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嘲笑偷袁术橘子的陆绩,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嘲笑偷袁术橘子的陆绩,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01

东汉末年,袁术占据淮南割据一方,很多地方官吏都依附于袁术,也包括庐江太守陆康。

有一年,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陆康6岁的儿子陆绩跟随,有幸见到了当时的实权人物。

袁术见到陆绩非常喜欢,便命人端上橘子给陆绩品尝。

陆绩偷偷地将三个橘子放到自己的口袋里,离去的时候给袁术叩头,怀中的橘子就都掉了出来。

袁术和宾客们哈哈大笑,袁术说道:“陆郎来我这里做客,还要揣着橘子走吗?”

陆绩跪下叩头说道:“准备带回去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脸色一下子严肃起来,对这个孩子的孝心惊讶不已。

为这事,数十年后陆绩被诸葛亮一顿嘲笑。

当时刘备兵败荆州,被曹操数万大军尾随。

诸葛亮奉命出使东吴,孙权安排一众谋士先与诸葛亮辩论,其中便有陆绩。

小说中,陆绩说道:“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是相国曹参的后人,刘备虽说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却是缺乏证据,当前只是织席贩屦,无法与曹操抗衡。”

结果诸葛亮开口便嘲笑:“这便是当年在袁术座下偷橘子的陆郎吗?!”

一席话下来,诸葛亮自然是说的陆绩无言以对。

《三国志》记载:“绩年六岁,於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由于小说的演绎,几千年来陆绩一直被人嘲笑,然而事实上,陆郎并非如此不堪。

《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嘲笑偷袁术橘子的陆绩,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02

话说孙策占据东吴之后与袁术分庭抗礼,选择吴郡作为治所,十几岁的陆绩也投奔到孙策帐下。

有一天,孙策召见文武大臣,商议如何建功立业平定四海。

孙策帐下张昭、张纮、秦松是上宾,坐在孙策身边,三人都建议:应该用武力征服天下,大家都认同三人意见,并对征伐的路径和顺序争论不休。

陆绩当时还年轻,坐在众人的最末座,一直静静地听大家争论。

在讨论的最后,陆绩站起来大声喊道:“当年管夷吾担任齐国齐桓公的相国,九次会盟诸侯,一直匡扶天下,用的可不是兵车。孔子也说‘远处的人不服从,就修缮文采德行让人臣服。’,如今大家都不讨论如何建立功德让远处的人敬仰,而是崇尚武力,陆绩虽然年轻,但是也听不下去了。

听了陆绩一番话,张昭等人惊讶得无言以对。

《三国志》记载:“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昭等异焉。”

03

陆绩从此少年成名,而且他的学识远超很多比他年长的人,陆逊、张敦、卜静等人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虞翻是东吴的旧臣,庞统也是荆州的名士,两个人都比陆绩大很多,但是都和他关系很好。

孙策遇刺之后,孙权掌管江东政权,任用陆绩为曹掾,因为坚守正道,所以很受大家的敬仰和信赖。

后来周瑜去世,庞统携周瑜灵柩回到东吴,陆绩同全琮,顾邵一起去吊丧,庞统被陆绩的才华折服,主动与之结交为好友。

庞统对陆绩评价非常高: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

也就是说:陆绩是千里马,将来定能驰骋天下。

后来,孙权任命陆绩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统率两千士兵。

陆绩有脚疾,而且志向在于治学,因此没有走仕途。

《三国志》记载:“虞翻旧齿名盛,庞统荆州令士,年亦差长,皆与绩友善。孙权统事,辟为奏曹掾,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给兵二千人。绩既有躄疾,又意(在)儒雅,非其志也。”

《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嘲笑偷袁术橘子的陆绩,真的是如此不堪吗

04

后来有一段时间,陆绩专注于军事,但仍努力地著书立说。

陆绩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

据说陆绩写了一本《浑天图》,解释天文地理和玄学,流传于后世。

陆绩能预知自己的死期,还在自己的遗言中说道:“大汉朝的志士陆绩,自幼通晓诗书礼乐,后来奉命南征,不行遭遇厄运,真是可怜啊!”

陆绩死前高喊:“从今天开始,六十年后,天下车子走同样的路,写字用同样的书法,可以天下一统,可惜我是看不到了!”

《三国志》记载:“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於世。豫自知亡日····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

陆绩英年早逝,三十二便去世了,他两儿一女也非常孝顺友爱,同族陆瑁将他们养大,自小从不分离。

到了元代,郭居敬将陆绩怀橘的故事编入《二十四孝》,才给他彻底平反了。

鱼公子觉得:小说有时候也挺害人的,明明是一个大孝子,却被贬低的一文不值。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