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須知的8種常見癌症篩查(上)

從體檢正常到癌症晚期僅半年!

人人須知的8種常見癌症篩查(上)

體檢年年有,年年都健康。可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半年前體檢狀況還一切正常的X先生,如今卻在門診處傻了眼:腸癌晚期!X先生的悲劇並不是孤例,在各大醫院的體檢中心以及腫瘤科,那些只看重腫瘤標誌物而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的病人並不少見。當他們確診癌症後,都會忍不住抱怨:為什麼體檢時腫瘤標誌物檢查正常?腫瘤是什麼時候跑出來的?


檢出腫瘤標誌物就是患腫瘤了嗎?

人人須知的8種常見癌症篩查(上)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意味著得了癌症,得了癌症腫瘤標誌物也不一定異常。腫瘤標誌物在腫瘤確診上只有參考意義,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體檢中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因為在臨床中,不同的標誌物,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了呢?

人人須知的8種常見癌症篩查(上)

首先是技術限制的問題,其次是技術水平的問題。比如以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為例,現實中,我國很多地區檢查肺癌還在用X光片。要知道,X光片檢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非常低。通常,X光片所發現的肺癌基本已經屬於中晚期了。這是因為,43%的肺部面積和心臟、縱隔等組織重疊,早期肺癌很容易被當作慢性炎症治療。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拍個正片就走人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上班族每年都有單位體檢,卻依然無法發現癌症的原因。


世界範圍內,關於癌症篩查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已經達成較廣泛的共識,也有相應的篩查指南或專家共識。下面分享8種常見癌的篩查。

人人須知的8種常見癌症篩查(上)


1.食管癌篩查:千萬記住做內鏡檢查

提到食管癌,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做什麼檢查。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內鏡檢查。

推薦: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內鏡檢查,並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鏡等精查,如內鏡下沒有發現可疑病灶,則定期隨訪;如內鏡下發現可疑病灶,則進行活檢病理,根據不同的病理結果採取相應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比如輕度異型增生建議3年隨訪一次。


2.胃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胃鏡檢查

胃癌的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其他方法檢出率都很低。

推薦:胃癌高危人群可考慮直接進行胃鏡篩查。如果胃鏡檢查發現可疑病灶,則取活檢送病理學檢查,後續根據活檢病理結果採取相應的隨訪複查和處理方案。


3.結直腸癌篩查:千萬記住做腸鏡檢查

結直腸癌篩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腸鏡檢查。在很多體檢中,很多人最不願意做腸鏡,往往會忽略。

推薦:45~75歲:糞便免疫化學試驗(每年);或高靈敏度愈創木脂糞便隱血試驗(每年);或多靶點糞便DNA檢測((每3年));結腸鏡檢查(每10年);或CT結腸成像(每5年);或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5年)。非結腸鏡篩查試驗的所有陽性結果都應及時進行結腸鏡檢查。健康狀況良好,預期壽命大於10年的成年人應繼續篩查至75歲。

注:以上為其中3種常見癌的篩查建議,餘下5種常見癌的篩查建議見下期內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