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區、重慶兩江新區簽約,加速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4月23日,重慶兩江新區、四川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二次聯席會議在重慶兩江新區召開。會議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商定,將在攜手加強規劃戰略協同、探索內陸開放新模式、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推進產業聯動發展、助力西部科學城建設、深化多領域改革創新合作、建立兩地合作機制等七個方面深入合作,並確定了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2020年十項重點任務。

2月28日舉行第一次聯席會議、3月26日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雙方在短短2個月內三次攜手,以此為基礎,依託兩江新區、天府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的優勢,重慶、成都兩地之間的合作正不斷走向深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正在按下“加速鍵”。

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签约,加速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天府新區考察組在重慶考察

今年十項任務

加速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兩江、天府,兩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分別是重慶、成都經濟發展的主戰場,集聚了“雙城”最精華的產業板塊、開放要素、創新資源、開發空間,是“雙核”的“極核”,在圍繞唱好“雙城記”,引領“經濟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應擔重任、義不容辭。

此次達成的協議中,十項重點任務涵蓋了規劃、創新、會展、開放、產業、改革、城市、人才、戰略、工作機制等方面,分別是:

一、共同爭取將“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為重點,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積極爭取國家層面制定專項建設方案;共同研究提出需要國家支持的重大事項、重大項目、重大改革試點。規劃推進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形成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的直連高速通道;規劃推進成渝中線高鐵接入重慶北站,形成向西直連成都,向東直連沿江高鐵的大通道。

二、以兩江協同創新區、成都科學城為主要載體,共同爭取大科學裝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科研設施佈局,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力爭共同促進落地重大科技項目、科技創新平臺5個以上,共同簽約引進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5個以上,積極爭取共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試驗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

三、以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西部國際博覽城、天府國際會議中心等平臺為支撐,探索“一會兩地‘共同舉辦’輪流舉辦”等新模式,共同高標準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活動,共同爭取國際知名展會永久落戶,聯合打造國際會展會議高地。

四、以兩江新區國際合作產業園、保稅港、天府總部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為載體,以自貿試驗區聯建共享為抓手,加快打造中歐中小企業合作中心、“一帶一路”商務中心、四川區域協同發展總部基地,共同探索建立對標世界先進水平、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制度體系,合力引進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和研發、財務、採購、結算等功能性總部10個以上。

五、探索構建產業協同互補發展新機制,大力推進汽車、電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錯位發展、互補發展,加快總部經濟、會展博覽、高技術服務、文化創意、金融科技、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共同搭建招商引資平臺,聯合舉辦招商引資推介活動;聯合組建汽車、電子、生物醫藥等產業聯盟,組織兩地企業家定期交流互訪,進一步促進市場開拓、要素流動。

六、協同深化重大改革,探索建立協同改革清單和推進機制,力爭在經濟區和行政區適度分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互利共贏的稅收分享機制改革、營商環境一體化等方面加快取得突破,探索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七、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以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為引領,同步整合集成優質教有、醫療資源,在城市管理、城鄉統籌、社會保障、戶籍管理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實現平臺共築、資源共享、服務共優,聯合打造公共服務平臺。

八、共同爭取在離岸創新、國際人才引進、高端人才共享等方面的政策突破和先行先試。攜手搭建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共建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九、共同開展一批共性重大問題和重點課題研究,重點完成“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為重點,打造內陸開放門戶”課題研究,為進一步深化合作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路徑指引。

十、建立共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機制,雙方辦公室每月一次工作對接會議(視頻會議),推動各方面務實合作,協調解決共性問題,合辦工作簡報,充分體現成渝合作及兩個新區合作的重大事項和工作成效。

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签约,加速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天府新區考察組在重慶考察

學習交流

天府新區考察組考察兩江新區

當天,由天府新區各部門、街道、國有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組成的考察組還專程考察了位於兩江新區的禮嘉智慧公園、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果園港多式聯運示範基地,

“場景營造,智慧集成。”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建局局長王科在考察禮嘉智慧公園後寫下了八個字。他說,禮嘉智慧公園裡不僅有花草樹木,還植入了很多智慧場景、文化體育場景、生活場景、商業場景和消費場景,這對於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中,生態價值轉化路徑的探索、場景的營造方面都很有借鑑意義,收穫很大。

在考察完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後,天府新區新經濟局局長張虛懷錶示,兩個區域的合作,不應該僅僅侷限於政府層面的合作,還應該包括政府和企業、企業和企業、市民和市民的充分交流合作,只有這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

“兩江新區站位高、謀劃深,果園港國際多式聯運樞紐打通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實現中國西部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這是重慶及兩江新區站在國家戰略高度進行的謀劃。”在考察完果園港點位後,天府新區戰略研究局局長高重奎表示。

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签约,加速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成渝企業的“雙城記”

兩江新區天府新區企業主動融入雙城經濟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兩地企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目前,兩江新區已有多家企業通過深化合作、優勢互補,主動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

天府新區商會會長王麒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區域發展戰略蘊含著重大機遇,天府新區商會將繼續加強與成渝商協會的互動交,建立緊密的常態合作交流機制,促進會員企業與重慶企業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為高質量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商會的智慧和力量。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雙城驅動’新模式,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便是兩個‘車輪’,要起到龍頭帶動作用。激勵機制頂層設計,是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蒲勇健表示,兩江新區與天府新區是國家級新區,雙方的合作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要推動力量。蒲勇健建議兩區加強產業融合與協調發展,在招商引資方面互相配合、分工避免競爭,在汽車、電子、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產業方面整合數據、信息、人才及相關資源,組建產業聯盟,共同做大做強。

>>鏈接:

從最初的《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出臺,到如今的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合作事宜相繼落地落實,一條時間軸,帶你觸摸時代發展的強勁脈搏。

1、 2011年6月2日,《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出臺。

2、 2015年5月21日,重慶和四川簽署《關於加強兩省市合作共築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

3、 2016年4月27日,《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印發,再到確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渝兩地一體化發展理念貫穿始終。

4、 2019年7月10日,在推進川渝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合作座談會上,四川和重慶簽署了包括《深化川渝合作推進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方案》《關於合作共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的框架協議》2個重點工作方案(協議)和《共建合作聯盟備忘錄》在內的“2+16”個協議(方案)。

5、 2019年7月25日,重慶兩江新區黨政代表團考察四川天府新區,雙方在座談會上就產業發展、創新驅動、內陸開放、綠色發展上等方面優勢互補、緊密合作、共同提升,進行了深入交流,並提出建立常態化的聯繫機制,推動兩個國家級新區共同成為川渝深化合作的示範區,助力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6、 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

7、 2020年1月16日,天府新區成都黨工委管委會派出工作組,前往重慶兩江新區就深化合作進行對接。

8、 2020年2月28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共同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第一次聯席會議召開。會上,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初步達成了6項共識,包括攜手加強規劃戰略協同、攜手探索內陸開放新模式、攜手推進交通互聯互通、攜手推進產業聯動發展、攜手助力西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攜手深化多領域改革合作。其中,打造內陸開放門戶是合作的重中之重。

9、 2020年3月25日,以“新業態·新機遇”為主題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服務峰會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川渝各地39個政府機構、相關企業代表、行業組織通過在線峰會的形式,圍繞成渝地區政府和企業如何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等熱點話題,開展線上對話和交流。

紅星新聞記者 柯娟 影記者 王天志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签约,加速打造内陆开放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