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

用戶58669320304


在觀看電視劇時,我們經常聽到宰相、丞相與相國等稱呼。許多人會感到奇怪,他們到底是一個官職不同的叫法,還是不同的官職。今天,文史家為諸位看官講述,他們到底那一個才是正確的稱呼。

一.相同的“相”字

這三個稱呼,都有一個相同字——“相”。該字的起源與原始字義有著兩種不同的解釋。第一種,“相”,由目與木兩個字組成,意為以木代目,則其本意是手杖的含義。而從手杖代替人眼睛,幫助人行走衍生出幫助、輔佐之義。第二種是許慎《說文解字》的觀點:相,省視也,從木從目。則是說相字是在樹上遠眺地下之意,從而衍生為對事物的掌控,瞭解。

無論是那種說法,都可以將“相”字,同治國理政聯繫起來。相在後世的含義, 也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代表,能稱為相的,都是國家的最高決策者之一。

二.範圍最大的宰相

“宰”字出現很早,其組成是“宀”加“辛”,也就是在屋頂下屠宰牲畜的人,後來又衍生出主持,操控之意。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為貴族屠宰牲畜的人逐漸轉變為了貴族們的管家。天子的管家,也變為了天下之宰。

宰字甲骨文

周公旦在輔佐成王時,所居的職務便是“大冢宰”,也叫“太宰”,在周制中,為六卿之首。《尚書》有言:“冢宰掌邦治,統百官,領四海”,可見其權力之大,在周公時期,太宰就是全國最高權力者。

宰相二字首次在史書中出現已經到了戰國末期的《韓非子》中,將“相”與“宰”合起來,其含義是泛指中央的大官。到了西漢陳平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宰相重要性顯而易見,主宰天下之大事。”

但宰相卻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官名,只有金朝將其作為一個具體官職。宰相更多是一個統稱,是一個概念,包括所有的最高輔政者的一個稱呼。宰相制度也是在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沿用的制度,為最高權力者輔政的制度都叫做宰相制度。

所以,宰相作為一個概念,所包括的範圍也更大,丞相、相國、相邦、閣老等都包括在了宰相之中。

三.具體的“相”

宰相不是具體官職,其他的“相”卻都是正式官職稱呼。春秋時期各個國家稱呼有所不同,而到了戰國時期,基本都統稱為相邦,例如著名的張儀,呂不韋都在秦國擔任相邦之職。在戰國時期,統治者離不開相邦,相邦也擁有極大的權力,誰擔任相邦誰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策略。一直到秦始皇時期,相邦都是位高權重,始皇帝繼位後,實行君主專制認為相邦權力過大,於是取消了這個稱呼。漢代恢復相邦之職,但因避諱劉邦,將邦字改為了國字,稱為相國,例如蕭何、陳平都擔任此職。呂后之後,相國之職亦不設人,相國作為一個官職逐漸消失。

蕭何影視劇形象

伴隨著相邦、相國的衰落,崛起的是丞相之職。起初,丞相只是相國的助手,分有左右兩位丞相,輔佐相國處理事務。相國之位不設人後,丞相逐漸成為百官之首,位列三公。漢代設立丞相,唐宋則基本不設立丞相之職,但有相應的官位等同於丞相。例如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等,相當於只是改換稱呼,但因習慣又都可稱為丞相,屬於廣義的丞相。在其發展過程中,帝王們擔心一位丞相權力過大,不斷地擴大丞相的人數,縮小其職能,以達到不危險皇權的結果。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中書省,亦廢除丞相制度,反映出了皇權膨脹到頂峰。

丞相制度沿用一千五百餘年,丞相一詞的含義也由官職名稱逐漸轉變為指代手握相權,掌管國家權力之人。廢除丞相就徹底消滅了這一項權力,在皇權與相權的長時期爭鬥中,皇權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結語:總的來說,宰相是一個泛指和統稱,而相國、相邦、丞相等都是具體官職屬於宰相,丞相制度也是屬於宰相制度。在以後的學習和觀劇之中,不要再對他們傻傻分不清楚了哦。


