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荆山镇发展观光农业振兴乡村经济

安徽网蚌埠消息 三月的淮北平原麦苗翠绿,一碧千顷,位于涡河、芡河、茨淮新河入淮口的荆山镇更是山青水秀、春意盎然,袁庄村境内的千亩油菜花金碧辉煌、茨淮新河生态长廊的芍药园内国色天香,观光农业已经成为地方品牌,吸引着寻找“世外桃源”的游客、投资兴业的志士,前来欣赏人间美景、发现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处女地”。

怀远县荆山镇发展观光农业振兴乡村经济

牡丹游园

生活在千亩油菜种植园边上的房金莲在种植基地直接帮扶下,不仅成就了开梨园成大气的创业梦,每天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观光游览拍照,心里比住在城市休闲公园里还要敞亮。以荆山生态石榴产业园为依托,把石榴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规划,注册了“白花玉石籽”、“红玛瑙”品牌商标,缔造出山清、水秀、林密、鸟语花香的生态景观。全镇生态石榴产业园种植面积超过12000亩,荆山、茨淮新河大堤、石羊坝等石榴产业园还成为观光、休闲的“天然氧吧”。

近年来,该镇结合生态农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速度,延伸农业产业向绿色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致力于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培育荆山绿色经济新引擎。正逐步形成农旅融合发展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的形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特色农业,打造了一批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田园旅游风光,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以草莓、油菜、香葱等经济作物农民眼中的致富产业、观光产业。

怀远县荆山镇发展观光农业振兴乡村经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香时节动京城”。位于茨淮新河北堤白莲坡村境内的生态长廊内,一株株新植的牡丹整整齐齐、挺拔向上。“牡丹不仅能观赏,而且还产油,镇有关部门引导农民种植油用牡丹生产提炼出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精油等产品不仅弥补了农业产业无精品的缺陷,还依托牡丹种植打造出“牡丹园观景游憩”的发展新模式,为周边30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不少贫困户通过牡丹园务工实现了稳定脱贫。

万亩石榴基地新芽吐绿、千亩晚秋黄梨种植园里鸡鸭鹅欢唱。此外,这个镇还按照依法合规、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绿色发展”的环保工作思路,让农业从过去专注于传统种养殖,延伸到深加工再到旅游、服务等不同的产业,丰富了现代农业的内涵,加大了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显著提升了农业本身的价值和效益。正在开展的“保山、护林、治水、净空”四大工程,推进生态农业、绿色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的良好成效,推动了乡村振新。(吴高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