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近期网络上上映了好几部关于盗墓题材的影视剧,比如近期上映的《鬼吹灯》系列, 其中很多影视剧都是根据盗墓题材的小说拍的,比如《鬼吹灯》和《盗墓笔记》系列。这些盗墓题材的小说在网络上影响很大,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小说中的猎奇惊悚和诡异的情节,是大家喜欢看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这些小说和影视剧中提到的很多关于盗墓的情节,究竟是虚构的还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关于古代盗墓的那些事。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鬼吹灯之龙岭迷窟》剧照

关于盗墓的诡异事件

盗墓这种事情,在古代历史上很常见,各种官方盗墓和民间盗墓的情况都有。尤其是在王朝更替的时间段内,社会环境动荡不安,皇帝的陵墓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所以各种盗墓势力很容易在这个时间段内开展盗墓活动。

北宋被灭之后,其中有一位皇帝的墓群多次被盗墓贼光顾,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元代盛如梓的一本笔记小说《庶斋老学丛谈》中,记载过关于赵匡胤的墓被盗的事情。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宋太祖赵匡胤

说的是北宋末年的,洛阳的一个叫朱漆脸的盗墓贼,纠结乡人进入了赵匡胤的陵墓,打开了赵匡胤的棺椁。

虽然朱漆脸盗墓的时候,赵匡胤已经死了160多年了,但是尸体并没有腐烂,因为古代也有专门的防止尸体腐烂的技术,就是往尸体里面灌水银。

而朱漆脸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后,看到了赵匡胤尸体上的玉带,就想把它取下来,可是由于赵匡胤已经死了,再加上身体肥胖,又被灌了水银,所以几人费了半天劲也没有抬起来于是朱漆脸用绳索穿过赵匡胤的背,翻身座于尸身之上,将绳索系在自己脖项上打了个结用力搬动,没想到尸体搬起来的时候突然喷出了一股黑褐色液体,朱漆脸躲避不及脸上被喷个正着。

这一下把朱漆脸吓得扭头就往外跑,回到家中用清水洗了半天也没有洗掉脸上的液体,慢慢的液体渗入皮肤,久而久之脸部便落下了一块暗褐色痕迹,后江湖中便称其为'朱漆脸'!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算是一件很诡异的事情,但是我们现在来看的话,其实就是因为赵匡胤尸体里面的水银喷到脸上腐蚀皮肤形成的。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比盗赵匡胤墓还有名的,就要数孙殿英盗清东陵的事件了。民国年间军阀孙殿英借助军事演习,用炸药开道把慈禧太后的墓打开了,从墓中盗走了很多宝贝。而孙殿英盗慈禧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诡异的事件。

孙殿英把慈禧的棺椁打开之后,就在盗取棺材里面的宝物的时候,慈禧的尸体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本粉红的脸色突然间变成了黑紫色,本来闭上的眼睛也睁开了,嘴里的牙齿也露出来了,手指也卷曲成握拳状。当时的盗墓的士兵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老佛爷显灵了。

其实尸体出现这些现象就是因为古墓中原来的密封性很好,空气不流动,氧气含量很少,而在密封的环境下尸体中加入水银才可以保证尸体不腐烂,而墓室一旦被打开,空气进入以后,用不了多长时间尸体肯定会发生腐烂萎缩。而皮肤萎缩之后,尸体自然就会出现眼睛睁开,牙齿外露,手指呈握拳状这样的现象了。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这里还要说一下,古代的盗墓贼进入墓中都会带着油灯一类的照明工具,这些工具燃烧需要氧气,而墓室中往往氧气含量比较稀薄,所以时间一长这些燃烧照明的工具可能就会因为氧气不足而熄灭,也就有了"鬼吹灯"、"鸡鸣灯灭不摸金"的这些说法。

现在人们在进入比较深的洞穴或者地窖的时候,也有用蜡烛或者火把来检验氧气是否充足,判断人能否安全进入。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另类的盗墓贼

关于盗墓,很多人认为盗墓贼就是奔着金银珠宝钱财去的,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些盗墓贼不是为了钱财去的,而是为了盗过去死人的笔墨纸砚。这些盗墓贼一般都是文人,挖开坟墓后不为盗取金银财宝,而是去找笔墨纸砚。

除了为笔墨纸砚盗墓的文人外,还有为了美女盗墓的。三国时期的庄武帝听说宋孝武帝刘骏的妃子殷淑仪非常漂亮,比天下所有的美女都好看,于是就想让人把殷淑仪找来看看。结果发现殷淑仪已经死了半年了,最后庄武帝就让人把殷淑仪的墓打开了,跑到她的墓中一探究竟。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其实关于盗墓的这些诡异现象的背后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之所以这些诡异的事情流传的很广,人们也愿意听,一是盗墓本来就是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事情,都是跟死人打交道,而盗墓贼也是做贼心虚,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不正常的现象,马上就能跟鬼神联系起来。