秋山散人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因為牽扯到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皇朝的核心制度。


宰相,是古代中國輔助君王的最高級別行政官員的通稱,並不是特定朝代的特定官名。在周朝,宰相的官名叫做太宰,秦漢則為相國和丞相。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唐朝和宋朝的宰相則稱之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參知政事,元朝又恢復為丞相,到明清從制度上不再設立宰相,現實操作中,明朝公認以內閣大學士為宰相,清朝以軍機大臣為宰相。

可以說,中國上下五千年,中原王朝就沒有一個朝代真的有“宰相”這個官名,但是每朝每代都有一些官員被皇帝和其他人認為是在承擔“宰相”的職責。


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在上面這句話中,我留下了一個缺口——中原王朝。因為離開了這個限制的話,還真有一個朝代,有“宰相”這個官,這就是和宋朝做了一百年兄弟之國的遼朝。遼朝特立獨行的設立了南北宰相府,每個宰相府都有左右宰相,輔助南北院大王來管理政務。


解釋完了宰相,再來說說相國和丞相。相國原名為相邦,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諸侯國中百官中最高者,一般來說是君主的親信或者貴客,輔佐君主處理政務。像呂不韋在秦國就曾經擔任過相邦的職位。

而丞相則開始是秦國的官名,位在相邦之下,有左右丞相,輔助相邦處理政務。出土文物,秦國東陵器物上刻有金文:

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

這就說明在秦國,相邦和丞相是同時存在的。後來秦統一了六國,而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所以也繼承了相邦和丞相的職官名稱。但是因為漢高祖的名字叫劉邦,為了避諱,就把相邦改成了相國。


漢朝的第一任相國是齊王韓信,而第一任的丞相是蕭何。韓信是諸侯王,而蕭何只是侯,由此也可以看出,漢朝相國的地位是何等的尊貴,居然是以諸侯王來擔任的。後來韓信因為謀反而伏誅,漢高祖就把蕭何從丞相提拔為相國,但是乾的事情還是一樣的。從此以後,漢朝就再沒有相國和丞相併存,往往就是先幹著丞相,等有功之後,提拔為相國以表示尊崇——其實是換個官職名稱還做同樣的事情。

漢朝之後的相國就非常少了,直到東漢末年,董卓進京之後,專橫跋扈,威逼天子,讓漢獻帝封他為相國、尚父。到後來桓玄叛晉,劉裕篡晉,也都是先讓晉朝的皇帝封自己為相國。可以說,自從西漢之後,凡是做過相國這個位子的,不是權臣,就是想篡位的。正常的政治秩序中,已經沒有了相國的位子。


於是漢朝之後,丞相就成為了人臣的頂點,像諸葛亮和陸遜都是以丞相的職位在各自的國家統領百官。而因為丞相權大,到隋朝就把丞相的職能一分為三,分別為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於是丞相這個職位也就漸漸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直到元朝和明朝早期,才短暫的有所恢復,而丞相的終結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因為胡惟庸案廢丞相制度,並且嚴令後世不得再設丞相。至此,無論是相國還是丞相,都徹底的成為了歷史。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經史通義


丞相、相國是一回事,是官職,是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百官之首,位高權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宰相,只有遼朝設為官職,在歷史上泛指執行丞相官職職務的官員。


一.丞相、相國是官職,古代的皇帝,綜理國家大事,軍民工農財文法,繁瑣雜務,根本忙不過來,於是自春秋戰國始設置丞相、相國一職,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為百官之首,相當於現在的政府首腦,總理、首相職務。

如秦朝助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封建帝國的丞相李斯,漢朝助漢高祖劉邦成就帝業的“漢初三傑”之一的丞相蕭何,相國一職,秦漢之後不再設置。

