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堅定在《覓水廈門》序言就說,從歷史文明進程的角度而言,廈門的母親河是位於同安、翔安的東西溪,以及集美的苧溪。她們不僅是廈門今天的兩大河流,也是廈門歷史上的兩大文明流域;猶如中華民族的長江和黃河一般神聖。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古宅大峽谷

東西溪是廈門市最大的河流,由東溪和西溪彙集而成;流域面積佔廈門全市總面積接近四成。東溪發端於同安汀溪鎮西格山,源頭在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溪,流經同安區店仔、安爐、五顯宮、五甲,河長25.18公里,最寬處85米,流域面積152.8平方公里;西溪發源於西北部的寨尖尾山,由蓮花溪、澳溪和汀溪水流相匯而成,全長34公里,流域面積494平方公里,在同安城外匯合東溪後入海,所以統稱為東西溪。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東溪之源衛星圖

翻開《廈門市志》開篇“大事記”,第一條記載的是:

“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閩越王郢進兵南粵,開闢同安境內羅田至豪嶺的古道65裡”。

羅田,就是今天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與泉州南安的交界處,也就是廈門東溪源頭所在。志載,羅田古道就是廈門史上第一條路,而且一直是古代廈門的重要交通線。後來拓展到110裡,寬5尺左右,鵝卵石路面,其中部分線路曾是官道。經古宅十八彎、後埔、行宮至同安城關,再經烏塗、新塘埔、南山嶺(烽火臺)、苧溪(原巡檢司)、安民、魚孚、深青、仙店鋪入漳州,通向南粵。

在公元前135年,不要說還沒有同安縣,就連其“爺爺輩”的泉州南安縣都是四百年後的事了。閩越,是先秦時期的部落名稱,屬百越的其中一支。閩越部落是漢族先民之一,也是閩越國的前身,於公元前334年建立閩越國。

作為東溪之源的古宅村,在更早些的遠古時代,就已有人類活動蹤跡,2017年曾有村民在溪邊撿到新石器時代的石錛。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離古宅4公里處的東溪支流溫溪邊上的鐘山,也挖掘到新石器人類遺址。這些古人在距今3000年以前(相當於中原的夏商時期),已經創造出燦爛且獨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閩文化。到了周朝,形成七個大部落,史稱“七閩”。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摘自網絡圖片

雖然這裡早有人類活動蹤跡,但真正意義上的拓荒開發,有史記載的那是唐朝初期的事情了。

從空中俯瞰翔安區新圩鎮平原,三面群山擁抱,東北有古宅溪奔湧而過,西南有東溪分支曾溪蜿蜒而來,中部還有金柄溪、溫溪等小支流滋潤沃野;這對於逐水而居的古人來說,無疑就是一塊繁衍生息的寶地。黃姓族人開發的廈門史上第一個村落金柄就在於此——以東北部的金柄為中心,向今天的後埔、後亭、古宅、新圩等一帶呈扇形密佈,並進而播遷海內外,目前金柄黃氏子孫後裔已達百萬之巨。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古宅溪和曾溪流域圖

在廈門民間,自古就有“未有廈門,先有同安;未有同安,先有金柄”的俚語相傳。唐垂拱二年,也就是公元686年,從福州黃巷(三坊七巷之一)遷居泉州的黃守恭,把自家桑園宅邸全部捐建開元寺。在開元寺首任住持匡護禪師的建議下,讓五個兒子分佈今天的南安、惠安、安溪、翔安、詔安發展。四子黃肇綸,途經今天的翔安馬巷、曾林、烏山等地,最終選擇背山面水的金柄村落腳發展。

黃肇綸遷居金柄一百多年後,即803年,才有“大同場”的建制。至於東西溪末端入海口的同安縣,始建於933年,那是黃肇綸開基金柄200多年後的事了。翻遍廈門各類典籍史冊乃至各村各姓資料,尚未發現比這個更早的村落開發記錄。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黃肇綸育有七子八女,到了唐至德二年(757年),經過七十年休養生息,已發展成人丁興旺的大家庭。就在這一年,黃肇綸的第五個兒子文彥考中辛丑科進士,這也是古同安史上中舉第一人。據族譜記載,黃文彥(又名文雁)中舉後擔任監察御史,一生清正廉明,死後被唐皇追贈“開國公”,諡號“忠義”;其父黃肇綸夫婦也受封為監察御史、誥命一品夫人。黃肇綸夫婦合葬墓就在金柄後山,已列為廈門市涉臺文物保護單位。綜合族譜記載,公元787年,也就是黃肇綸開發金柄100年後,其子孫就有24位進士,其中有五人在朝廷為官,還有外任的四知府、六士卿、三知州、六知縣,榮耀至極。遺憾的是,福建地方史志對宋代之前的歷史鮮有記載,尚未查到有關黃氏一族在唐代的具體史蹟。

