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披着出轨外衣的人性使然

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上演的一部关于婚外情的电影引起了一阵离婚热潮。跟一般的被人所不耻的婚外情不一样,这部电影一搬上荧幕,就引起了一众已婚女性的共鸣。不但没有招来反感与厌恶,人们更多的是感同身受与反思。这部电影就是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披着出轨外衣的人性使然


主演是颜值和演技均在线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与既是演员又是导演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电影选取的场景很少,大多数镜头都集中在厨房和廊桥,正因了简单的背景,才衬托出了女主微妙的情感起伏。梅姨把一个挣扎在婚姻与情人之间的中年女性演绎到了极致。

这部电影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它的主题依然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只要是有人为婚外情正言,势必要受到浩浩荡荡的讨伐,但是,《廊桥遗梦》中所发生的婚外情却让人恨不起来,只是让人觉得遗憾,大概也是戳中了很多人内心的某一个角落吧

电影最温暖的时刻发生在女主弗朗西斯卡和摄影师罗伯特四天的相处时间里,而高潮则是弗朗西斯卡坐在车里,看着雨中的罗伯特,手握车门把痛苦纠结的那60秒。车门一车,随即是另一种未知的命运,然而,等红绿灯的60秒时间过去了,弗朗西斯卡最终留在了车里,选择了家庭。

《廊桥遗梦》:披着出轨外衣的人性使然


这60秒的情感纠缠与最终抉择是女主内心矛盾的反映,也是整个故事主题的矛盾所在。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婚外情,它更是女主对自我的找寻、家庭与爱情的权衡与爱而不得的无奈。

1.对自我的找寻

弗朗西斯卡来自意大利,战争后跟丈夫来到了美国,那时候,她对美国没有概念,只知道这是很令人向往的国度。后来跟丈夫定居在一个偏僻的乡下,过起了平平淡淡的生活。因为丈夫不喜欢她工作,她便辞掉了工作,当起了家庭主妇。

她每天忙碌于一家人的饮食起居之间,没有人对她的内心世界感兴趣,没有人读懂她,她的付出没有得到家人的感激。孩子慢慢长大,与她渐行渐远,丈夫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却给不了她想要的诗与远方。

《廊桥遗梦》:披着出轨外衣的人性使然


罗伯特的突然出现毫无疑问让弗朗西斯卡的生活泛起了涟漪。没有了丈夫和孩子们的叨扰,呈现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懂得浪漫,有着狂放不羁性格的未知,正因为未知带着面纱,所以才更吸引人。

罗伯特没有弗朗西斯卡每天面对的那些琐碎,他的生活是去非洲拍动物,感受大自然本来的样子,去任何一个可以拍摄的地方。他的思想犹如脱缰的野马,不受世俗的影响,恣意潇洒。

弗朗西斯卡很快被罗伯特身上所特有的气质吸引了,这种自己内心所一直向往的东西全都集中在了罗伯特身上。她的少女时代被唤醒了,心中的叶芝被唤醒了,向往的诗和远方在向她招手,她沦陷了。

她通过罗伯特找到自己了,她猛然发现,原来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绝不是那个只会像机器人一样做家务的家庭主妇,真正的自己有着少女时代的梦想,正是这种梦想,她才来到了未知的美国。真正的自己是有着浪漫主义情怀的,喜欢的音乐喜欢的书籍便是佐证。真正的自己会享受在性爱的欢愉中,与所爱的人达到心灵与肉体的统一。

与其说是找到了爱情,不如说是找到了自我。

找到自我之后的弗朗西斯卡哪还有家庭主妇的影子啊,跳脱的像个热恋中的小女孩,发自内心的大笑,轻盈的步伐,对自己身体的喜爱,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她满脸掩饰不了的幸福。

《廊桥遗梦》:披着出轨外衣的人性使然


弗朗西斯卡跟当年泰坦尼克号上的罗丝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出生于贵族的罗丝一开始的时候被大家裹挟着,不能有自己的思想,那个真正的她被压抑了,直到遇到杰克,她才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人是什么样的,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她终于找到了自我,也才有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找寻自我需要极大的勇气,但与之而来的却是清晰的、明确的快乐,这种快乐更加真实,更加令人振奋。

