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受疫情影響,對很多企業來講,2020年都是水逆的一年。在這之中,旅遊行業更是倍受打擊,哀鴻遍野。作為行業巨頭的攜程,此次也是損失巨大,據財報披露,攜程下調2020年第一季度預期,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淨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5%-50%。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攜程也是動作不斷,在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攜程啟動了SOS應急機制,隨後推出了“武漢相關消費者無損退訂”政策,緊接著公佈全球酒店“安心取消保障“計劃,交通出行免費退票服務也是同步進行。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2月5日,攜程發佈“同袍計劃”投入10億合作伙伴支持基金,為攜程平臺上的機票、酒店、旅遊度假等合作供應商緩解資金壓力。3月5日,攜程公佈“中國旅遊復興V計劃“,助力行業回暖復甦,該計劃分為三部分,回暖期、復甦期和反彈期:

  • 回暖期:注重消費者信心的提升,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比如目的地與攜程聯合進行公益傳播。
  • 復甦期:開啟“預約未來旅行”預售產品推廣,通過預售,實現產業鏈提前預熱鎖定預期收益。
  • 反彈期:通過打造自有IP、全產業鏈合作,多種資源組合形式等協助行業全面迎接復甦。

在攜程開啟“旅遊復興V計劃“後僅2周,酒店預售銷量增長20倍。3000份酒店預售套餐,半小時被搶光。

攜程雖為行業龍頭企業,但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也不免有人質疑,攜程哪來的底氣可以帶動行業復甦?


上市那年遭遇非典

攜程成立於1999年10月,那時候,互聯網剛在中國快速發展,新浪、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也都已經成立。但是,互聯網帶來的生活便利還未進入到普通大眾中,特別是在出行旅遊方面,十分不便。也正是因為如此,創始人梁建章看到了旅遊行業的巨大潛力,和季琦、沈南鵬、範敏共同創建了攜程旅遊網,他們認為,公司的未來就是幫助國人解決出行不便的問題。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當其衝就是解決外出時的酒店住宿問題。

為了解決訂房困難的問題,攜程開始在各大城市髮卡,卡片上印的是攜程的訂房電話,客戶只需要打電話就可以訂到房間,相比於當時需要去旅行社才可以預定酒店的方式,此種方法簡單快捷。這也是短時間內讓攜程訂房量激增,實現盈利的主要原因。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除了解決訂房困難的問題外,攜程還抓住了當時購買機票困難的痛點,推出異地購票,購買往返票業務,讓攜程每月的機票預定量可以達到10萬張。

在酒店和機票兩大業務的蓬勃發展下,攜程保持著高速發展,實現盈利,開始籌劃在納斯達克上市。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在上市準備階段,03年非典爆發,全國籠罩在疫情帶來的恐慌之下。一時間,公司營業額、利潤急劇下降,給攜程帶來巨大的打擊。非典帶來的影響像高高的圍牆,將攜程密不透風的籠罩在其中,找不到出路。在沒有退路的情況,梁建章採取了激勵士氣、堅決不裁員、降低運營成本、開拓新的業務來源、堅持戰鬥一線和苦練內功六條應對措施。現在分析來看,梁建章推出這六條措施主要有3個目的:


目的一:穩定軍心

在非典的影響下,攜程的業務基本歸零,公司上下士氣低迷,人心惶惶。梁建章連發幾封內部信,他堅信非典過後,旅遊業勢必迎來報復性增長,攜程將會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堅決不裁員,公司上下共克時艱。一方面可以穩定軍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有充足的人員應對非典結束後的業務爆發情況。梁建章用自身的言行激勵員工,保持信心,疫情過後,攜程將會更好。


目的二:開源節流,熬過疫情

在業務量下降的情況下,攜程採取一線人員輪崗制,管理人員和部分部門每天只上半天半,發60%的工資,以此降低人力成本。銷售人員堅持一線髮卡,做好公關工作。另外,開拓新業務,和招生銀行合作開展信用卡電話銷售項目,並出租閒置的呼叫中心,以此獲得用於熬過困難時期最寶貴的現金收入。


目的三:苦練內功,管理提升

在業務快速增長時期,企業往往沒有精力去梳理內部流程、管理制度。攜程抓住非典這段間隔期,投入大量精力完善管理制度、改進公司流程,培訓員工,提拔業務骨幹,為之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經過非典這段困難時期後,攜程迎來了第一個巔峰,2003年12月,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並創下了3年內開盤當時漲幅最高記錄。


老虎一打盹,追兵四起

在攜程上市以後,在線旅遊行業也迎來了噴井式增長。我們熟悉的各大旅遊線上平臺開始進入市場,如圖1所示。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圖1

