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教師師德缺失?先立心,再育人!

教師和學生在教育事業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然而現在除了個別的教師和學生,大多數老師和學生越來越沒有師德和學風,不成個學習的樣子,也不成個教育的樣子,就像魯迅藉著七斤老太太之口說的那句話,“一代不如一代”。

教育事業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立心,這就要從兩個方面說起,首先來說教育的引導人——教師。

為什麼大多數教師師德缺失?先立心,再育人!

教師這個團體在中國的群體規模越來越龐大,然而它的質量卻越來越劣質,教師這個團體真正能明白自己職責的,僅僅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老師則是將其看成工作一般,宛如工廠的流水線,每天打卡上班混混日子。面對學生只要完成學校所制定的課程進度就萬事大吉,這是如今教師的常態,也從另一面反應出很多老師忘了初心。

相信很多老師剛入職的時候都躊躇滿志,然而剛過了幾年甚至幾個月,就失去了滿腔熱情,從教書育人的老師變成了教書匠,每天想著的是怎樣提高自己的工資,拔高孩子的成績提高績效。那要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的拳拳之心早已不見,父母給自己紅包的孩子在其心中排第一位,學習好的排第二位,學習不好不壞的看心情拉他一把,學習差的則是漠然無視。學生的身心健康與我無關,學生的道德培養我也不管,只要在我這裡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能不能做好人也跟我無關。這就是大多數老師的日常,雖然以偏概全了點,但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卻大有人在。

為什麼大多數教師師德缺失?先立心,再育人!

家長群是學生家長又痛又不能退出的一個團體,如果老師能把在家長群裡花的心思用在研討教學方法上,但一定會有很多優秀的教學方法出現。不少家長肯定也遇到過,有的老師讓孩子填寫父母職業信息的情況,很多老師不懷好意的調查父母的職業,從不怎麼懂事的孩子口中瞭解到父母的工作單位。如果父母的單位好一點能利用上的,就與其孩子搞好關係,時常與家長通個電話。而如果是比較差的單位就與其孩子拉開關係,對孩子不鹹不淡。將自己的教學態度與利益掛鉤,這是把老師做成了生意人,良心都不知道成了什麼色兒。

寫到這裡怕是有很多人要罵我,也有很多槓精要槓。今天不是罵老師,而是來陳述一個我們如今的社會現實,你身邊的老師到底是什麼樣的?相信你自己心裡也有數,我說的這些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屢見不鮮。就如同我剛才說的家長群也是那樣烏煙瘴氣。如同四五個狗腿子捧個土皇帝,剩下的則是低眉順眼不敢說話的家長。

為什麼大多數教師師德缺失?先立心,再育人!

這就是我們教育的隱疾,大部分老師沒有教書育人的心,只有賺錢的慾望。很多家長聽老師講課也都能心知肚明,有些老師站在講臺上還不如放一個復讀機,還有些老師的學識廣博,經典、美文都是隨口即來。這就是我所說的“立心”,有些老師的教學水平或許是非常高層次,但是他沒有一顆教書育人的良心,沒有一顆為了祖國,為了孩子,為了未來培養人才的拳拳之心。哪些老師又能說自己教書是為了中華之崛起而教書、育人、培德的?

為什麼大多數教師師德缺失?先立心,再育人!

老師這個職業是非常神聖的,神聖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是點燈之人,燃起了中國希望之火的人是他們,為了孩子的未來,當老師的一定要慎之戒之,悔之改之,無育人之心則不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