2.爱情与家庭的权衡

在他们相处的最后一天里,每时每刻都在受着煎熬,罗伯特虽然很希望弗朗西斯卡能跟自己一起走,可是当她看到小镇上另一个背叛家庭的女人的遭遇后,还是犹豫了。

我只一件事要说,就这一件事,我以后不会对任何人说,我要你记住“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爱只会出现一次,无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再也不会出现。”

这样明确的爱只有一次,可是比起爱情,弗朗西斯卡还是选择了家庭,她说,她的丈夫是个好人,这辈子没做过坏事,不应该这样对他,她的孩子还小,不应该被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们都是无辜的。

归根到底,她还是一个善良的人。

她爱罗伯特,可是她知道因为爱而失去一切太自私了,她更不知道未知的生活是否能把这种爱支撑下去,爱情在家庭面前太轻了。

原来,最好的爱情就是互相尊重

人们会用一分钟的时间认识一个人,用一小时的时间去喜欢一个人,再用一两天的时间爱上一个人,到最后呢,却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也许这就是爱情吧,绽放的最绚烂的时刻戛然而止,才得以让爱情善终,所以爱情的另一个名字是悲剧,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正因为有了悲剧的色彩,爱情才显得如此珍贵与伟大。

弗朗西斯卡的选择看似是选择了家庭,在我看来却是同时选择了爱情与家庭,因为她兼具了爱情的悲剧色彩与家庭的团圆主题。

《廊桥遗梦》:披着出轨外衣的人性使然


婚姻跟爱情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责任,弗朗西斯卡一想到给子女的榜样和给老公的伤害,她立马从一个感性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理性的成年人。爱情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全部,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却只是一部分。家庭是一种契约,每个成员都要遵守这个契约,否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深陷婚姻里的成年人如果用小女孩的感性去处理爱情,会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没有契约精神的家庭成员不算是真正意义的成年人。

3.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爱而不得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张爱玲似乎很早就洞察到这一点。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朵红玫瑰和白玫瑰,而女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终究会嫁给错的人。

弗朗西斯卡的丈夫虽然木讷,但是他是爱她的,在去镇上临走之前,告诉妻子,没有妻子会睡不着;临死的时候,对妻子感到抱歉,因为没有帮妻子实现理想。他虽然理解不了妻子,但是他也没有做错的事情。

而弗朗西斯卡肯定也是爱过丈夫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勇气从意大利来到美国了。只是人都会喜新厌旧,又或者是“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心理作祟,才会有这么多痛苦。

《廊桥遗梦》:披着出轨外衣的人性使然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即使已经得到的已经是最好的了。这是人的共性,得不到往往代表着可能性,代表着希望,所以这种心理其实是一种自我麻痹。

我朋友A大学毕业的时候因为和男朋友工作在异地而分手,后来一直对前男友念念不忘,直到前男友结婚后她才终于死心。后来遇见了一个对她很好的人,一年之后就结婚了,婚后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两口子也成了大家眼中的模范夫妻。

只是有时候A去前男友所在的城市出差,还会偶尔约他出来喝咖啡。有时候看她这样拎不清,也会去提醒她,她总说只是见见面而已,可是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明明看到了她脸上的小确幸。

既然我们终究会嫁给那个错的人,那为什么不能将错就错呢?如果任由人性中的贪婪随意生长,最终只会毁掉我们的人生。

弗朗西斯卡是睿智的,直到死这份爱情依然没有变质。虽然她也挣扎过、绝望过,但是最终战胜了自己,才让这份爱情成为永恒。她在遗嘱中说道:

我活着的时候,属于这个家,但愿死了以后,属于他”。

《廊桥遗梦》虽然是以婚外情为主题的,但是这段婚外情背后的东西却更令人深思,它既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又是屈于现实的无奈。

抛开世俗道德,爱情和家庭将是平等的,如果真有那一天,你会怎么选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