二.宰相,只有遼朝設為官職。

宰相是在不設丞相的朝代,對行使丞相職權官職的統稱。

如唐宋,不設丞相一職,唐太宗時設“同中書門下三品”,之後不久改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員額不定,由多人充任,以分散職權,行使丞相職權,習稱宰相。

又如,明初設置丞相,不久裁撤,以內閣大學士行使丞相職權,內閣首輔亦稱宰相。

再如,清朝始仿明制,初以殿閣大學士行使丞相職權。



但自雍正皇帝設立軍機房,後改軍機處,軍國大事皆經辦理,為清朝最高中樞權力機關,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殿閣大學士變成皇帝授予文武勳臣的榮譽性加銜職務。




z山海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歷史知識問題,在我們日常的閱讀、看戲和交談中常常涉及,我樂於嘗試回答。

綜合而言,相國和丞相,是古代中國輔助君主的最高官員。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期,相國是最高的一位官員,丞相最初是其助手。

丞相作為官員第一人始於秦始皇,以後各朝沿用,多設左右二相,至於誰是首輔,各朝有所不同。

宰相則是對所有君主最高輔臣的統稱,不是實職。宰相所指包括相國、丞相,以及後來的尚書令、僕射、大司徒、平章事、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等。下面分述之。

宰相

宰相是我國古代,對輔佐君主的最高官員的一種通稱,除了個別朝代,並非具體的官名。

宰的字意,原指古代管理祭祀屠宰的人,後引申為主持、管理者;相的字意為輔助。

史傳伊尹輔商尊為相,周公秉周封為太宰,皆輔佐君主的最高官員,後人據此,就將太宰與相合稱為宰相,泛指臣子的最高者。宰、相聯稱,始見於戰國末期《韓非子·顯學》。

宰相所泛指的實職最高官員,在不同朝代的名稱變化很大。包括太宰、相國、上卿、上大夫、令尹、丞相、尚書令(左、右僕射)、中書令、侍中、平章事、大學士、軍機大臣……等等,所有這些官,都泛稱為宰相。宰相可以指一個人,也可以不止一個人。

丞相

丞相,是被泛稱宰相的正式官名之一。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作為首輔,此時的丞相,僅是相邦的副手,有時設有左右兩個。

作為最高行政官員的丞相,始自秦始皇。西漢初期承襲秦制設丞相,後改丞相為大司徒,漢末曹操復設丞相。魏晉南北朝、隋朝與唐初均不置丞相,改為尚書(令或左右僕射)、中書(令)及門下(侍中)三省長官,中唐玄宗恢復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廢丞相的1600年間,丞相的設置斷斷續續。

明清時期,最高的閣輔為大學士、並分有文華、武英等四殿兩閣六級。清雍正朝設軍機大臣,成為實際上的最高輔臣。

後面的各種官職,都是相當於丞相的最高官員。

相國

相國在漢代以前稱為相邦,亦是輔助君主治國的最高官員,最初出現於春秋時期,戰國、秦漢沿用。相邦地位比丞相高,只設一人。最初,丞相僅是相國的副手。

漢初沿用相邦之制,為避漢高祖劉邦的緯,改稱相國。因為相國的權勢很大,有時危及王權,所以多次廢興,逐漸式微。東漢以後,演變成為對當朝最高官員的一種尊稱,常被權臣作為篡權的位置,比如三國時代的董卓、曹操。(圖片及資料取自網絡)


施亦南


三者的區別其實很簡單,宰相是丞相、相國的俗稱。相國是秦漢時期統領百官,總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丞相是秦漢時期相國的副手,負責協助相國處理全國的政務,而在某一些時期相國不設的時候,它就是實際上的最高行政長官,而到三國之後隨著相國的廢除,它也開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



宰相

宰相在中國二千餘年的封建史中基本是沒有用來做正式的官職名的,大多數情況它用來代指各個朝代統領百官,負責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也就是俗稱。如隋朝的尚書令、唐朝的門下侍中、宋朝的同平章事、明朝的內閣大學士,及清朝的軍機大臣等都可被稱為宰相。