其实这都是古人认识的局限性,再加上心理作用的暗示,所以就产生了很多关于盗墓的诡异事件。二是墓主人也会人为制造一些诡奇的传说,以保护自己的墓地不被破坏。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盗墓界的祖师爷——曹操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历史上虽然很多皇帝的古墓都被盗墓贼破坏过,但是也有很多皇帝的陵墓让盗墓贼无计可施。

要说到帝王的墓葬中保护的比较好的,就必须要提到曹操墓。

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

历史上曹操为了防止后人盗自己的墓,设置了七十二疑冢,那么曹操为什么这么怕别人盗自己的墓呢?因为他自己就是盗墓的行家,盗墓界的祖师爷,最早进行官方盗墓的人。

曹操刚起家的时候,跟随袁绍讨伐董卓,但是当时曹操手里没有组建军队的钱,于是曹操就打上了古墓的主意,带着手下的人把梁孝王刘武的墓盗了,得到了一大批金银财宝,解决了军费的问题后,曹操感觉这个方法来钱很快,后来就专门在自己的手下设置了一个盗墓的官职叫做"摸金校尉"

由于曹操自己就精通盗墓,所以他知道自己死后肯定有人来盗自己的墓,所以曹操死的时候就布下了七十二座疑冢。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记载了曹操所作的一篇散文《终令》,也提到了曹操为了防止后人盗墓所用的方法,里面说道: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就是说死后要用薄葬的方式,不设置墓碑,也不在墓地旁种树。所以曹操的墓在他死后的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现。直到2009年曹操墓被发现的时候,专家学者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证才最终确定墓主人就是曹操。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乾陵与盗墓的故事

曹操墓之所以很长时间没有被盗,主要是因为设置的比较隐蔽,让后人很难找到,但是还有一位皇帝的墓设置的非常高调,但是也让很多盗墓贼无计可施。这座陵墓就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墓主人就是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死的时候,陪葬品的价值相当于当时大唐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武则天死后有埋葬了大唐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据专家推测,乾陵中的文物至少有五百吨。

所以埋葬着巨大财富的乾陵自然就被无数的盗墓贼盯上了,乾陵前后经历过十七次大规模的盗墓,然而却没人能找到墓室的入口,所以乾陵一直安然无恙。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乾陵第一次的盗墓者是黄巢,黄巢起义后赶走了唐僖宗,自己当了皇帝。当了皇帝之后,黄巢又有了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手下的军队需要一大批军饷。

后来黄巢就派自己手下的大将王璠带着40万大军打算盗掘乾陵,最后挖了半天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

等到他再接着挖的时候,唐朝的军队打了过来,黄巢败走长安,但是这条沟至今在还在梁山主峰西侧,被称为"黄巢沟"。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到了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时候,后梁节度使温韬也盯上了乾陵。温韬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盗墓贼,在位的七年时间基本都在盗墓,唐朝十八座帝王的陵墓温韬盗了十七座,最后他盯上了最后一座乾陵。

据《新五代史》记载,温韬让几万士兵在光天化日之前就开始挖掘乾陵,相传,温韬正准备挖的时候,本来是晴天,结果突然就来了一阵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温韬恐惧不已,赶紧带着兵撤了。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再往后,到了民国时期,乾陵迎接了最大的一次考验。民国初年,盗墓活动十分猖獗,比如前面提到的大军阀孙殿英盗慈禧墓。后来另一位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也效法孙殿英利用现代手段盗墓,想用炸药炸开乾陵。

开始的时候进行的很顺利,墓地被炸开了好几层,就在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飞沙走石,军中一时传言四起,最后孙连仲盗墓不成匆匆率部离开了乾陵。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1958年的时候,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

鬼吹灯、摸金校尉,这些小说中的盗墓情节,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其实现在有很多已经发现的墓葬我们可以用现代手段打开了,但是贸然打开的话,对这些墓中的文物可能就是毁灭性的破坏,所以等到技术足够发达的时候,才是我们打开这些古墓的时候。

现在网络上有的说现代的考古就是官方的盗墓,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我国现代的考古工作者并不会去主动地发掘古墓。

我们看到的考古学家挖掘古墓往往也都是在偶然发现古墓被人为破坏之后进行的抢救性发掘,目的是为了保护古墓中的文物不被破坏,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