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攆她不走,薛寶釵最後為何又自己搬出了大觀園?


多次攆她不走,薛寶釵最後為何又自己搬出了大觀園?

87版《紅樓夢》薛寶釵

作為紅樓裡靈魂人物的薛寶釵,首次出場就是:年歲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

所謂的第一印象,薛寶釵成功地讓榮國府的一眾老少都對她讚賞有加,加上她後來進退得宜的為人處世,不但和府裡的公子小姐們處的好,更是收穫了不少丫頭婆子粉絲的青睞。

因此,雖是寄居,但日子也過得如魚得水。 後來大觀園修建,元春省親後,怕家人因為皇威封了園子束之高閣,辜負這片美景,便下諭旨讓家中兄弟姐妹都住進去,其中著重點名了寶釵。


書中原話:想畢,遂命太監夏忠到榮國府來,下一道諭,命寶釵等只管在園中居住,不可禁約封錮,命寶玉仍隨進去讀書。



如此領了諭旨進了大觀園的薛寶釵,可謂底氣十足,誰也不敢攆她出去,那最後為何要從大觀園裡搬出來呢? 這裡面的糾葛就有點深了,其中更牽扯到掌家夫人的利息網。


第一個原因,賈母的偏心

榮國府承爵的是賈母的長子賈赦,為一等將軍。次子賈政只是蒙皇恩賜了個主事之銜。 如果樹大分枝,榮國府自然是賈赦的,而賈政一支將遷出府外變成旁系。 因此賈政又沒個正經的好官,將來還得被分出去,在賈母的眼裡著實是個可憐的人兒。


多次攆她不走,薛寶釵最後為何又自己搬出了大觀園?

家母和賈赦賈政

於是,她替賈政娶了四大家族門當戶對的王夫人,至於賈赦原配死了,填房繼室邢夫人不過一般尋常家的女兒。不但如此,還合謀二兒媳讓賈赦之子賈璉娶了王夫人的內侄女王熙鳳。 整個家人陣營皆有利於次子賈政還不夠。 她還行使了她老太君為老不尊的最大權利,逼讓長子賈赦讓出當家人的權利以補償可憐的賈政,並且帶著賈政住了本該是賈赦的正房大院,還讓王夫人接掌了邢夫人的管家之權。

這樣無理取鬧地場面只因為她是母親,孝道壓過天。 賈赦能怎麼辦?在外面他是榮國府的男主人,在內他什麼都不是,自己家還得看別人臉色,哪怕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失望又無奈的賈赦,對人生也沒啥追求了,所以他就墮落了,蠻橫霸道,貪財寡情,沉迷女色,六親不認。 作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賈母實在是沒臉還罵賈赦的不務正業。連根子都歪了家族,大廈傾也是遲早的事兒。


第二個原因,為平衡同協管家


也許是做了這麼多之後,賈母終於覺得有些太過,畢竟這榮國府賈赦才是真正的男主人,她帶著賈政鳩佔鵲巢,被外人提起來,也是要臉面的。

不能讓邢夫人掌家,那麼賈赦兒媳王熙鳳是個不錯的人選,而且還是賈母她自己選的,又是王夫人的內侄女。 等同是一家人,再爭也爭不到哪裡去,於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協同管家,你看王熙鳳是賈赦的兒媳,傳出去這府裡還是以賈赦為主的主子。 臉面有了,內裡也實在,賈母皆大歡喜啊。

多次攆她不走,薛寶釵最後為何又自己搬出了大觀園?

王夫人

但是其他人不高興了,邢夫人本想管家撈幾個銀錢接濟孃家,被兒媳截了胡,這兒媳還是對方陣營王家的人,跟她也不是一條心。 王夫人也不高興了,王熙鳳本來就是用來拉攏陣營的,如今讓她和自己協同管家,豈不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就算她是自己的內侄女,此一時彼一時,再親,也是別人的兒媳婦,以後還能跟她一條心嗎? 可是不高興又有什麼辦法,誰又能奈何得了賈母,連賈赦不都退居別院了嗎?


第三個原因,昭然若揭的野心


薛寶釵是紅樓夢裡少有的奮鬥者,她跟院裡其他嬉笑玩鬧的姑娘不同。她一直目標明確,家世的敗落讓她比其他姑娘們懂事得更早,別看她家背了四大家族之一,世襲皇商巨賈的名頭,但因為爹死的早,哥哥又不堪大用挑不起大梁,孤兒寡母爭到的財產又能供她們維持多久的體面呢?

多次攆她不走,薛寶釵最後為何又自己搬出了大觀園?