當然唯一的例外就是在遼代。在遼代“宰相”曾短期的被用作正式官職來使用,《遼史.百官志》載“南宰相府,掌佐理軍國之大政”。在當時遼國的政治體系以南北面官來分別治理漢族和契丹族,而以南北樞密院來作為全國的最高軍政機構,同時在當時在南北樞密院中還設有南北宰相府來協助樞密院長官處理全國軍政事務。而在當時南北宰相府的最高長官就是南北宰相。當然這個時候南北宰相只是一個協助南北樞密院來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也並不是真正的宰相之職。



其實最開始宰相併不是一個獨立的名稱,它是由“太宰”和“相邦”這兩個官職組成的。大宰據《周禮》載“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這裡的大宰指的就是太宰,在當時大宰就是掌禮、政、刑等六典的最高長官,也就是百官之首。而相邦最早出現在趙魏秦等國,《史記.張儀列傳》載“惠王乃以張儀為相”,而這相指的就是相邦,而自相邦出現他就是各國的百官之首。



而第一次將太宰和相邦合二為一的就是《韓非子》一書,在顯學一篇中它說到“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隨後陸陸續續的一些古書籍也都習慣的利用宰相一詞來代表國家最高的行政長官,如《訓儉示康》“此為宰相聽事誠隘”,亦如《史記》“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填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



相國

“相國”原稱“相邦”,源於春秋的家相。春秋之時主持卿大夫家事的被稱之為家宰,亦稱家相,擔任這個官職的可以說都是卿大夫們最信任的人。而當戰國初年,隨著原諸侯國的卿大夫們逐漸掌握實權,並擁有了自己的國家,比如原晉國的趙氏、魏氏、韓氏等,家相的地位也隨之提高,併成為了各國掌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而在當時這些都被稱之為邦國,所以“相邦”這一官職就順理成章的出現了。



秦朝統一全國後,由於當時的呂不韋在擔任相邦的時候權力過大,甚至威脅到了始皇帝的王位,於是秦朝在呂不韋被罷免相邦之位後,並不再設立,改有左右丞相在總理全國政務。後漢代秦後,劉邦復立相邦位,但因相邦的邦犯了自己的名諱,所以將其改名為“相國”,而漢朝的第一任相國就是韓信,《史記.淮陰侯列傳》在“六月,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後在惠帝時期相國一直被撤銷,只設丞相。後到東漢少帝年間,因董卓進京,相國一職被再次起用,據《三國志》載“卓遷相國,封郿侯,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但隨後因董卓伏誅,相國一職又被廢,直到曹操被封為魏王,建國魏的時候,相國一職又出現,但是此時的魏相國地位顯然要低於漢丞相。之後曹丕建魏後,相國一職逐漸消失,後只有魏末司馬昭擔任過,但自司馬昭後並徹底消失,再未出現。



丞相

丞相作為正式的官職名最早出現秦武王二年,《史記·秦本紀》載“二年,初置丞相,摢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不過這個時候丞相併非是如同我們現在所想的那樣是全國的最高行政長官,在當時它只是作為相國的副手,負責幫助相國處理朝政事務。比如在秦王政初期呂不韋為相邦,昌平君為丞相。



後隨著嬴政對於相國權勢過大的顧忌,再加上呂不韋作為相國時的亂政行為,並在不久就將他廢除。後秦統一全國後就以左右丞相來負責總理全國的政務,也就是爭這個時候左右丞相實際上就成為了全國的最高行政長官。同時在秦二世時期,秦二世為了褒獎趙高的功勞,併為他設立了中丞相一職,然後與左右丞相併列。



