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比抑鬱症難發現、難治癒,是讓人無法自控的“魔鬼病”

提起心理疾病,大家首先會想到抑鬱症。隨著網絡的傳播和媒體的關注,大家對抑鬱症有了更深的瞭解。可是你知道嗎?還有另一種疾病比抑鬱症更難發現、更難治療、更加危險,那就是我們今天要提到的躁鬱症。

躁鬱症:比抑鬱症難發現、難治癒,是讓人無法自控的“魔鬼病”

躁鬱症並不那麼廣泛的被公眾所知,但它依舊困擾著眾多人群,美國每25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躁鬱症。什麼是躁鬱症?躁鬱症也稱雙相情感障礙,顧名思義,患者時而達到躁狂狀態,心境高漲、思維奔逸、可以幾天不睡覺不知疲倦;時而呈現抑鬱狀態,興趣減少、精力衰退、心情低落等。聽起來很分裂,所以患者總會被人誤會成“神經病”,被人議論紛紛,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工作。

躁鬱症是可以通過藥物和心理治療來進行緩解和痊癒的,但恰恰是社會中的有色眼鏡給他們帶上了標籤,讓本來就小心翼翼的他們更羞於表達自己的心理問題。那我們該如何做出改變呢?又有什麼方法來緩解躁鬱症呢?

躁鬱症=“天才病”?

每年的3月30日被認定為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之所以是這一天是因為3月30日是著名畫家梵高的生日。

梵高就是躁鬱症患者之一

躁鬱症:比抑鬱症難發現、難治癒,是讓人無法自控的“魔鬼病”

不僅僅是梵高,也還有許多我們熟知的天才音樂家貝多芬、作家海明威、物理學家牛頓等等都受到了這個病症帶來的痛苦,因此有人也稱躁鬱症為“天才病”。

那麼患有躁鬱症的人都是天才?並不然。它能給你帶來一時的成就,同樣它也能帶你入地獄。

所謂雙相情感障礙最典型的特徵是在躁狂狀態和抑鬱狀態的切換。當患者屬於躁狂狀態時,它可以幾天不休息,靈感爆發,思維敏捷,有用不完的力氣,覺得自己就是天才,就像梵高在躁狂時創造驚人,可以很快完成一幅作品。但更可怕的是處於躁狂情況下的人們無法控制自己,他會無緣無故的大吵大鬧、暴怒,出現暴力行為。

躁鬱症:比抑鬱症難發現、難治癒,是讓人無法自控的“魔鬼病”

經典電影《魂斷藍橋》中的瑪拉是無數人心中女神,可她也受此折磨,處於躁狂時期的她變成一個怨婦,尖叫、怒吼、精神崩潰。這樣的模式對人傷害很大,就像一個人把所有的能量用盡然後會癱倒在地一樣。這時他們不想幹任何事,他們轉換到了抑鬱的狀態,會討厭現在自己的無所事事,但又沒有力氣去做,自閉,不想社交,就這樣週而復始的沉浸在其中。

在我看來,這種折磨與其叫做“天才病”不如叫它“魔鬼”,心理、身體、精神三種的折磨,也不難解釋為什麼躁鬱症的自殺率要比抑鬱症的要高。

行為怪異,是躁鬱症在作怪

躁鬱症識別率低,往往在確診為抑鬱症後幾年才被確診為躁鬱症。患有躁鬱症時而狂躁時而抑鬱,對外狂躁,對內抑鬱

躁鬱症:比抑鬱症難發現、難治癒,是讓人無法自控的“魔鬼病”

歌手曹格自爆患有躁鬱症,無法控制自己的思考,將家人拒之門外。電影《一念無明》的男主患有躁鬱症,當躁狂發作時一個人在超市大口大口吃巧克力,被路人拍下發到網上,被人說為神經病。只有他們知道是躁鬱症在作怪,他們也不想卻無法自我控制。

在我眼中,他們更像是一個無助的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被世人理解也不知如何去表達,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或是畫畫,或是寫作,或是大口吃巧克力來緩解。

曾經有位摯友被診斷出患有躁鬱症,我們聊天時她告訴我,興奮時的她可以整夜不睡,滿腦子都是靈感,很亢奮,感覺有用不完的力氣,如果不小心與人起了衝突很難冷靜下來,在他人眼中自己就像是個瘋子;可當精力消耗掉時就會抑鬱佔主導,她整個人都很頹廢,不想見人不想社交,她很厭惡這樣的自己並責怪自己不斷地沉浸在抑鬱之中,她曾在一個禮拜期間只是躺在床上看劇甚至連飯都不想吃,嚴重時她覺得人生失去了希望,那段時間她十分痛苦。她開始研究自己的問題,去找專業的心理諮詢,慢慢的有了緩解。

接受、改變

心理和身體上的其他器官一樣會出現疾病,出現問題不要驚慌,想辦法解決,畢竟問題出現了再怎麼焦慮也無法改變。就如癌症,是很可怕,但倘若有一絲有希望我們也都會去嘗試,不是嗎?

躁鬱症:比抑鬱症難發現、難治癒,是讓人無法自控的“魔鬼病”

面對心理問題也一樣。首先我們需要先去接受它存在的事實

,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去直視瞭解它。

其次可以去找專業人士去諮詢,提出專業的建議。或是找到信賴的朋友傾訴,信任是任何關係的橋樑。

嚴重時需要藥物治療,藥物和心理雙管齊下。不要讓自己沉浸在一個情緒之中,試著轉變思維培養興趣。

當處於焦躁狀態下時,試著做深呼吸,給自己放鬆一下或是做冥想,給自己冷靜的時間,這時家人朋友的陪伴顯得尤為重要。

另外要多做運動,少想多動,許多時候問題不是想明白的,而是在行動中逐漸透徹的。

但不要忘記,最重要的是愛自己,每個人都獨一無二,你都不愛惜自己怎麼要求他人去愛護你呢?

勇於表達,驅散陰霾

雖然近年大眾通過網絡、媒體等渠道對心理問題有一些瞭解,但還是有許多人羞於表達自己的心理問題,不敢去看心理醫生,這是因為偏見。偏見指的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信息為根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或群體的片面甚至是錯誤的看法與影響

之前提到心理問題,人們會把這個詞與精神病聯繫在一起,會覺得就是精神錯亂,可是一旦把人送去精神病醫院,會覺得人生就完了。這樣錯誤的理解一輩一輩的傳下來,對心理問題就形成了偏見。

躁鬱症:比抑鬱症難發現、難治癒,是讓人無法自控的“魔鬼病”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我們通過多讀書,接受教育,以及在網絡普及的大環境下,配合專業人士的講解,相信大家會對“心理感冒”有更好的理解。

越早察覺越早干預,治癒效果越好。你或許知道一些人因躁鬱症而離開人世,但你或許不知道還有許多人在積極的面對,積極的治療,努力的生活。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別憋在心裡,表達出來,發洩出來。

這個社會很包容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自己,沒有人可以對你指手畫腳,所以別害怕,勇於表達出來,向朋友傾訴,找父母出出主意,驅散陰霾,走出黑暗,人間值得。

你知道嗎?風雨之後真的有彩虹!


你對心理疾病有多少了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