薛姨媽,薛寶釵,薛蟠

進宮選秀這條一飛沖天的青雲路被腰斬以後,她的年歲已經快到該擇婿定親的時候了。然而就她家目前父死茶涼,門庭冷落,孤兒寡母的條件。必然沒有啥好條件的未婚男子供她挑選。更何況她卓爾不凡,滿腹才華,還是差點選秀成功的人,怎能配一個太差的夫婿?怎麼也得出身四大家族,跟她門當戶對吧! 況且見慣了奢華,讓她如此由奢入儉,真的很難。

所以薛姨媽帶她們兄妹來投奔姐姐王夫人的時候,見了榮國府的排場講究,以及倍受賈老太君疼愛的寶玉,她心底的不甘終於找到了土地,落腳生根,她覺得這簡直就是老天爺在幫助她,想瞌睡了就有人遞枕頭,簡直心想事成。

目標明確地暗中巴結,讓倍受管家之權被削分苦惱的王夫人眼睛一亮,她歷來看不上身體病弱又尖銳刻薄的林黛玉做兒媳,健康能幹又世故圓滑的寶釵委實是個不錯的明選,而且還是跟她沾親帶故的姨侄女。如果將來是她做自己兒媳來管家,想必便沒有了這般煩惱。

王夫人對薛寶釵的青睞,對於過來人的王熙鳳豈會不知,面對威脅自己管家之位的人,哪怕兩人是姑表姐妹,那也是潛在的敵人,自然是提防著親不起來的。


第四個原因,致寶黛失和


榮國府裡的人都知道,賈母有心撮合寶玉和黛玉二人,只不過目前兩人年紀尚還太小,不便提及,便讓他們如兄妹般處著玩。 但是寶釵一來,網絡得府裡的小姐哥兒們都圍著她轉,頗有孤立黛玉之嫌,這讓疼愛黛玉的賈母頗為不喜。

多次攆她不走,薛寶釵最後為何又自己搬出了大觀園?

林黛玉和賈寶玉

其次,寶釵太過算計,明知寶黛有木石前盟,卻以自己的金項圈和寶玉的通靈寶玉傳出金玉良緣的輿論話題,惹得寶玉和黛玉常常失和鬥氣,氣得賈母想方設法的想要趕薛寶釵出去,為此還隆重地給她舉辦了一場生日宴。

一般未出閣的女子,舉辦隆重的生日宴,那只有一個目的:宣示外界,我家有女初長成,大夥兒有意的可以來提親了。藉此提醒寶釵趕緊地回去嫁人,不要再在府裡挑撥離間,惹得賈母看好的一對小人兒天天因為她慪氣。

但寶釵是誰,最善端著明白裝糊塗,她知道寶玉是她改變命運的最後一個機會了,不抓住他,就永遠與這錦繡膏梁的富貴鄉失之交臂了。

所以她裝傻,只要不明說,她是絕不會走的,況且王夫人喜歡她。


第五個原因,揭短打臉王熙鳳


王熙鳳在榮國府裡精明能幹潑辣利落的掌家才能,是有目共睹的,眾人皆會讚歎一聲。 無論從家世,從樣貌來看,都是個極為出挑的女子,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家是武將世家,又把王熙鳳當做男兒般養大,所以不識字,不通文墨。

一個不識字的人,尚且能把榮國府管理的井井有條,若是換了她滿腹才華,聰明不凡的薛寶釵,肯定只會更上一層樓。 所以薛寶釵從骨子裡是輕視王熙鳳的,大概是因為是熟人,便不知不覺卸下了她溫柔和善知書達禮的面目,對比自己年長的王熙鳳毫無尊重稱其為“鳳丫頭”。


多次攆她不走,薛寶釵最後為何又自己搬出了大觀園?

王熙鳳

作為府裡的實際掌權人,王熙鳳可是有頭有臉的,連寶玉都未曾對她如此不敬。 就是在賈母王熙鳳面前也照說無妨,第三十五回中,寶釵就當著眾人的面奉承賈母:“我來了這麼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他怎麼巧,再巧不過老太太去。

不知道的人以為她兩姑表姐有多親暱,人前人後這樣不拘小節的拿大。實際上,王熙鳳只客氣地喚她寶姑娘,叫黛玉,湘雲便親暱多了。 除此之外,人前人後毫不避諱數次打臉揭王熙鳳不識字的短兒。


在四十二回中,薛寶釵在眾人前說:“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


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不識字不代表別人不聰明,王熙鳳的聰明可是拔了尖的,寶釵這樣明目張膽地諷刺王熙鳳愚笨,又不著痕跡地展示自己的聰明,再加上當玩笑話的說出來,讓王熙鳳下手無力噎得慌。

王熙鳳是誰?那可是個睚眥必報的人精兒。況且這人還將是她最大的勁敵,賈母的心思她早摸透了。接著她因為傻大姐繡春囊的事兒,又被早看她不順眼的王夫人藉機生事狠狠地訓斥了一番她管家不利,積火積怨,新仇舊恨。

於是趁著這次抄檢大觀園的機會,王熙鳳不費吹灰之力就成功地將其攆了出去。

理由很簡單,薛寶釵不是賈家的人,豈有抄起親戚的道理。

以前薛寶釵可以裝傻裝糊塗,但這次真裝不下去了,因為所有院兒都抄檢了,就她的蘅蕪苑沒抄,要是東西被抄檢出來還好,要是沒抄出來,嫌疑是如何也洗不清的,只得無奈避嫌找藉口被迫自願搬出了大觀園。

與其說薛寶釵搬出大觀園是王熙鳳和王夫人因掌家鬥法的犧牲品,其實跟她自身也是有很大的關係,她自己若不是如此咄咄逼人,王熙鳳也不會這般反打她的臉面。

縱然她歲數大了,著急婚事,也難免急功近利了些。須知,心急是吃不著熱豆腐的,吃相難看,總有燙著嘴巴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