秦被漢取代後,大漢延續秦制,但劉邦廢左中右丞相,只設立一位丞相。當然此時的丞相又重新變成了相國的副手,因為劉邦重新指派了人去做相國,比如蕭何就因誅殺韓信有功得以“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 而到了惠帝時期相國又再次不再設立,又重新以左右丞相來總理全國政務。後到了文帝二年,文帝又再次廢除左右丞相,改為僅立一位丞相。武帝時期又再次復設左右丞相,就這樣直到直到東漢哀帝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丞相一直就作為最高的行政長官存在了三百餘年的時間。



後到東漢獻帝時期,大司徒又被改為丞相,並由曹操擔任。而後蜀國建國,由於諸葛亮的關係,蜀國的丞相更是成為了總領全國軍政事務的最高軍政長官,也真正做到了“掌丞天子,助理萬機”。但在不久後隨著東晉十六國亂世的到來丞相、相國雖有設,但都是為如同董卓、曹操這樣的權臣所逼迫帝王封的,實際上與帝王無疑。



而後到隋朝至孝宗乾道八年這數百年的時間,丞相就再未出現,而是被隋朝的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的尚書令、門下侍中和中書令所替代。直到乾道改制,宋孝宗將左、右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為左右丞相,這個時候消失百年的丞相官職才又一次出現,並再次成為全國最高的行政長官。後直到明朝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除丞相,自此丞相才徹底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再未出現。



可以說丞相、宰相和相國的區別,簡單的說就是宰相包括丞相和相國,而相國地位高於丞相,丞相直到宋孝宗時期才被真正確立為是全國最高的行政長官,在這之前大多數情況都是相國才是或實際,或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


澳古說歷史


丞相、宰相、相國,有啥區別呢?

肯定有區別。

丞相、宰相、相國,根本不是一回事兒。至少,丞相和相國不是一回事兒。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看了其他幾位朋友的回答,洋洋灑灑,但錯誤不少。最集中出現的錯誤,是把它們當成同一種官職,說相國出現得比較早,丞相出現得比較晚,都是百官的頭頭兒,同物異名罷了。這樣回答靠譜嗎?絕對不靠譜!

相,是相夫教子的相,現代人理解為“幫助”,其實這個字的本義是“看管”和“視察”。《爾雅》將“相”釋為“視”,也就是“看”;《說文解字》將“相”釋為“省視”,有“視察”的意思。

何謂“相國”?看管一個國家,視察一個國家,那是國君的大管家和代理人,是真正的百官之長。

而“丞”這個字,則是“輔佐”的意思。所謂“丞相”,本義是“輔佐相國”,所以最開始,丞相是相國的助理,相國大,丞相小,相國是總理,丞相是副總理。

如果不信,問問漢高祖劉邦就知道了。

劉邦即大位,手底下既有相國,又有丞相。

公元前203年,韓信破趙,被劉邦封為相國。那時候誰是丞相?蕭何。韓信官大,蕭何官小。

(韓信當過相國)

公元前196年,韓信謀反,蕭何妙計安天下,幫劉邦除掉韓信,立了大功,《史記》是這麼寫的:“上已聞淮陰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劉邦聽說韓信死了,派使臣加封蕭何,讓蕭何從丞相升為相國。

(蕭何本為丞相,升為相國)

蕭何當了相國,丞相位置空了出來,那誰當丞相呢?大家可能猜不到,竟然是樊噲!沒錯,就是那個在鴻門宴上抱著生肘子大啃的狗肉將軍樊噲。事實上,樊噲至少從公元前201年起就掛著“丞相”的銜兒,那時候韓信為相國,樊噲和蕭何都為丞相,位居韓信之下。

(大老粗樊噲也當過丞相,位居相國之下)

西漢叔孫通制禮,文武百官朝見皇帝,排班次序是這樣的:諸侯王在第一排,相國在第二排,太師、太傅、太保在第三排,丞相以及掛丞相銜兒的大將在第四排……

相國比丞相大,比丞相地位高,比丞相排名靠前,這不是劉邦的發明,而是至少從秦朝開始就建立起來的傳統。秦始皇在位時,設相國一人,丞相二人,一個左丞相,一個右丞相,兩個丞相都是相國的助手。

