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什麼時候要對孩子說“不可以”

許多家長在管理孩子的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常常不分場合、不分情況,一些家長看到孩子違背了自己的意願就會阻止孩子,而有些家長則過於包容孩子的所作所為,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殊不知,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行為時,應該仔細分辨孩子的情況,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然後果斷地說出“不可以”。

在做危險的事時

生活中不安全的因素很多,那些我們平日看上去不算什麼、都能操縱自如的東西,卻極有可能構成對孩子的威脅。比如,電源插座、開水壺、剪刀、煤氣、高樓陽臺、火等,當孩子不過是好奇地伸出手時,危險就出現了。

家長什麼時候要對孩子說“不可以”

防患於未然是最保險的,要堅決制止把手捅進電源插座裡、玩火柴等危險行為,更不要讓孩子從陽臺上開著的窗戶裡扒身外探。一旦發現孩子這樣做,成人絕對不能姑息縱容,要立即果斷地說“不可以”。

超越規則時

孩子需要一定的規則,這既能讓孩子明確是非對錯的觀念,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倘若你平時要求孩子吃完飯後才開電視,但是今天他就是不好好吃飯,而且還非得看動畫片,那麼這個平日裡他一直遵守的規定就不應該有例外。否則,這個頭一開,以後他還會這樣反覆要求。規則就是要養成和加強孩子對行為的調節能力,這樣他才會和同伴進行合作和遊戲。

家長什麼時候要對孩子說“不可以”

限定什麼是孩子必須要遵守的規則,讓他懂得哪些是他不能控制和超越的權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想超越這個權限,比如在公園玩滑梯不排隊,家裡來了客人他卻非要你帶他趕緊出去買玩具。這時你可以沒什麼商量地拒絕他,底氣十足地向他說“不可以”!

推卸責任時

即便是再小的孩子,都知道犯了錯誤是件令他害怕的事情,他會為了逃避懲罰而推卸責任,乃至說謊話。這時,大人就要對他的這種行為說“不可以”,告訴孩子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家長什麼時候要對孩子說“不可以”

還有,當孩子不做那些他應該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家長也要說“不可以”,拒絕他把自己的事情推給別人做的請求。

以上是家長應該對孩子主動說“不”的一些情況 ,但在日常生活中,說得很容易,做起來卻是比較難的,因此家長應該多學習與瞭解相應的育兒知識,並在帶養過程中,掌握尺度與方式方法。

itnewit.com:ITNEWIT愛分享(每天一讀) » 家長什麼時候要對孩子說“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