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尊重,何談成功

​​《孟子》中有這麼一句話“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的確,尊重是相互的,是雙方缺一不可都要參與進來的。望古往今者那位成功人士不是在日常活動中做到先謙卑,先尊重他人的品質下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收到了萬人敬仰。

回古往,一代梟雄曹操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論軍事還是文學等方面都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無可非議為一個大成功人士。這與他尊重賢才,不驕不躁也是密不可分的。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他統一北方的霸主地位。在大戰開啟前曹操與四世三公的袁紹相比顯然是處於弱勢一方的。在戰事吃緊的狀態下聽說袁紹的謀士許攸來訪,打著赤腳出來迎接,對許攸十分的尊重。許攸被曹操的誠心所感動,於是為曹操出謀劃策獻計火燒烏巢,助曹操大獲全勝。然而,曹操也吃過不尊重別人的虧。當他志得意滿、一帆風順時,西川的張松前來獻圖,他卻態度傲慢,給張松留下了“輕賢慢士”的壞印象。張松臨時改變主意,把本來要獻給曹操的西川地圖,轉而獻給了劉備。這對曹操來說,不能不說是事業上的一大損失。

看今者,香港富豪李嘉誠在下車時不慎將一元錢掉入車下,隨即屈身去撿,旁邊的服務生看到了,上前幫他拾起了一元錢。李嘉誠收起來一元錢後給了服務生200元的酬金。李嘉誠雖已腰纏萬貫,但生活還是相當簡單樸素的。肯定也明白億萬的財富也是靠著一元一元的積累而成的。200元的酬金不是對服務生的小費,而是出於服務生的尊重,對勞動的尊重和報答。也就是因為他對一個和他財產不能相提並論服務生的尊重和對勞動的尊重,才能換來現在的成功。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也在《師說》中曾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與弟子”。老師在自己學生並非學不到任何東西。山上的人不要嘲笑正在上山的人,上山的人也要多向山上的人請教,這是一個相互尊重相互學習促進最終共贏成功的過程。成功很難,尤其是在現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人的力量非常的渺小,靠一個人的努力獲得較大成就的事情真的很少很少。而人與人交流的第一步就是學會相互的尊重。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都具有獨立的存在意義,只要認真深入交流都會從他人身上學到自身所不具備的素質。當然,這也要求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嗔不怒,戒驕戒躁仔細地沉澱自己,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一帆風順越走越遠。​​​​


沒有尊重,何談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