嚴格來說,秦始皇時還不叫“相國”,而叫“相邦”。邦就是國,國就是邦,相邦是至少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正式確立的正式官稱,我們所熟知的那些歷史人物,例如張儀,例如呂不韋,例如二桃殺三士的晏子,都做過相邦。西漢建國後,為了避劉邦的名諱,相邦才改為相國。當然,其他朋友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已經提到,無須贅述。

劉邦比秦始皇聰明,也比秦始皇猜忌,他吸取韓信謀反的教訓,有時候故意空出相國的位置,只設丞相,不設相國(例如他臨死之時);有時候故意空出丞相的位置,只設相國,不設丞相(例如高祖五年到高祖十年之間);有時候同時封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相國,相國下面又安排一堆丞相,讓很多武將都掛丞相的銜兒。這樣一來,像春秋戰國時期那種單憑一個相國(相邦)或貴族世家就能掀翻整個朝局的局面,出現的概率就低得多了。


開周說宋


丞相、宰相、相國都屬於古代朝代的官名,它因朝代的不同而稱為不同,但它們的地位基本都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針對該問題“丞相、宰相、相國”的區別,我們首先應該對丞相、宰相、相國分別有一個基本的瞭解。



1.丞相

丞相,是指皇帝下面最高的行政長官,其主要工作是輔佐皇帝管理政務的官員。丞相起源於漢朝,在西漢時設立為左、右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將丞相之職改為大司徒。丞相在這段時期長達220多年,在後面的朝代都有該職位,有不同的稱謂。直至到了明朝朱元璋廢除丞相之職。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李斯、魏徵、諸葛亮、曹操等人。


2.宰相

宰相同樣是古代輔助君王最高行政長官的非正式通稱。宰有掌握、控制之意,相有交接輔助之意。商朝為管理家務與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實已為官的通稱。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西漢的丞相陳平有過總結:“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傑出的宰相。

3.相國

相國,漢朝廷臣最高職務。戰國時代稱之為“相邦”,如秦國呂不韋。漢高祖時期,將其改為相國,最初有蕭何、曹參擔任。後代對擔任宰相的官員,也敬稱相國。明清對於內閣大學士也雅稱相國。在不同的朝代也有其稱謂。其代表人物:蕭何、董卓、曹參等。



總得來說,宰相,不是具體職務,它只是最高行政長官的總稱。但丞相和相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謂罷了。


內蒙古小寇


宰相是帝王身邊最重要的人,其職責是輔佐帝王,處理政務,推薦人才,統領百官。正如司馬遷《史記》中所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得任其職也。”

丞相、宰相和相國之間,看似相近,其實並不是一回事。在秦朝和漢朝初期,相國和丞相同時存在,相國的地位高於丞相,像蕭何,先是任丞相,然後才任相國的。至於宰相,中原大地上的歷朝歷代,就沒有一個朝代和國家叫過幫助皇帝管理國家的那個大臣叫宰相,周朝的宰相叫太宰,秦朝的宰相叫丞相、相國,那個佐秦始皇橫掃六合、統一天下的著名謀士李斯,後來就當了秦朝的丞相。而那個在趙翼《陔餘叢考》一書中所說,因痛惜趙國被秦國所滅,自己不惜殘害身體,淨身進入秦宮去激發秦始皇家族內亂的趙國公子趙高,也是在當了丞相後,殺盡秦朝宗室,最終導致秦朝滅亡的。漢末三國時期,曹操、諸葛亮都是有名的丞相。

唐朝的宰相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朝的宰相開始也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宰相叫參知政事。後來,宋神宗無豐改制後,左相叫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相叫尚書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宋徽宗時,左相叫太宰、門下侍郎,右相叫少宰、中書侍郎,到了南宋,又幹脆叫左丞相,右丞相。在元朝,宰相叫丞相。

