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共建”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村企共建”是当前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街道东华村将企业社会责任与社区公共事务相联结,在经济实体与社区之间构建出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产业发展与社区治理相互融合,推进产业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东华村辖区有吉利、沃尔沃等汽车产业,社区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先、以企业反哺社区为引,重塑村企生态圈、构建治理共同体,着力产业社区建设助推社区治理。

夯实“社区党建+企业党建”的“基脚石”。在党建工作中,社区与企业共过组织生活、共叙战友情谊,通过与辖区企业党组织签订党建协议,认领党建结对项目,共同承担党建工作责任,共同策划“初心课堂”项目,创新村企党建互动新格局。现“初心课堂”已开展30余堂,极大加强了社区党组织与企业党组织的感情联络。2019年社区引导辖区企业筹资20余万元建设邻里公益菜市,共筹社区微基金10万余元。吉利汽车、同仁堂、久德等企业入驻以来支持东华村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帮扶资金1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00余个。

织密“社区网格+企业网格”的“治理网”。村党委实施党组织网格化机制,组建“社区党组织+片区网格负责人+群众”的党群网格队伍,形成组织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片区、片区负责片区的“红色网格”,做到“合理织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责权分明”。通过组织生活联过、文化活动联谊、困难群众联帮、品质社区联建的区域化党建“四联工作法”,积极引导辖区企业参与社区治理,共享治理成果。按照“党建搭台、社区共建”的思路,积极动员房地产公司、物管单位参与社区治理,在商业楼盘集中的龙腾东麓城设置党群连心驿站,下沉政府服务全部事项,接受问题咨询、情况反映、事务办理等,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100米。

培育“社区团队+企业团队”的“孵化器” 积极培育“自组织”,成立以党员为主、员工为辅的“一呼百应”志愿者服务队伍,提升对企业周边文明交通劝导、企业员工就业服务的保障水平。创新共治议事平台,构建“政府指导、企业协同、社区参与的“东华邻里”产业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积极推进社区公共事务民主协商,实现产业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民主监督管理。“一呼百应”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陈可生、向东、杨映红、刘霞、陈迪佳等200余名志愿者纷纷报名,并主动走上街面,管理路面停放车辆,为企业员工做好道路畅通保障。疫情期间更是主动找到协会,冒着感染的风险,为返家的企业员工办理疫情期间临时出入证件、帮助他们测量体温,为企业的复工复产做好后勤保障。

此外,东华村引导产业工人与属地居民融合互动,营造良好社区生态体系,坚持1个党委的核心领导,成立居民素质提升委员会、物业与环境管理委员会、自治管理委员会(业委会)、基金管理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服务委员会6个职能机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的作用更加凸显,对邻里关系淡漠、占道经营突出、居民家中突发意外等实际问题,创新开展邻里集市、邻里情等活动,切实回应居民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

通过构建治理共同体的做法,社区发生三大变化。

一一产业生态更加健全。辖区内三个大型商业楼盘居住的绝大部分都是产业工人,通过提供优质的生产生活服务,解决了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使辖区内的职工能住得下、安得稳,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为建设职住平衡、人居环境优良的产业生态圈做出了贡献。

一一社企联系更加紧密。通过社区与企业的有效沟通,积极互动,主动服务,建立起社区与企业融洽和谐的良好关系。同时,企业的一些简单问题在村级层面就能得到有效回应甚至解决,免去了企业东奔西跑的麻烦,也减轻了上级政府部门的负担。

一一社区氛围更加和谐。社区、企业、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以后,社区治理中的不少矛盾都得到了有效化解,社企融合、邻里融合的新型社区关系正加速形成,为社区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产业社区治理过程中, 企业协会、商会、联谊会、兴趣小组及各种论坛等自治团体的形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辖区企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村企共建”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