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被”出海

攜程“被”出海

10月29日,攜程20週年慶典上,攜程董事會主席梁建章宣佈變更了攜程的英文名,從“Ctrip”改為“Trip”,並提出了攜程的下一個目標——國際化。只不過,內行人看來,攜程的出海,頗有一些“被迫”的意味。

10月29日,在攜程20週年慶典暨全球合作伙伴峰會上,在“攜程四君子”季琦,沈南鵬,範敏的注目下,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宣佈,攜程的英文名稱由Ctrip更名為Trip.com。拿掉了C的“Trip”不僅表面上看上去更“洋氣”,其還將下個十年戰略放到了國際化上,提出了“三年成為亞洲最大國際旅遊企業,五年成為全球最大旅遊企業,十年成為無可爭議最具價值和最受尊敬的在線旅遊企業”的目標。

而不論是美團,飛豬的殘酷競爭格局衍生到海外發展戰略,還是攜程今年年初被曝“大數據殺熟”而一度陷入輿論風波,攜程的下一個十年目標,頗有些“對症下藥”的感覺。

Trip.com這個域名註冊於1998年,先後輾轉在海外公司Expedia、Gogobot。媒體報道,2016年底,攜程斥資併購Gogobot公司,Trip.comd的域名遂歸於攜程,但併購金額未向外界提及。

域名購買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坊間傳當年馬雲從50萬創業資金中拿出五分之一來收購域名alibaba.com。域名圈估值屋脊則屬“紅衣教主”周鴻禕,其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操作莫過於他斥資一個億收購品牌域名360.com。域名圈的末世屬於匹凸匹前實控人鮮言,其曾花了500萬買下P2P.com的域名,但匹凸匹最後也沒把互金業務搞成。

不過,即便是大量基於PC端的奇虎360,或者是蹭熱點蹭到上法院的鮮言,他們購買域名也要追溯到四年前了,也很少有大型企業將換域名當成里程碑事件來宣傳。

攜程的思考或許並不難理解——2018年美國出現了域名價格回升的神奇景象,緣起第二次互聯網革命在美國發芽。當國內OTA(在線旅遊)紅海格局無法扭轉的時候,攜程的經營思路轉向海外,是“明智之舉”,亦或是“無奈之舉”。

“三次創業”

在梁建章和CEO孫潔看來,Trip.com的海外征途,將是攜程自2013年以來的“三次創業”。

在一封20週年慶典前的內部郵件中,孫潔寫到:“20年前,攜程初問世,以‘鼠標+水泥’打造了傳奇的第一次創業;6年前,少年的攜程奮勇拼搏,憑藉‘移動互聯+一站式服務’推動了轟轟烈烈的第二次創業;今天,青年的攜程立足中國、放眼全球,讓我們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開始攜程的第三次創業”

2010年,為應對移動互聯大潮,攜程正式對外發布無線戰略,大規模進入移動互聯網領域。攜程內部則啟動“小老虎”計劃,在每個細分業務部門設置CEO,CTO和CFO,形成創業小組,風險收益共擔。這種模式放到現在,用流行的話說叫做“事業部改革”,或者“內部創業”。

彼時,“攜程四君子”已經是推動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標杆級人物,但未及2010年,“攜程四君子”已然勞燕分飛。季琦幹起了最熱衷的創業,幹起瞭如家漢庭,沈南鵬回到最熱衷的投資領域,加入紅杉資本並組建了其中國基金,成為了現如今的中國投資教父,而被其他三人稱為“書呆子”的梁建章卻選擇迴歸校園鑽研人類學,為人低調地連他的導師在沒到中國前都不知道他曾擁有一家上市公司。

二次創業時的攜程與如今面臨著頗為相似的處境,訂票漏洞,保單銷售漏洞帶來的口碑問題,新經濟業態帶去的架構調整的問題,逼迫著被“書呆子”梁建章回國,重新上馬攜程。

攜程人有著頗為驕傲的過去,攜程的旅行社區是當年“UGC”模式的遠祖,攜程的旅行推薦似乎差一點就讓大眾點評沒有立身之處。攜程人遇到如今枉稱自己為“模式”的商業,都會笑談“這都是我們當年玩剩下的”。

然而即便“二次創業”沒有讓攜程被移動互聯時代拋棄,攜程也不是當年一覽眾山小,“路演打橋牌”時的攜程了。

更重要的是,由沈南鵬一心扶植的美團和王興,已然成為了攜程最大的敵手。

無奈的味道?