由於在元朝後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將權力委託於丞相,結果造成丞相權力過大,對朝局的穩定造成極大不良影響,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特別是處置了宰相胡惟庸一案後,皇權與相權的爭執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朱元璋一怒之下,取消了宰相一職,而宰相所管理的政務,全部分攤到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六部長官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樣,處理國家政務和大事的權力,就全部集中到了皇帝一人的手中,這也是加強皇權的一招“妙棋”。

也可以說,明朝通過廢除宰相,將決策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行政執行權則交給了六部。然而,皇帝決策總要有商議討論的對象,於是就有了以內閣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為主體的內閣,內閣開始只是皇帝的顧問諮詢機構,後來隨參政日久,權力越來越大,成為朝廷的行政中樞,也湧現了嚴嵩、張居正這樣的權臣,但他們的結局都不夠好。

朱元璋廢除宰相一職後,中國古代史上從此再無真正名義上的宰相,清朝亦復如此。清兵入關後,仿明制,將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內國史院等內三院改稱為內閣,設置內閣大學士,為名譽宰相。雍正皇帝在位期間,成立軍機處,協助皇帝處理政務,執行宰相職權,總攬軍國大計,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儼然是朝廷宰相,但其權威,已與唐宋時期的宰相相去甚遠而不能同日而語了。


帝國的臉譜


丞相、宰相、相國,有什麼區別?我們分別來解釋一下,它們的字面意義?下面只是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什麼是丞相?

首先“丞相”在不同的朝代職能不一樣,春秋一般稱“相”設有“右相”和“左相”,戰國稱“相邦”,秦朝在相邦的基礎上設置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了避諱改“邦”為“國”稱“相國”。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依然設置相國,同時設置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到漢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到東漢末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唐宋時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元朝在中書省置丞相,明朝朱元璋廢止。

什麼是相國?

相國,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在當時又稱相邦,在戰國和秦朝統一六國後,廷臣最高的職務官名。上面也說到,漢朝建立以後,劉邦為了避諱,改“邦”為“國”稱為“相國”。最早相國高於丞相,司馬遷《史記》當中有《蕭相國世家》和《曹相國世家》。相國在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而丞相在同一時間可以同時設立兩個,比如右丞相,左丞相。

什麼是宰相?

而宰相是中國古代對輔佐君主,掌握國家最高權力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國君身邊總攬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為“宰相”。在春秋時代比如祭祀、婚嫁、會盟等等,都有一個禮儀官,這個禮儀官被國王請過來當主持人,稱作為“賓相”,“賓相”一般由儒家擔任。後來,“賓相”逐漸由純禮儀事務性的顧問,而蛻變為政治性的宰相;才從臨時性的僱員,蛻變為國君專任的高級助理。不過中國正式官稱上並沒有“宰相”一詞,宰相只是民間對皇帝身邊最高行政長官的口語稱謂。上面的丞相和國相都可以稱為“宰相”東漢廢掉丞相,最高行政長官是大司徒,那麼大司徒也可以看作是“宰相”。


謀士說


相國和宰相是古代中國最高行政長官,比皇帝低一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高權重,是代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處理國政的最高官職。丞相的官位和級別比相國弱低。


據資料記載,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管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宰相,到了秦朝就改稱丞相,漢朝延續這一官職,東漢漢獻帝時的曹操就是鼎鼎有名的曹丞相。後來的各個朝代也有稱相國的,也有的以上大夫、大學士官位來替代相國。到了明朝,皇帝收回決策權,廢除了丞相或者相國官位,改稱首輔,清朝的軍機大臣就是事實上的相國。


還有的朝代,皇后得寵,那麼國丈就順理成章地成為相國,也有的朝代,皇帝昏庸無能,權臣想篡位,常常自命相國,架空皇帝。


宰相是古代最高權臣的統稱,它不是一個具體的官位或職務,而相國或丞相在大多數朝代是一個具體的官職,是那個朝代官職最高的人,這三個官職不會在同一個朝代出現,只是在各個朝代的稱呼不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