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導語:前幾天有一個單位的女同事,她的孩子剛剛滿兩歲,開始張羅著給孩子報個早教班。一早就在單位的大廳開始諮詢單位其他寶媽關於給孩子報早教班的建議。這談來談去,最後還是說到了費用的問題。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原來這位同事孩子一年的早教費是這麼分配的:爺爺奶奶出三分之一、姥姥姥爺出三分之一、爸爸媽媽出三分之一。聽到這裡,我的心裡真是七上八下的。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想到這只是一個孩子的早教費,那將來還有孩子的入園費、上學學費、上課外課的費、上補習班的費、上初中的費、上高中的費用、上大學的費。真是無窮無盡的費用,難道都是這樣分配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要為此買單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要承擔三分之一嗎?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怪圈就是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當然這裡說的“全民富養”,並不單是指現在的家長經濟普遍有所提高,而是說家長們有一種心理,覺得理應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各種條件,甚至覺得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也應該是這樣想和這樣做的。全家都必須圍繞著孩子這一個核心,從經濟上也是舉全家之力圍繞著這一核心,從精力上也是舉全家之力圍繞著這一核心,從情感上也是舉全家之力圍繞著這一核心,從方方面面都是圍繞這一核心。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這種想法的產生有其特定的背景條件,首先我們的經濟和育兒的條件比起之前有了很大很大的改觀,其次我們的家庭架構也發生了變化,八零後的父母輩基本上都是有兄弟姐妹,而到了八零後則出現了獨生子女這一特殊的群體,一下子沒有了兄弟姐妹,現在八零後也有很多人都當上了爸爸媽媽,八零後的父母也有很多都退休了,這些退休的老人有經濟能力也有時間幫助照顧孫子輩。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所以可以說這種現象的產生有一定經濟發展和人口結構變化的原因,但是這樣全體富養孩子還是有很多的弊端,特別是現在居然出現了跟風的傾向,互相攀比為孩子投入的金錢,選擇一萬的早教覺得還是不如人家選擇五萬早教的為孩子提供的條件,為孩子報一個興趣班就會覺得不如報一堆興趣班的為孩子提供的條件。這樣不就形成了一個怪圈,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孩子就是馬不停蹄的蒙著眼睛往前走,家庭就是馬不停蹄的各種錢花花花,老人也是馬不停蹄的沒有了應該享受晚年時光。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其實作為父母能為孩子提供的是適時適量適合的條件,在自己的能力許可下可以為孩子提供自己能提供的,但是如果為此必須搭上上一輩的金錢和精力真是不應該啊!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盲目的富養也不會起到想要的效果,我們要愛孩子更要愛自己的父母,也要照顧好自己,切勿舉全家之力盲目富養,不僅達不到預期想通過富養達到的目標,反而還會適得其反。在撫育孩子方面,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可以幫忙,但是前提是尊重老人的生活方式,保障老人的生活質量,不要總是考慮小一輩的生活而犧牲老一輩的晚年時光。

怪圈:全民都在富養孩子,結果適得其反!


結語:愛孩子是我們父母天然的一種情愫,愛父母也應該是我們天然的一種情愫,在我們能力的範圍內好好的關愛他們,就是一家人最好的模樣和光景,不需要跟風的攀比對孩子的投入,愛是不能衡量和比較的。所有的真心真情就是最好的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