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屯田”,他们的“屯田”有啥区别

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土地文化制度是统治整个国家很重要的一部分。

由一开始的井田制度、发展到后来的均田制度,再到曹魏时期巅峰的屯田制度。

无不透露着中国文明的一步步发展以及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手段的升级。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屯田”,他们的“屯田”有啥区别

一 何为屯田制度?

屯田制是汉朝以后为了获得粮食,让没有在打仗的士兵和没有土地的农民区开垦荒地、种地的制度。屯田制在三国鼎立时期起到关键作用。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屯田”,他们的“屯田”有啥区别

三国鼎立之时,魏蜀吴三国由于长期的军事征战以及各自发展军国经济所需进行了屯田制度,然而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其实这三个国家的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曹魏可以消灭其他两个政权的本质原因。

二 曹魏是最早开始屯田的国家,也最早意识到屯田制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曹魏大肆征战,获得了大量土地、劳动力。枣祗发现了这一重要的资源,便上书曹操大胆启用屯田制,来生产粮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如此“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这个意思是说,曹操采纳了枣祗和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开始屯田。一开始的几年里,曹操征战时常发生粮草断供的事情,白白丢失了很多胜利果实,只得撤退。此时枣祗的提议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曹魏的屯田绝大部分都处于农业颇为发达的地点,例如关东平原、河东地区、太行山一侧。在这些地点,在战争开始之前,本身农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并取得小有成就,因此,虽然因为战争而有所毁坏,但是其恢复得也十分迅速,屯田效果也是最佳的。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屯田”,他们的“屯田”有啥区别

《三国志》卷十六《任峻传》云:“是时岁饥旱,军食不足,羽林监颍川、枣祗建置屯田,太祖以峻为典农中郎将,募百姓屯田于许下,得谷百万斛,郡国列置田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由古籍可看,虽然受到战损,但是原本就肥沃的土地恢复速率也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可以看出曹魏致力于屯田制是为了增强国力,并不是单单为了粮食而屯田,而是抓住了屯田制核心的部分。最早开始屯田、在好地方屯田,这些无一不是日后成就曹魏强大的根本原因

三 孙吴屯田于曹魏之后,蜀汉之前。

吴国政权本身是建立在孙权继承的基业之上,孙坚更是通过镇压黄巾起义出身。孙家政权因此牢牢地霸据在江东地区,但在彼时,江东地区是一块还未被充分开发的地区。纵使有着发达的农业支持着吴国的经济,但却完全无法满足吴国的扩张以及抗魏的军事需要。在此背景之下,吴国便开辟了世袭领兵制,要求将领有养兵的责任以及义务。《三国志》卷五十一《宗室传》载:“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从这一句话便可看出在当时将领善于养兵。因此将领们为了养兵也随之开始屯田。世袭领兵制很好的促进了屯田制度,屯田制度又大力促进了孙吴经济的推进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让国力变得强盛,一环扣一环,关系十分之密切。

但是为何孙吴在后来的三国鼎立之争还是走向了破败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屯田制度。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屯田”,他们的“屯田”有啥区别

三国鼎立后期,吴国在战争中连连失利,因此而丢失了部分边境地区,随之所带来的便是百姓的流失,将领的死亡,更严重的,是失去最关键的田地。其所生产出来的粮食才是至关重要的。《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载 :“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孙吴国力强盛靠的是屯田制,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旦屯田流失,那么孙吴便会迅速地走向灭亡。

孙吴开发屯田制,更主要的其实是为了开发经济,尽力挖掘江东地区的价值所在,并不是为了去强盛国力而屯田。不够重视屯田,这一点是孙吴灭亡的致命之处。

四 蜀汉的屯田制度起步较晚。

蜀汉是如今四川一带,其有肥沃的土地,著有“天府之国”之美称。当时的蜀国手工业农业极其发达,蜀国的锦布尤其出名,通过这两份产业便可以形成良好的经济产业链,来自给自足。同时蜀汉相较于其他两个国家人口稀少,农业更加发达。在蜀建国初期,土地也大多数都由地主所占,无主之地并不多。因此一开始并没有通过屯田来补给粮食。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屯田”,他们的“屯田”有啥区别

蜀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在三个国家中虽是最差劲的,但是却能与其他两个国家抗衡将近四十年,完全是借助于四川独特的天险。不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天险所在,使得敌军无法攻进来,但是粮食转运出去也绝非易事,《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载: “(建兴)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因此诸葛亮被迫无奈才开始下令屯田以便及时补充征战所需。《三国志》卷四十《李严传》载:“(建 兴)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旨,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虽然蜀汉北伐时粮食压力依靠屯田减少了许多,但是因为运输困难,所以屯田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无疑,最后蜀汉灭亡也是既定之事了。一旦粮食供应不足,对军队的打击可是致命的。显然,蜀汉开始屯田只是为了后勤补助,蜀汉没有真正意识到、认识到屯田制所蕴含的真正能量。

五 结语

以上种种,无不突出了屯田在三国时期的重要性。或者说经济发展之于国力强盛,粮食供应之于战争。曹魏凭借良好的土地,抓住了时机,茁壮成长,储存实力,闷声发大财,最后问鼎中原。而孙吴虽然也在屯田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后却因为没有把握住时机,没有掌握到核心的部分,最终没落了。蜀汉则是被迫屯田,没有足够的屯田条件,更加没有充分认识到屯田制背后的真正意义,最后的结果也一定是消亡而已。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屯田”,他们的“屯田”有啥区别

总而言之,屯田制虽然不是最好的土地制度,但是却是最适合那时候的土地制度。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最适合的才是最能让人成功的。三国屯田差异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三国志》

2、《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