尔哈赤被明朝袁崇焕所伤,努尔哈赤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传来阿巴亥商讨了关于代善辅政、多尔衮继位等秘事。而后努尔哈赤因毒疮发作,医治无效,而亡。

此时阿巴亥还是一个刚刚痛失丈夫寡妇,丈夫还尸骨未寒,野心勃勃皇太极就迫不及待的传达所谓的遗命,逼迫阿巴亥殉葬。


或许殉葬只是一场政治阴谋,可以总结下面几种情况。

1.代善已经是努尔哈赤属意的继承人,而历史记载阿巴亥聪慧善妒,她不可能在努尔哈赤没死的情况下和未来的继承人代善关系暧昧不清,而且告发他们的小福晋在皇太极登基后就去世了,这中间皇太极做了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2.阿巴亥的领导能力和计谋不输男儿,为何要和代善不清不白,而让人抓到把柄。她身为大福晋,支持者肯定不少,大可以私下扶持自己三个儿子中的一个,接替努尔哈赤。

3.阿巴亥本可以嫁给代善,而阿巴亥殉葬后,代善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助手,而她的三个儿子也失去了长辈的庇护,皇太极逼死阿巴亥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可见,皇太极为夺权所采用的手段,阿巴亥一死,就让代善和多尔衮不再有联盟关系,为自己成为继承人破除了最大的障碍。


小枝谈历史


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也就是说,在清朝的官方史料中,明确提出让阿巴亥殉葬是努尔哈赤的意思,这样一来,阿巴亥随先帝而去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



然而,有不少人对这段记载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按照大清殉葬制度,先帝遗孀不能膝下有子,阿巴亥生有三个儿子,此时多尔衮15岁,多铎才13岁,均未成年,显然不满足殉葬的条件。

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阿巴亥听到这份遗命的时候,犹豫不决,支支吾吾,史料记载,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说明阿巴亥对这份遗命也很怀疑,并不相信这是努尔哈赤的真实意愿。

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皇太极为争夺汗位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阿巴亥不可避免的成为这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我个人比较支持这一说法。



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庶妃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密,大福晋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有私情,阿巴亥经常浓妆艳抹深夜出宫,与代善幽会。起初努尔哈赤半信半疑,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平息了这场轩然大波。

但这件事始终是努尔哈赤的心病,虽然后金素有收继婚的习俗,父亲死了,儿子可以娶继母,可问题是努尔哈赤还没死呢,他们就敢如此乱来。最后努尔哈赤一怒之下,离弃阿巴亥一年多,这件事也直接导致了代善在日后的汗位争夺中被淘汰出局。

不管阿巴亥和代善之间确有其事,还是有人栽赃陷害,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皇太极。因此许多人猜测,德因泽的告密正是皇太极指使的,他们的政治利益是一致的。



皇太极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来直接把阿巴亥和代善打入了冷宫,二来由于阿巴亥的失宠,她的三个儿子也会跟着倒霉,皇太极在汗位争夺中觅得先机。

再回到阿巴亥殉葬一事来,努尔哈赤殡天,乘此机会除掉阿巴亥,皇太极无疑解除了最大的政治威胁,为他顺利登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令阿巴亥殉葬的遗命原本子虚乌有,是皇太极一手杜撰,用来除掉阿巴亥的借口。凑巧的是,当年告密的德因泽也被一并殉葬,这不得不令人更加疑窦丛生,皇太极有杀人灭口的重大嫌疑。

据史书记载,阿巴亥嫉妒,有机变,想必不是空穴来风,她长期独享老汗王所有的宠爱,很可能得罪了许多人,那么她的殉葬也是众望所归了。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码字不易,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孟古(努尔哈赤的大妃)去世后,大妃的位置空了下来,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跃上这个位置的人竟是十四岁少女阿巴亥,孟古去世时,阿巴亥还没有为努尔哈赤生下过一个孩子。她凭什么坐上这个位子?就凭爷(努尔哈赤)对她的喜欢行不行呀!

努尔哈赤对阿巴亥恩宠不断,后来,生下了十二阿哥阿济格、十四阿哥多尔衮、十五阿哥多铎。努尔哈赤对这三个儿子也是非常宠爱和看重,分别掌管着八旗军队中的三旗。

在关外的时候,满族的殉葬制度(挺灭绝人性的)就已经非常盛行了,但是作为努尔哈赤大妃的阿巴亥为何年纪轻轻要给努尔哈赤殉葬呢?首先,这不符合当时的殉葬制度(早年为丈夫殉葬的确实也有无子的嫡妻,但是阿巴亥育有三子,后金时期的制度是丈夫死后,嫡妻即便无子也不用殉葬);第二,这不合情理。但是为什么呢?原因有

第一,从皇太极的角度分析

皇太极亲自编定的《清太史实录》说:阿巴亥”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如果说殉葬是努尔哈赤提出来的,也应该是“因宠而殉”,何来“然心怀嫉妒”,但是《清太史实录》非说阿巴亥的不是,这很明显是皇太极为堵死多尔衮兄弟夺位的最后机会。

所以,阿巴亥是被皇太极争夺继承之位逼的殉葬。这是最可能的原因。

第二,从努尔哈赤的角度分析

上面说到“因宠而殉”,这也是极有可能的。努尔哈赤生前非常宠爱阿巴亥,并且从此人对待舒尔哈齐以及褚英来看,他极其自私与冷血。

所以,阿巴亥“因宠而殉”也是有可能的。

第三,从阿巴亥的儿子们来分析

努尔哈赤死后的局面是:皇族中最优秀的四大贝勒有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和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这些人中除掉不是努尔哈赤之子的阿敏和济尔哈朗,代善之前因与阿巴亥有过丑闻,继承努尔哈赤之位是不可能的,莽古尔泰母亲富察氏因罪而死也不可能。剩下只有皇太极和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了。

这三人是皇太极强劲的竞争对手,而且努尔哈赤生前非常重用这三人。偏偏这三人同出一母,皇太极不得不忌惮,必先逼死这三人的母亲,才能稳坐江山。

所以,有一个非常深层的原因,那就是阿巴亥的这三个儿子太优秀了,说到这里,不免愤怒,优秀也是个错。别人都是母凭子贵,可怜的阿巴亥偏偏“被害于”儿子们的优秀。

第四,从阿巴亥自身分析

阿巴亥对于殉葬肯定不是自愿的,说她爱努尔哈赤就是胡扯了,努尔哈赤生前阿巴亥就喜欢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而且作为母亲的她,更爱自己的儿子,所以自愿是绝不可能的。在《清太史实录》中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或重点了,如果阿巴亥有一丝丝的自愿,也是这自愿的交易。意思是,皇太极你逼死我可以,但是我请求你善待我的儿子们,这是用自己的命换皇太极一个承诺。当然,皇太极也履行了这个承诺。

所以,阿巴亥除了被逼殉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母爱,她希望她的死能换来儿子们的平安。

任何美好的人和事物离去的那个瞬间,虽然一闪而逝,然而在亘古的海滩上总有几枚小小的贝壳混着历史的悲风鸣响着,也总有几笔若隐若现的划痕记载着一些曾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