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歡迎來到圓圓親子屋,遇到養娃難題的時候,進來看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男孩,他們有的風趣、幽默,有的陽剛、威猛,有的具有破壞性,有的被人們稱為“男子漢”,但也有的被人們稱為“偽娘”。原本男孩和女孩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他們在性格、行為、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不過隨著社會變遷、經濟變革和教育方式的改變,男孩的男性本質似乎在一點點被削弱,變得越來越女性化,失去了男子漢的氣概。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為了讓我們的男孩能夠像個真正的男人那樣在社會上生存,父母尤其要注意他的性別教育,絕對不能因自己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男孩的性別錯位,否則就會讓男孩陷入無比的痛苦裡。

嘉義的媽媽一直盼著生個女兒,這樣就可以每天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個洋公主一樣。但可惜的是,她生下的是個兒子。不過,嘉義很符合媽媽心裡“小公主”的特性——不哭不鬧不淘氣。於是,嘉義媽媽總愛給兒子穿蕾絲公主裙、戴粉色漂亮的髮卡,鄰居們看著都會誇:“這孩子長得真好看,像個小姑娘似的,而且一點兒也不淘氣,真讓大人省心!”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嘉義沒上過幼兒園,一直是媽媽帶著,在媽媽的特殊關愛和外人長期的“女性化”讚美中,嘉義感覺到小女孩是招人喜歡的。於是,他開始喜歡和小丫頭玩,逐漸地遠離那些“野小子”。對此,嘉義的爸爸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6歲的嘉義到了上學的年齡,第一天上學的課間嘉義很自然地跟著女生走進了女廁所,當時,女同學都被他嚇得哭著跑了出來,男同學都笑話他進女廁所。而嘉義無辜地站在那裡,根本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第二天,嘉義就不願意再上學了。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嘉義的“廁所事件”完全是他媽媽性別教育錯位造成的。一般來說,造成父母對男孩性別教育錯位的原因主要包括三種:一是父母對女孩性別的喜好,大人根據自己對性別的喜好對男孩進行疏導,給男孩造成錯誤的性別暗示;二是父母好玩搞怪的心理,把男孩當成女娃娃進行裝扮,以便獲取自已的心理認可;三是父母不懂教育規律,有的父母根本不注重男孩年幼時的性別培養,以為男孩小,不懂這些,還認為男孩長大了自然就會有男子漢氣概。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現在父母知道了造成男孩性別錯位的原因,接下來就要採取恰當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兒子教育成一個真正有擔當、有責任心,有男子漢氣概的陽剛男孩,讓他們遠離“娘娘腔”“偽娘”等稱謂。

方法一:父親要給自己的兒子做出“性別”榜樣

人們常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父親給孩子的愛就如高山一般堅毅、深厚、剛強,而且父親會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兒子,什麼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因此,對於男孩的性別教育來說,父親一定要給兒子做出一個好榜樣,用自己的陽剛之氣去教育影響兒子:男人應該是這樣的!具體來說,教育男孩的過程中,父親可以這樣做:時常帶著兒子嬉戲,如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讓他玩一些男孩的勇敢遊戲,像滾翻、玩攀爬等,這對男孩的運動能力發展大有益處。另外,根據男孩愛冒險、好奇心強等天性,父親可以在這方面激發男孩的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創造力等,引起他對周圍世界探索的興趣據。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調查表明,如果男孩有一個善於教育的好父親,那他在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就會比較高,而且在人際關係方面會有安全感,自尊心也相對較強。因此,作為男孩的父親,必須“親臨”教育第一線,為兒子做出“性別”榜樣,教會他如何樂觀堅強、果斷地去面對和解決自己遇到的事情,這將有利於培養他的人格魅力和自主能力,使男孩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方法二:對男孩的性別教育越早越好

專家通過多年研究發現,男孩的性別角色意識是從3歲後開始建立的,而真正形成其性別角色意識是在青春期之後。在6~12歲的年齡段,即男孩的小學階段,他們會把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社會知識上,其實,這個階段是他們性別意識的潛伏期。因此,父母應從男孩3歲開始就對其進行性別教育,尤其是3~6歲這個時期的性別教育,對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非常有利,更會對以後在青春期處理男女關係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礎。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因此,父母不但不應該忽視男孩的性別教育,反而應該從他們很小的時候就重視這方面的教育,同時這也會對父母進行男孩性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就像有關專家說的那樣:“性別教育是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基礎,是孩子對自身瞭解的啟蒙,也是孩子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礎。所以,從小就開始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性別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男孩就該有男子漢氣概,培養男孩堅毅、勇敢的性格

教育專家給男孩父母的教子方案

有位母親說:“我不想讓兒子變得‘女裡女氣’的,怎樣讓他具有陽剛之氣呢?”“高考戰神”王金戰老師是這樣回答的:

1.不要排斥孩子的個性發揮,

2.現在的獨生子女心理素質差,受挫折力普遍低下,這就要求父母幫助孩子樹立堅強的意志,培養他們敢於直面逆境的信心與毅力。

3.在家庭中,最好由夫妻雙方共同負責孩子的教育,形成優勢互補。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今天就聊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轉發,點贊,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