雖然族譜記載或有誇大其詞的嫌疑,但黃氏一族的開發成就絕非空穴來風。民國版《同安縣志》記載了一句古話稱:“東黃西石,南陳北薛”;指的是唐代率先開發廈門(古同安)的四大望族。東黃,即金柄黃氏;西石,指苧溪石氏;南陳、北薛是開發廈門本島的兩大家族。在這當中,東黃開發於唐初,南陳、北薛來廈時處於唐代中期,苧溪石姓則在唐末。四大家族均在科舉上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為當地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為拓荒古代廈門做出了很大貢獻。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沿著東溪而下,在如今的同安雙溪公園牆外,東溪匯入西溪,合二為一。後唐長興四年(933年),王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升大同場為同安縣,並在雙溪夾角之處建城。這就是同安縣的開始,也是廈門歷史的發端。同安設置縣治後,又有黃肇綸十六世孫黃濟、黃萬頃先後進士及第。據說黃濟是同安築城設縣後第一位進士,皇帝龍心大悅,傳旨賜黃金十斤,白馬一匹,遊城三天,並把東門外一帶丘峰盡賜以金柄黃家,這就是同安“東黃”的由來。其後,金柄黃氏在宋、元、明、清取得功名者不勝枚舉,造就了盛極一時的名門望族。

自唐代黃肇綸拓荒東溪源頭之後,其他姓氏紛至沓來,沿著東溪流域次第開發,到了宋代,逐漸造就東西溪流域的繁盛局面。今天廈門市轄域總面積1699平方公里,其中東西溪流域面積就有649平方公里,佔了全市面積的38%。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在古宅村的虎山,現存600餘米的古道,系由山中就地取材的不規則石塊鋪成,蜿蜒曲折順坡勢構成十八個回頭彎,故名“十八彎”。從山上往下看,石路猶如一條巨龍盤踞山間。據碑載,古道修於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是當時山上古剎甘露寺的妙謙和尚化緣所得鋪修;這就是文頭提到的,閩越王開闢的羅田古道的其中一小段,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古時北同安的人們,沿著東溪溯流而上,爬上古宅十八彎通往泉州府經商、求學。許多考生或逗留村中客棧,養足精神隔天爬山趕路,或相約在古宅彙集交流。古宅村人因而崇尚文風,熱衷功名,歷代文人輩出。古宅現存的古厝,特別是十八彎腳下道路兩旁的古屋,俱為店鋪式設計,商賈之跡隨處可尋,依稀可見過去的繁榮。

兩千多年來,一直到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福廈公路開通之前,這條西漢開闢的古道左右著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使得東溪之源的古宅村佔盡地利,素有“小官商”的美譽。

黃堅定《覓水廈門2》:追溯廈門文明源頭之東溪

古宅原名辜宅、辜厝,這裡原系辜姓族人聚居地。到了明清時期,這裡的先民順著東溪,駕著小舟,轉乘大船跨洋過海,過番謀生。古宅幾乎家家涉洋,戶戶有僑。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辜鴻銘的曾祖父辜禮歡就是從古宅出發,遠赴南洋馬來亞吉打、檳榔嶼等地打拼,終成當地僑領“甲必丹”。清末民初,還有黃希鱉、黃玉帶、黃福華等一大批古宅俊賢在新加坡、越南等地篳路藍縷,發展為當地翹楚。全盛時期,僅在新加坡的古宅村華僑就佔據了整整一條街。

由此可見,廈門之古代文明,發端於東溪之源,成長於東西溪和苧溪流域,完備於東西溪交匯之處,播遷於兩溪之外的大海。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黃堅定《覓水廈門》系列往期回顧:

覓水廈門·序:

覓水廈門·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