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抢着丢皇位的父子,父亲丢出一代盛世,儿子丢出千古盛世。

在古代统治亿万百姓的皇帝应当算是天下都羡慕的角色,传说中的三千粉黛,佣兵无数,事奉其左右的无不是才情集于一身的名人志士,身上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似乎一切都是最好的,这种生活当然是人人得艳羡,恨不得做一天皇帝都人生无憾。但是只有生在帝王之家的人才懂得权力之争的痛苦,甚至有人为此放弃江山。

李唐王朝是提及最多的王朝之一,因为唐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的位置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王朝之一。人们感叹于唐朝的思想和民风之开放,还有唐朝建国时期唐兵之强悍。唐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们莫过于从李世民到李隆基的这几个皇帝,因为他们共同缔造了唐朝的鼎盛。

一对抢着丢皇位的父子,父亲丢出一代盛世,儿子丢出千古盛世。


大唐的开放除了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民风甚至到衣着、娱乐,还有对女性的宽容程度也是豪放不羁,很多女子不输男子,甚至可以离婚再嫁,像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出现在唐朝。甚至是继武则天之后,唐中宗的韦皇后以及太平公主都想效仿武则天掌权,继而再做女皇帝。

其实排除性别偏见而言,武则天的政绩还是功大于过的,其在位时期当然免不了打击政敌和对自己不利的人,有哪个皇帝不是这样的?武则天曾经有两个儿子都当了她的傀儡,一个是中宗一个是睿宗。武则天向来都是强悍的女人,这点从李世民不喜欢她,而她又能操控李治和她的儿子们可以看出来。

一对抢着丢皇位的父子,父亲丢出一代盛世,儿子丢出千古盛世。


李旦,武则天的第四子,这个儿子是个十分听话的儿子,在李旦做皇帝的时候,母亲就在李旦的背后呼风唤雨,李旦从不敢忤逆,因为他深知武则天的性格,如果自己敢有一点违背母亲的意愿,自己随时都会像李显一样被废,母后杀起人来是不大会顾及亲情的。于是人人都羡慕的皇帝生活变成了进出宫都受限制的软禁生活。

当母后要称帝,一直很柔顺的李旦一再让母后临朝,最后将帝位献给了母亲。自己降为皇嗣,李旦的长子李成器则从太子降为皇孙。李旦虽然够听话,但还是免不了被居心叵测的人忌惮,毕竟皇位花落李家还是武家尚无定论。李旦这一支遭受了多次政治中伤,一直是如履薄冰,但好在都有惊无险。后来李旦多次都不愿意皇位继承人而推让。

一对抢着丢皇位的父子,父亲丢出一代盛世,儿子丢出千古盛世。


也正是惊险的政治生活让李旦认为“不争才有自己的世界”,跟命比起来江山不算啥。李旦的儿子们生在帝王家,看到父亲几次沉浮,似乎也跟着学到了很多。李隆基学到的是受制于人就一定会灭亡,而嫡长子李成器学到的跟父亲一样,什么皇位啊、江山啊,都不如舒舒服服的过小日子,于是他也学着不肯接受太子之位。

原来在唐中宗死后,韦氏企图夺取李氏王朝,而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把韦氏集团灭了,自此立了大功,一般能够平定内乱的子嗣更得人心,但嫡长子作为太子的规则是自古就有的,李旦对于把太子之位给谁也十分犯难。

一对抢着丢皇位的父子,父亲丢出一代盛世,儿子丢出千古盛世。


这时候兄弟真情流露,李成器主动提出将储君之位给弟弟李隆基,还说在太平盛世用老祖宗的嫡长子即位规则没错,但在乱世就应该让有功之人继承储位,这样才能让天下信服。李隆基当然要推辞,可是李成器每天哭着恳求让位,大臣们也跟着帮腔,李旦就做主将储君之位给了李隆基。

后来李隆基又平了太平公主的谋逆,李成器协助自己的兄弟断绝了心怀不轨人的心,李隆基相当重视这个对自己身份忠诚的大哥。李宪(李成器)从不过问政事也不结党营私,这使得李隆基非常信任他,对他很尊崇,甚至自己得到了什么好东西都跟大哥分享,兄弟俩从来都无法被离间。在李宪死后,唐玄宗伤心不已,还追谥其为让皇帝。多亏了李宪当初的让位,让唐朝又多出一千古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