上市後的攜程一直處於行業霸主地位,並將當時最大的競爭對手藝龍壓得死死的。在這期間,原來的創業團隊中的季琦最先離開了攜程,創辦瞭如家酒店和漢庭酒店。之後,沈南鵬也離開攜程,創辦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會。在2006年,梁建章也離開攜程,赴美遊學。在梁建章離開攜程這段時間,藝龍和去哪兒開始快速崛起,動搖攜程的市場地位。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2010年,藝龍打出“訂酒店,找藝龍”的口號,並且表示酒店比攜程貴就賠3倍差價,直接公開叫板攜程。攜程除了在酒店方面受到來自藝龍的壓力以外,另外一大利潤來源的機票也受到了來自去哪兒的圍攻。

2013年,梁建章重新迴歸攜程,而此時的攜程已不同於往日,四面受敵。在迴歸後,梁建章做了兩件大事:

  • 對外:資本運作,收購補短板,爭搶互聯網移動市場
  • 對內:內部改革,重建組織架構


靠連橫實現壟斷

2014年,同程和藝龍決定聯手共同對抗攜程,並且雙方發佈了“藝起同行”的戰略合作發佈會。但是,這次合作剛公佈沒多久被攜程破壞了,梁建章在蘇州約見了同程創始人吳志祥,表示雙方再繼續爭鬥下去,反而兩敗俱傷,倒不如一起聯手共發展。最後,攜程投資2.2億元入股同程,同程選擇向藝龍賠付3000萬元違約金。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在成功插足“藝起同行”一年後,攜程又出資4億美元,收購了藝龍37.6%的股權,成為藝龍第一大股東。

除了入股同程、藝龍外,在途牛上市之前,攜程與途牛達成協議,在途牛IPO完成時以發行價收購途牛價值1500萬美元的股份,交易完成後,攜程可以向途牛指派一名董事。此次協議的達成,讓攜程和途牛從競爭對手變成了“朋友”。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在搞定了同程、藝龍、途牛這些對手後,當時的市場上,還剩去哪兒是攜程的強勁對手。2015年8月,去哪兒遞交反壟斷文書,表示要和攜程血拼到底,但是10月份,梁建章會見了去哪兒大股東百度李彥宏,用攜程25%的股權置換去哪兒50%的股權(其中投票權為45%)。至此,雙方競爭告一段落。

以上就是梁建章重新迴歸攜程後對外部競爭對手的做法,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後,逐個擊破,將競爭對手收於麾下。


事業部、小事業部和創業單元

有言道,攘外必先安內。梁建章回歸後,著手調整內部組織架構,將原來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調整為事業部制,更加扁平化。

梁建章對於此次組織架構的調整用“拆散攜程,再選出一批狼來”來形容。“拆散攜程”指的是將原有的金字塔結構的組織拆散,這種集中式的組織會導致決策運行效率低下,不利於市場作戰。“再選出一批狼來”指攜程將公司業務劃分為了住宿、交通、旅遊度假、商旅等事業部(Business Unit),每個事業部BU下面劃分更小的SBU(Small Business Unit),如機票、火車票、團購等,除了SBU以外,還有更小的創業單元EU(Entrepreneurship Unit),鼓勵員工內部創業,而且每一個單元都有自己獨立的CEO,對整個單元的業務發展、營收等負責。

攜程在疫情下日子不好過,當年遭遇非典仍成功上市

在攜程這套事業部架構中,最為核心的還是其激勵體系——創業單元EU未來可以在攜程內部估值“上市”。對於剛創立的EU,公司會給予一定的資源支持,員工可以掏錢入股,每半年估值一次,估值的方式透明公開,員工知道怎樣可以有效的提高估值,當估值達到一定值後,可以晉升為SBU,SBU可以晉升為BU。在員工收益方面,創業團隊除了正常的工資收入以外,還可以拿到自己項目的期權,未來內部上市後,可以套現。如果晉升到SBU,則可以搭配一定比例的攜程公司的期權或股票。當然,如果所在的單元做的不好,也會被別的單元吞併掉。

在各個BU相對獨立的情況,如何保證當出現跨部門,跨BU的問題出現時,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去解決呢?攜程通過“委員會”機制在控制,在攜程內部,有產品委員會、營銷委員會、服務委員會、戰略委員會等各種委員會,委員可以投票表決,解決矛盾,保證攜程的最高利益和對外一致的形象。

通過這一套的機制的設計,幫助攜程可以快速靈活的應對市場變化,保持組織的創造力和活力。

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與重建,攜程達到了線上旅遊業無人可及的高度,開創了新的巔峰。

攜程真的已經獨霸線上旅遊業了嗎?面對飛豬、美團等行業新貴的挑戰與衝擊,現在的攜程是否已穩操勝券?我們的剖析從未停止,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