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常遇春,徐達等名將放在明末是否可以挽救明朝滅亡?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一下當時明朝所處的環境。

明朝末年,各方面的弊病都顯露出來。

而在和少數民族的關係上也是有所不同

如果將常遇春,徐達等名將放在明末是否可以挽救明朝滅亡?

首先在和女真的關係上

在薩爾滸之戰後,大明損失了大量的精兵,而且從此對女真人心懷恐懼,一直處於守勢,關外土地逐漸被放棄。


而對蒙古方面:則一直在大明與女真之間搖擺,在女真人佔上風後,徹底的倒向女真,如果沒有蒙古的幫助,女真也不能安心的與大明交戰。

如果將常遇春,徐達等名將放在明末是否可以挽救明朝滅亡?

在對外貿易方面:海洋貿易十分興盛。明朝到這個時候已經基本上沒有海軍了,以鄭家代表的勢力把持了整個海洋貿易的利益,西班牙人一直夢想在遠東找到殖民地,但是一直為這些海盜勢力所阻止。基本上西班牙,葡萄牙人拿走了大部分的南洋航線利潤,其它的都是中國海盜勢力的。

國家內部:土地兼併嚴重,官員貪腐剝削厲害,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大小起義此起彼伏,朝廷各個勢力黨爭不斷,無心理會這些嚴重的社會問題。整個社會的財富既不在國家,不在百姓,而是在各地大小的地主階級手上,作為一個階級,他們不關心國家的興亡,社會的穩定,民族的興衰。

如果將常遇春,徐達等名將放在明末是否可以挽救明朝滅亡?

總之,這些矛盾集中在一起。就算是秦皇漢武在世,也是迴天無力了。只有一條路,就是全部推翻了重建一個新的朝代。


最後再來看看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軍隊

明朝末年在各種內憂外患之中朝廷能控制的軍隊究竟有多少呢?

我們再來對比一下之前的明朝軍隊其中萬曆中期明軍有116萬,明亡時還有幾十萬,多數在南方,問題是歷朝晚期軍隊已經軍閥化,象左良玉,連崇禎都指揮不動他 雖然到了明朝末年,人口已經差不多兩億,但最大一次動員的兵力不過就是松山會戰時的13萬軍隊,這已經是窮盡國力。

且江北的明軍已經名存實亡了,基本上除了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以外,幾乎沒有那支軍隊能與李軍或清軍對抗。

所以朝廷能控制的軍隊不少(畢竟明朝實行軍戶制),但真正可與李軍和清軍一戰的明軍不超過20萬。

所以明朝之所以滅亡並不是巧合,而是幾百年來累計的稻草把這個巨人給壓垮了,即使是有常遇春,徐達這樣的猛將也無法挽救這個將死的王朝。

如果將常遇春,徐達等名將放在明末是否可以挽救明朝滅亡?

且明末也並不是沒有可以馳騁沙場的猛將,如祖大壽,孫傳庭,熊廷弼,袁崇煥,李成梁等等,他們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著名將領,但是卻收到朝廷的猜忌排擠,一身本事也無用武之地。

如果將常遇春,徐達等名將放在明末是否可以挽救明朝滅亡?

因此明朝的滅亡並不是來幾個名將就可以挽救的。

關注我,一起討論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