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揭開一段不為人熟知的歷史

前面兩個月時間,看了三本關於南明史的書,李潔非的《黑洞》、《野哭》跟顧誠的《南明史》。對這段歷史有了一個補充式的理解。現在電視劇上充斥許多歷史題材的電視劇,但是很少有電視劇拍過南明的這段歷史,故而這段歷史的不為大眾所熟知。(現在火熱的《慶餘年》也是架空歷史,講的是南北朝的歷史)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中央臺播一部名為《大河東流》的歷史劇,反映的就是南明的這段歷史,看了幾集,覺得拍的很不錯,人物刻畫入木三分,國仇家恨,忠姦淫邪,愛憎分明。上了大學以後,看了《明朝的那些事兒》那本小說,但是全書以崇禎皇帝景山上吊為結局,整本小說都寫的不錯,但是結尾略顯匆忙。尤其作者沒有提及南明這段歷史。而且網上關於《長河東流》這部電視劇也被封了,找不到資源了。

南明史-揭開一段不為人熟知的歷史

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

南明史-揭開一段不為人熟知的歷史

昆明-蓮花公園-永曆悲歌

直到最近,我才有時間重新拾起這段歷史。其實甲申之變(公元1644年,明崇禎皇帝煤山上吊而亡)後,作為當時明朝首都的北京被李自成大順軍攻陷以後,明朝並沒有立刻的土崩瓦解。明朝是兩京制,當初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後,不久就把明朝的首都從南京遷都到北京。但是南京作為陪都,整個一套官僚體系都完整的保存起來。按照現在的互聯網數據備份思維,北京,南京就是兩個IDC中心,當一個IDC出問題後,完全可以立即把流量切換到另外一個IDC,南京就是明朝災備系統中的IDC中心。那當時,明朝也很快把流量切換來了,建立了弘光政權,群臣擁立福王為監國皇帝,並在江北設立四鎮,拱衛南京,史可法

坐鎮揚州督師四鎮。看似災備系統立即啟動了,但其實這個系統從啟動以後,就問題不斷,當然歷史條件也不會允許明朝時不時的做一下DR演練,南京作為災備系統啟用前,已經空閒了200多年,六部衙門都是一些養老部門。當然造成系統崩潰的根本原因還是明末的黨爭—東林黨閹黨之爭,加速了這個小朝廷的滅亡。當然與此同時,北方的大順軍也因為大家所熟知的吳三桂“怒髮衝冠為紅顏”,引清兵入關。三方大戰於一片石,最終吳三桂與清軍重挫李自成軍,李自成步步後退,最終在湖北九宮山而亡,北方大片土地落入清庭之手。從彼時起,華夏大地的士大夫們才認識到,民族矛盾才成為主要矛盾。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激起的是南方人民的一層層的反清浪潮,南明弘光政權以後,又相繼擁立了隆武,邵武,永曆政權。而且當時明朝也與農民義軍摒棄前嫌,共同抗擊清朝,但是其結果還是一次次失敗,直到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被吳三桂在昆明處死,至此,南明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南明史-揭開一段不為人熟知的歷史

史可法-督師揚州

南明史-揭開一段不為人熟知的歷史

據傳-陳圓圓後面出家為尼

合上書本,回顧這段歷史,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討:

1. 如果崇禎皇帝當初南下,明朝是否還有轉機?

喜歡明朝的粉絲 ,經常會說那一段話,“你看過多少王朝如明朝一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誠然,崇禎皇帝是一位想有所作為的皇帝,但他接手明朝的時候,這個國家已經千瘡百孔,在肅清閹黨以後,又陷入國內國外的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按起葫蘆起了瓢。正是這樣才會讓李自成與清朝有可乘之機。文至於此,不得不說蔣公的攘外必先安內是有一定道理的。那如果當時,崇禎皇帝沒有選擇自殺殉國,而是南下領導北伐,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因為困擾南明政權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繼任者的合法性問題,如果崇禎在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大丈夫之勇,不在於逞一時之能,能屈能伸才是真男子。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該行圓時還得行圓。假使崇禎帝在南方臥薪嚐膽,歷史走向未可說也。

2. 清代明,是否是正常的朝代更替?

放在中國大的歷史時間軸上來看,清代明不過是正常的朝代更替。但又有些許不同,正是因為這些些許不同,影響著中國近代的走勢。甲申之變時,公元1644年,中國大地上正進行著的逐鹿中原,那西方同時期在幹嘛呢?答案是:西方正在經歷著文藝復興時期,西方近代民主啟蒙思想正在席捲歐洲大陸。而後的歷史大家都熟知,歐洲經歷著第一次工業革命,走向強盛。而中國呢,清朝代明以後,少數名族政權取代漢族政權,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文字獄的興起,閉關鎖國的政策加強,不思進取的上層領導者,迎來的是一紙《南京條約》以及後面各種喪權辱國的行徑。其實明末的時候,隨著上層統治的鬆動,民間的經濟結構已經有所鬆動,思想界也出現如黃宗羲,顧炎武,王夫子等思想領域的大師。尤其黃宗羲提出的:“天下為主,君為客”,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可謂先進之極,有點近代民主思想的意思。然而這一切的一切,以滿清問鼎中原而戛然而止!

3. 何為忠,何為奸?

在國破家亡之前,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氣節,也能映射出一個人內心的軟弱。甲申之變後,上至君王,下至黎明百姓。為社稷殉節者不在少數,但是投敵諂媚者也不在少數。當然大多的國人也只是冷眼旁光,希望這個過程趕緊過去。吳三桂不必再說,明末有個名叫龔鼎慈的大臣,本來他要以死殉國的,但是最後沒死成,投降了清朝。為什麼呢?“原要死,小妾不肯”,居然把不死的原因推諉給小妾,可見國破家亡時,內心的脆弱。清朝受限於八旗兵兵力有限,其實南方大部分土地,都是投降清朝的漢軍所攻陷的,這是何其的悲哀。所以自古,不缺忠臣,更不缺奸邪之人!

4. 黨爭可否避免?

中國歷史上,亡於黨爭的朝代不在少數,明朝也是。明季,黨爭不斷,東林黨與閹黨之爭貫穿始終。無論忠邪,都是嚴重的內耗,最後便宜的還是外部勢力。清代明,不能說清朝比之明朝有多先進,其實它是落後的一方,但為何問鼎中原的是清,因為它處於創業初期,內部都處於同心擴張階段,而明朝這家店已經開了近300年,黨爭無不把內部的集團的利益凌駕於整個國家利益之上,如此,國家嫣有不亡之理。子曰: “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一個集團在成立之初,大家處於創業階段,往往同心同德,一旦集團走上正軌,就會離心離德,就會有利益之爭。有利益之爭,就會有抱團取暖,這是不可避免的,有君子就有小人,還是那句話,世上不缺君子,當然也不缺小人,只是由人性的弱點所決定,君子小人只在一念之間。

最後回頭再看這段歷史,在歷史長河中這只是不斷重複的插曲,但是不管最終的勝利者是誰,終如張養浩的曲所描述的一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