本次峰會上,攜程對外發布用戶報告。報告顯示,就攜程第一批用戶來看,1999年,人均年訂單數約為2單,訂單均價約為750元;到了2018年,人均年訂單數已經超過14單,訂單均價超過1600元。20年間,年旅遊消費金額增長了10倍。

但OTA領域有一句老話:得酒店者得天下。住宿預訂的增長成了OTA發展的支柱力量。

攜程從始至終專攻的領域只有一個,就是酒店旅遊。從酒店旅遊展開的酒店預定、旅遊管理、訂餐服務、機票預訂等一系列業務是攜程的主要收入來源。而這也是攜程的一大隱患,一旦酒店旅遊業被攻破,則攜程的整個商業模式或將受到沉重的打擊。

轉折點在2018年財報。攜程的2018年財報顯示,攜程收入為309.6億元,歷來是攜程重要支柱的酒店預訂業務收入為115.8億元,佔總收入的37.4%。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對於酒店預訂間夜數,攜程只是一筆帶過。

而同時間段,從美團發佈的財報可以看出端倪,美團財報中稱2018年公司國內酒店間夜數為2.8億,同比增長38.5%,其國內酒店客房處理數量超過了包括攜程在內的所有競爭對手。

之後攜程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更能說明問題。財報顯示,住宿預訂和交通票務是攜程的主要營收來源,報告期這兩大業務均貢獻了34億元的營收,共給攜程貢獻了近八成的營收。住宿預訂曾是攜程的優勢業務,但如今這一優勢已不再。

根據Trustdata發佈的《2019年上半年中國在線酒店預定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美團的酒店訂單量佔比達到50.6%。國內住宿預訂業務的市佔率上,攜程顯然已被美團超越。

或早就感覺到了商業危機,從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攜程就開始向低線城市滲透。對於攜程而言,拿下下沉市場並不容易。無論是流量上還是成本上,顯然美團更有優勢。美團有高頻次的外賣需求提升訪問,超級APP搞定所有同類需求。

同時,攜程闖進了美團點評的主戰場,美團點評業也予以反擊。美團進軍中高端酒店,衝擊攜程的根基業務。根據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美團的中高端酒店業務同比增長迅速。

競爭就是此消彼長的過程。而國內市場的容量是有天花板的,在競爭的過程中,攜程的營收增速也慢慢下降。財報顯示,攜程的收入增速從2017年39.24%的高增,降到了2018年15.56%的中低速;毛利增速從2017年52.38%的高增,降到了2018年11.41%的低速,進入平穩發展期。

業績增長放緩,下沉市場阻力也不小,為了尋找更多的發展空間,攜程開始了全球化步伐也就順理成章了。

“被迫出海”

事實上,攜程在國際業務的佈局上也早就開始了。2016年1月,攜程投資印度最大的OTA平臺MakeMyTrip1.8億美元,後於2019年8月底,攜程通過與Naspers進行換股交易,成為MakeMyTrip的最大的股東。2016年11月攜程收購了英國旅遊搜索巨頭天巡;2017年攜程Trip.com;2018年攜程收購印度B2B旅遊平臺Travstarz Global Group。

根據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攜程的國際業務營收佔比超過35%,其中,國際酒店和國際機票業務增速是中國出境遊增速的兩倍之多。攜程此前曾披露,國際火車票業務已佈局到了5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打車服務也已覆蓋歐美和東南亞47個國家、超過785個城市。

攜程CEO孫潔在演講中提到,目前攜程集團的全品牌矩陣已經可以觸達全球人口總量的7成左右,一共輻射52億人口。梁建章稱在攜程4億的用戶中,有1億用戶時海外用戶。但顯然攜程大部分營收還是來源於選擇出境遊的中國人。

國際化戰略最重要的的,仍然是酒店業務。2019年5月27日,攜程與印度知名的經濟連鎖酒店——OYO酒店達成合作。OYO酒店是僅次於希爾頓和萬豪的全球第三大連鎖酒店。

不過,隨著攜程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攜程也必須與其他國際巨頭如Booking集團和Expedia在全球酒店領域進行競爭。據瞭解,Priceline Group是美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旗下有Priceline、Booking、Agoda等,收入規模是攜程的十幾倍。這些企業在全球在線房源上也更有優勢。

此外,依託於支付寶在海外的佈局,以及阿里系的資源支持,飛豬在國際業務競爭中顯然也很有優勢。攜程的三大目標似乎並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